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的影响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705664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农民工市民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尤其在当前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对于稳定经济发展,激发内需释放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研究农民工的居留模式,分析阻碍其留在城市的原因,具有显著的政策意义。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数据,农民工迁移模式也已由城乡间不停往返的候鸟式迁徙逐步转变为举家迁徙进城,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逐渐在城市中沉淀下来形成真实的城镇化率。因此,研究农民工的居留模式不仅顺应当前人口流动的变化趋势,同时也是对人口流动研究的重要补充。居留模式直接受居住成本的影响。因此在当前商品住房房价相对于收入水平过高的情况下,住房保障制度对于农民工长期居留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主要侧重于保障城镇家庭,享受“住房福利”的农民工少之又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进城农民工中,仅有2.9%享有保障性住房。因此,本文在详细描述农民工居留模式现状的基础上,以各城市针对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制度的差异性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住房保障制度对于农民工城市居留模式的影响,旨在揭示住房保障发展对于农民工城市融入发挥的作用。现有文献中,已有关于农民工居留模式和住房保障制度的研究,但关于住房保障制度对于农民工居留模式影响的研究极为缺乏。现有研究关于居住成本对居留模式的影响有所涉及,本文在已有的研究之上,通过居住成本,将二者进行关联,分析住房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的影响。在本文的理论支撑主要包括两类:劳动力流动理论和住房选择相关理论。农民工在城镇地区的居留分为两个过程:首先对是否流动和流入的具体地点进行选择,这一过程属于劳动力的流动,因此以劳动力流动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之后,农民工再对居住方式、居住条件、居住时长等进行选择,这一过程属于居住选择,因此以住房选择相关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在对现有文献及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出住房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居留模式影响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是直接影响,住房保障制度将通过为农民工提供低成本的住房,减轻农民工的住房负担,影响农民工的居住模式;二是间接影响,各个城市的住房保障制度通过影响本地房价,对农民工的流入地选择、居住方式选择等产生影响。同时,房价又将通过影响农民工的住房负担对其居留模式产生影响。本文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法以及基于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法。在对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梳理,以及总结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特征之上,本文进一步展开定量分析。首先,本文综合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结合现有文献对于居留模式的定义,对农民工的居留模式,具体包括居住方式、居住状况、在本地的融入情况、居留意愿和居住隔离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分析,掌握我国农民工群体居留模式的现状。其次,运用条件Logit模型、OLS模型、Probit模型、有序probit模型等进行基本估计,分析研究住房保障准入情况对于农民工城市居留模式的影响。此外,考虑到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会进行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最后,本文将主要针对不同代际的农民工进行异质性分析,探索农民工居留模式受住房市场影响的代际差异。具体到实证分析部分,基于住房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直接及间接影响的理论探讨,本文进行了两个实证分析:第一,以住房负担为主要解释变量,分析住房市场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的影响,包括房价对农民工流入地选择的影响和住房负担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的影响,同时结合已有文献中关于住房保障抑制房价上涨的结论(王先柱和赵奉军,2009;高波,2010),分析住房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的间接影响。本文使用住房负担的原因在于,住房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居留模式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是,农民工居留模式受到住房负担的影响,而住房保障制度则通过为农民工提供低成本的住房,减轻其住房负担,从而影响其居留模式。因此,本文在分析保障房准入情况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的影响之前,需要首先验证住房负担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的影响,此为本文使用住房负担的原因。第二,以保障房准入情况为住房保障制度水平的代理变量,分析住房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的直接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1)当前,我国农民工的住房自有率较低,全国仅19.3%的农民工住在自有住房中。而在农民工家庭内部,自住农民工和非自住农民工在居留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相比自住农民工,非自住农民工的居住状况更差、本地融入更少、居留意愿更弱。而农民工家庭的居住隔离问题也亟需改善,居住隔离水平高于流动人口平均水平,该隔离水平受到了农民工所在城市住房市场发展情况和城市经济与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此外,通过对农民工家庭居住社区选择分析,本文发现农民工居住隔离的程度呈现不降反升的趋势,值得进一步关注。