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危机观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d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当红流派之一,成为西方社会中的一大热点,在许多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其理论逻辑不断成熟与完善,在西方社会运动中产生了积极作用。福斯特通过对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解读,论证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他对人类生态危机根源的揭示和论证。福斯特考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生态系统各个方面的运行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对利润的疯狂追求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是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通过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本性的深入剖析,指明了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立场,以及对解决生态危机之路所进行的设想生态社会主义发展远景。本文基于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并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正确吸取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解决环境问题提供借鉴。本文首先从福斯特生态危机观的历史发展入手,分析了福斯特生态危机观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源流。福斯特的生态危机观是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产生的,工业文明发展的同时不断出现的生态问题,传统社会主义运动出现危机以及随后出现的生态保护运动,福斯特的生态危机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根发芽的。第二部分是研究的主体部分,主要论述福斯特生态危机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福斯特对唯物主义的重新解读、重构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和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揭示了整个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资本的扩张是无限的,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是导致全球范围内生态危机的根源。第三部分对福斯特的生态危机观作一个简单的评价。福斯特的生态危机观既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也会具有一定的缺陷。福斯特生态危机观建立了马克思与生态之间的联系,构建了生态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提出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案带有空想色彩,未全面认识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所以基于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福斯特的生态危机观。第四部分探讨福斯特生态危机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掘与阐发,为当代中国正确吸取经验教训,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智慧交通行业朝着逐渐成熟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型IT企业逐渐涉足该行业,更为激烈的行业竞争造成实力和规模偏小的企业收入和利润逐年下降,导致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率不断上升。核心技术人才流失控制和管理开始成为各公司越来越重视的问题,C智慧交通公司(以下简称为C公司)也不例外。本文以C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核心技术人才流失客观实际出发,基于双因素、工作满意度、公平理论、需求层次等理论,通过文献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相互结合,使得教育领域赋予了新的活力。正因为信息时代不但要求学生应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所以微课以其特有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追捧。但是不足的是大部分教师缺乏进行微课设计的能力。因此,TPACK理论的提出能有效的把教师的学科知识、技术知识、教学知识相结合,而TPACK理论指导下
阮籍辞赋作品现存世共七篇,有《东平赋》、《亢父赋》、《鸠赋》、《猕猴赋》、《首阳山赋》、《清思赋》及《大人先生传》。阮籍的辞赋作品在辞赋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七篇赋题材主要包括传统的都邑、鸟兽、地理、神女以及赋体传记等。阮籍的辞赋创作在继承前人写作经验技巧的同时,结合自身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以及阮籍个人性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对辞赋写作技巧有所创新和发展。第一章梳理了文学史上猕猴和鸠的意象流变及其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宗明义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方政府治理是国家治权的实行,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推进与实现离不开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收入来源形式和收入结构会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探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在充分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着学生自主性的提高。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学业成绩并促进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当今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近年来,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尽管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由教师讲变为教师问,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学生听变为学生答,但是课堂教学这种“灌输—接受”的基本模式没有变。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发展探究知识的能力、获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教育作为国家的强国之本,必须要与时俱进,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创新,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作业是
我国传统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由于没有融入到教育环境中去,导致我国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退役或被青训淘汰之后在社会上往往难以发展。现代足球攻防转换节奏越来越快,良好的文化素养也能帮助他们在运动中更好的理解教练技战术安排。新乡市区部分中学将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资源整合,运用“教体结合”模式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本文主要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新乡市区中学足球后备人才“教体结合”开展现状进行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发布,我国新课程改革迈入了培育核心素养的时代,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育十分紧迫和必要,研究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育可以深化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并为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表达音乐的能力,包括自主音乐需要、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能力、音乐文化理解能力。培育小学生
“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农业是国之重本。然而我国农业发展大而不强,且对自然灾害的承受能力较弱。农业历来在云南省占有重要地位,省内农业灾害分布广且种类多。尤其是来势猛、强度大的风雹灾,能够砸烂阔叶、使长茎倒伏,对当地农业生产活动造成巨大威胁。农业保险被认为是有效转移风雹灾风险的防灾手段,然而云南省内普遍存在农户参保率低、投保额少的问题。有学者在处理此问题时,尝试将风险认知的概念引入,如今学界普遍认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广泛参与分工和生产已不仅是国家行为与区域行为,城市群作为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地,也成为参与区域竞争合作的重要主体之一。城市化发展至高级阶段时,城市群内形成了以特大或大型城市为核心,中小型城市为外围的城市群圈层结构。城市间的竞争和资源争夺日趋激烈,因此在城市群范围内构建起合理的分工与层级体系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群作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