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德育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德育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对德育工作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德育效果与人们的期望仍然有相当的距离。本来应当是充满人性魅力的德育,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在德育实践活动中逐渐呈现出不足之处,如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偏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自身实际需要等等,使得德育不能满足学生道德素质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造成德育实效性差。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从这种传统模式中走出来,德育需要寻找新的路径,德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在生态学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社会的一种新视角的前提下,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观点来指导学校道德教育也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生态”不仅是一个学科术语,在后工业时代,它亦成为一种理念、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生态学迅速成为一种关照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从现实状态看,要提高德育实效性就要对各种德育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生态世界观强调整体性、动态平衡性正好适应了德育发展的要求,于是为了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人们把生态世界观作为方法论基础引进德育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德育生态。所谓德育生态就是将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渗透到学校的道德教育中,用尊重生命的理念以及整体和谐性、动态平衡性等观点来认识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促进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各种因素的和谐发展,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新的德育认识观,把德育看成一个有机性的、复杂性的、整体性的生态系统。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以学校德育为落脚点,对当前德育生态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深度分析,提出解决学校德育生态所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德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德育生态进行概念厘定。首先,对生态及生态世界观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其次,对德育的内涵进行界定,本文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培养德性的实践活动。进而阐述把生态学的观点运用到德育过程中的客观和理论前提。再次,对德育生态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在德育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德育生态的内涵以及构成因素,并且对德育生态和生态德育进行区分,为下文进行深入分析提供理论上的支撑。第二部分:对学校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本章把学校德育生态分为外在生态和内在生态两个维度,从不同的维度来分析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德育外在生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对道德教育的环境生态和背景生态的疏离,具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制度、道德规范等方面存在的德育生态问题;德育内在生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德育目标泛政治化,德育内容远离生活世界,德育方法缺乏魅力,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不平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来为下文深入剖析原因做铺垫。第三部分:剖析了学校德育生态存在问题的原因。首先是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生态的不良影响,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影响、多元文化的挑战。其次通过对学校内部德育自身的发展进行分析,从学校内部阐述德育生态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思想理念上缺乏人文关怀、行为方式上轻视人格塑造、实践能力上忽视个体道德体验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下文提出对策提供基础。第四部分:提出学校德育生态的优化对策。要对学校德育生态进行优化,首先应该在思想理念上树立德育生态意识。其次在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发学校德育资源以加强德育力度,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途径,以达到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目的。文章旨在通过运用生态学的相关观点来分析学校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发挥学校德育各个因素的作用,从整体和谐性的高度来阐述学校德育生态的优化对策,来指导学校德育实践,对于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