(2)以农民工所在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衡量住房负担,考察住房负担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的影响,住房负担对农民工家庭是否居住在自有住房以及居住拥挤程度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非自住农民工家庭的本地融入及主观居留意愿存在正向影响。本文认为其正向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房价反映城市未来发展活力和发展预期,对房价的追求实际是对大城市优势条件的追求;另一方面是房价增长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加,提升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了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和定居意愿。(3)在住房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的直接影响上,本文通过收集全国153个地级市对公租房申请人关于收入、资产、住房、居住证或暂住证、劳动合同、学历、毕业年限、社保或公积金缴纳等方面的要求文件,构造出衡量保障房准入门槛的指标。发现随着保障房准入门槛降低、城市住房保障水平提高,农民工的住房自有率和非自住农民工的居住状况、本地融入和居留意愿都出现一定程度提升,可见住房保障有助于农民工更好地居留在城市。但是,上述部分指标的提升并不明显,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保障房申请对外来人员开放的时间较晚(自2016年起各大城市才全面开始保障农民工等外来人员),即该政策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政策效果还未显现。(4)参考现有研究农民工代际差异的文献,本文按照农民工的出生年份,将农民工划分为老生代农民工、中生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发现住房负担及住房保障制度对不同代际农民工家庭的居留模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老生代农民工是否住在自有住房受住房负担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其居住房屋的硬件条件受住房负担的影响较大;中生代农民工是否住在自有住房受住房负担的影响最大,其融入本地的行为和态度以及居留意愿受住房负担的影响均最小;新生代农民工融入本地的行为以及居留意愿受住房负担的影响较大。本文认为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三代农民工打工的动机与行为逻辑不同,老生代农民工追求生存最大化,中生代农民工追求货币最大化,新生代农民工追求利益最大化(邓大才,2008)。另外,是否居住在保障房对不同出生年代非自住农民工居住状况及居留意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居住在保障房对新一代非自住农民工计划在本市购房的可能性及计划在本市居住的时长则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老一代非自住农民工则无明显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相比老一代农民工,新一代农民工未来是否在本市购房以及计划在本市居住时长的不确定性更大,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住房保障将对其在城市的居留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针对上述研究发现:本文对住房保障制度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在“房住不炒”和“住有所居”的政策背景下,严防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减轻农民工家庭的居住负担,对于农民工家庭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农民工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稳定劳动力市场供给等都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地方政府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同时,应该保障住房市场的稳定供给,避免农民工群体的居住隔离的进一步加剧,为农民工家庭在城镇地区长期稳定发展创造条件。城市应该依照“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精神,提供多种类型的保障住房,丰富住房保障模式,满足不同代际农民工家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保障住房需求。各城市应该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与贯彻力度,早日实现农民工家庭的“住有所居”。本文的主要创新包括:(1)在Sweeney(1974)等及任远(2014)关于居留模式定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居留模式这一概念,并采用一系列指标定量地衡量居留模式这一指标,尤其是充分讨论了农民工家庭的居住隔离问题,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角度,深入地研究农民工的居留模式。(2)丰富了农民工家庭居留决策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探索了影响居留决策的经济和政策因素,从而对农民工在城市的居留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剖析。(3)综合运用了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人口普查微观数据,三类数据的运用使本文从多个角度综合量化农民工的居留模式。(4)本文总结了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特征,量化了城市流动人口保障房准入政策,构建了各城市的保障房准入指数,评估了不同政策标准对农民工家庭长期居留和社区融入的影响,并对相应的住房保障制度提出了发展建议。(5)本文量化分析了住房负担及住房保障制度对于不同代际农民工居留模式影响的差异,进一步验证了三代农民工打工的动机与行为逻辑不同的理论假说。诚然,本文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居住隔离量化的研究对于微观调查数据要求高,然而目前满足数据颗粒度要求的公开可申请使用数据仅为2010年普查数据,因此本文对于农民工居住隔离的研究仅采用了2010年的数据,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待数据更新的结果。此外,直到2016年,国务院发文明确提出公租房保障对象应包括“符合当地城镇居民公租房准入条件的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和青年医生、青年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各大城市才全面开始保障农民工等外来人员。因此各城市针对外来人员开放保障性住房申请的时间还有限,具体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最后,农民工的居留模式除住房保障因素外与农民工就业意愿、工作流动意愿、薪酬意愿及其他因素等都有关联,而本文仅分析住房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居留模式的影响,未涉及除住房保障外的其他因素,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究影响农民工居留模式的各项因素,更加真实反映和体现农民工的居留意愿,同时分解出住房保障在诸因素中所占比例及其影响程度。
