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CBCT测量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切牙倾斜度及其对应的唇腭侧牙槽骨的厚度,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在临床中为正畸医生判断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切牙与其支持骨的位置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指导临床中矫治方案的制定及内收上前牙时对转矩的控制,进而避免医源性损伤的发生。 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未经正畸治疗的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患者60名,按其前牙深覆(牙合)程度分为3组,每组20人,所有患者由同一医师在一定时间内,按同一拍摄条件拍摄CBCT。用Invivo5.0软件打开CBCT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确定测量平面及测量项目,测量数据。测量项目:1-2点的距离:L1平面上唇侧牙槽骨的厚度;3-4点的距离:L1平面上腭侧牙槽骨的厚度;5-6点的距离:L2平面上唇侧牙槽骨的厚度;7-8点的距离:L2平面上腭侧牙槽骨的厚度;A-9点的距离:L3平面上唇侧牙槽骨的厚度;A-10点的距离:L3平面上腭侧牙槽骨的厚度。角度:上颌切牙倾斜度∠PEA的大小。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Shaphiro-Wilk检验测试正态分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对不同深覆(牙合)患者上颌切牙分别在L1、L2、L3平面上对应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与其倾斜度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不同深覆(牙合)上颌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唇侧牙槽骨厚度成正相关(P<0.05),且相关性分别在L1、L2、L3平面上依次增大。不同深覆(牙合)上颌中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腭侧牙槽骨厚度成负相关(P<0.05),且Ⅱ°、Ⅲ°深覆(牙合)的相关性分别在L1、L2、L3平面上依次增大;Ⅰ°深覆(牙合)在L3平面上相关性最大,在L2平面上相关性最小,在L1平面上相关性介于两者之间。不同深覆(牙合)上颌侧切倾斜度与其对应的腭侧牙槽骨厚度成负相关(P<0.05),且相关性分别在L1、L2、L3平面上依次增大。Ⅲ°深覆(牙合)上颌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分别在L1、L2、L3平面上依次大于Ⅱ°深覆(牙合)大于Ⅰ°深覆(牙合)。②在Ⅰ°深覆(牙合)中,上颌中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唇侧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分别在L1、L3平面上大于侧切牙,在L2平面上与侧切牙相同。在Ⅱ°深覆(牙合)中,上颌中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唇侧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分别在L1、L2、L3平面上大于侧切牙。在Ⅲ°深覆(牙合)中,上颌中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唇侧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在L1平面上与侧切牙相同,在L2平面上大于侧切牙,在L3平面上小于侧切牙。③在Ⅰ°深覆(牙合)中,上颌中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腭侧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分别在L1、L2、L3平面上小于侧切牙。在Ⅱ°深覆(牙合)中,上颌中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腭侧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分别在L1、L3平面上小于侧切牙,在L2平面上与侧切牙相同。在Ⅲ°深覆(牙合)中,上颌中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腭侧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在L1平面上小于侧切牙,分别在L2、L3平面上大于侧切牙。 结论: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不同深覆(牙合)分别在L1、L2、L3平面上,上颌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唇侧牙槽骨厚度成正相关,与其对应的腭侧牙槽骨厚度成负相关,且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Ⅲ°深覆(牙合)上颌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在L3平面上最为显著。而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不同深覆(牙合)分别在L1、L2、L3平面上,上颌中切牙倾斜度与其对应的唇腭牙槽骨厚度相关性的显著程度与侧切相比无明显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