其他文献
农村金融协同治理法律机制是在法治引领下,针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消费者及农村金融协会等多个主体,采取沟通、协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共同参与到农村金融事务的治理过程中,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生态优化、风险防范、金融市场健康繁荣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安排。包括金融监管、金融规制、金融司法和法律评价等法治方式,主体、法权、关系、工具、程序、信息等各种制度要素以及主体权责、运行、保障、共享等若干
学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的深入开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持续增加,给非洲国家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已有研究也验证了FDI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发现FDI能够增加工资,促进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推进经济一体化,进而刺激经济增长。除了对增长的积极贡献外,长期而言,FDI对一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FDI对贫困减少、社
学位
增值税税制改革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一件货物的每个生产经营环节,都需要按照该环节上的增值额逐次征税。自1979年引进增值税以来,中国的增值税涉及到一系列改革。1993年税制改革,增值税成为改革重点。2004年7月试点生产型增值税转消费型增值税的增值税转型改革,2012年1月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税制改革。在营改增之后,增值税依然经历了几次重要变化,如2018年调整部分行业增值税适用税
学位
产能过剩造成资源配置扭曲、不良贷款膨胀、企业倒闭和效率低下等问题,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障碍,直接危及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与地方性债务和房地产泡沫并列为中国经济的三大风险。为化解过剩产能和提高产能利用率,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日趋严厉的政策措施。尽管这些政策使产能过剩问题有所缓解,但中国企业落后产能淘而不汰和过剩产能久调不决等现象依然存在。充分理解中国产能过剩的成因是化解产能过剩和提高产能
学位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蓬勃发展,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数字平台滥用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等突出问题(孙晋,2021)。如何构建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有效监管数字平台行为,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监管机构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议题。自2020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国内反垄断部署全面铺开,数字平台经济领域首当其冲,成为反垄断监管的重点和典型,多部门密集出台法律政策文件,迅速搭建我国
学位
近年来,全球银行体系遭受了一系列金融危机的冲击,风险管理者、监管者和投资者开始关注金融市场的尾部风险,尤其是银行股价的极端下跌。尾部风险可能来自多种来源,传统的尾部风险度量通常集中在银行特定的问题上,例如风险管理实践,收益管理,CEO营业额和银行内部债务等。然而,自危机以来,金融系统性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全球各界对系统性风险以及风险传染效应的重视与研究。本文拟从资产定价的角度,研究上市银行收益率的
学位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且对于实现整个金融系统的平稳健康发展及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该阶段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以来,银行业面临的流动性新规、资管新规及系列文件等一系列挑战可能会大于发展机遇,其原因在于挑战是现实存在的针对存量而言的确定性,而机遇则是为增量赢取
学位
我国正处于由要素驱动增长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以及全面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能否在我国当前和未来重点产业链和战略新兴产业体系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领域实现自主可控式的全面突破,既关乎我国国家产业链的安全问题,也关乎能否突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针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遏制。中美贸易战表明,我国对美国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的依赖严重,关键零部件仍大量依赖进口,使得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学位
本文通过改进广义的几乎不稳定的非线性Hawkes过程,建立了时变粗糙Heston模型,也就是波动率的波动率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关于时间t的函数。然后借助于仿射过程推导出了时变粗糙Heston模型下资产对数价格的特征函数。其次证明了非线性分数阶Riccati方程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和正则性以及采用Adams格式来近似求解非线性分数阶Riccati方程。此外,利用Fourier-cosine方法结合A
学位
自2013年以来,中国基金市场以超过30%的年化增速持续快速增长,且这一迅猛的发展势头仍在持续。截至2021年底,中国公募基金总规模已超过25万亿元,为世界第四大市场。庞大的管理规模和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使得如何更好地为基金投资者创造价值,成为了日益重要的问题,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此外,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以及90后逐渐步入工作岗位,使得居民理财意识大大增强。这一趋势还伴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