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临床和基础两种方案,从超声诊断与表观遗传学分析两个方面对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技术(Vitrified-thawed Blastocyst Transferation,VBT)助孕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临床和基础两种方案,从超声诊断与表观遗传学分析两个方面对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技术(Vitrified-thawed Blastocyst Transferation,VBT)助孕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并进行VBT治疗后临床确认单胎妊娠的妇女作为研究的观察组(VBT组),选择同期年龄配对的自然单胎妊娠(Natural Conception,NC)的妇女作为研究的对照组(NC组)。追踪两组孕妇妊娠中期系统超声检查结果,按照超声检查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成组筛选数据。本研究最终纳入研究对象共490例,VBT组和NC组各245例。系统超声检查内容包括胎儿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胎儿附属物(羊水和胎盘)的评估以及胎儿解剖结构的筛查。其中,胎儿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包括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AC)和股骨长(Femur Length,FL)的测量;胎儿附属物的评估包括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和胎盘厚度的测量,以及胎盘位置和类型的检查;胎儿解剖结构筛查则包括结构畸形和超声软指标(Soft Marker,SM)阳性的筛查。记录以上数据,统计分析这些数据在两组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当上述孕妇分娩时,收集VBT组和NC胎盘各5例。两组孕妇均为孕37~41周于我院分娩,且孕周配对。测量并记录胎盘面积和重量后,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重亚硫酸盐靶向测序法(Reduced 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RRBS)对胎盘组织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分析两组胎盘组织总甲基化水平差异,筛选出差异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 Methylated Regions,DMRs),并对相关的差异甲基化基因(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s,DMGs)进行GO(Gene Ontology)注释分析与KEGG显著富集分析,揭示VBT可能影响子代安全的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结果:本研究对两组孕妇进行了妊娠中期系统超声检查,结果发现:两组在BPD、HC、AC、FL、AFI和胎盘厚度的测量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胎盘位置和类型的筛查中,VBT组总异常胎盘率为20.00%(49/245),NC组为16.73%(41/245),两组胎盘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在胎儿解剖结构的筛查中,VBT组解剖结构总异常率为29.80%(73/245),其中结构畸形率为4.08%(10/245),SM阳性率为25.71%(63/245);NC组胎儿解剖结构总异常率26.94%(66/245),其中结构畸形率为0.41%(1/245),SM阳性率为26.53%(65/245)。两组胎儿在解剖结构总异常率和SM阳性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VBT组结构畸形发生率显著高于NC组(P<0.05)。进一步对VBT及NC组胎盘组织进行临床检查和DNA甲基化水平分析,结果发现:VBT胎盘在面积和重量上均高于NC组胎盘,但这种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VBT组总甲基化水平较NC组降低了2.3%。两组之间共存在189个DMRs,其中124个呈现高甲基化状态,65个呈低甲基化状态,这些DMRs有100个分布在基因启动子区,其中63个呈现高甲基化状态,37个呈低甲基化状态。进一步对相关的DM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DMGs能够参与到神经元分化、胚胎形态学发育和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中,并广泛分布在机体各个部位,调节各类酶和受体的活性;与c AMP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和I型糖尿病等信号通路的转导也密切相关。结论:目前尚未发现VBT技术助孕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及胎盘等附属物造成的不良影响,但胎儿结构畸形发生风险显著增加。这种风险增加可能与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导致多种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受损,影响机体信号通路的转导有关。
其他文献
前言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drenoleukodystrophy,ALD)是一种罕见的过氧化物酶体病,致病基因为位于X染色体上的ABCD1基因,呈X连锁隐性遗传,其致病突变可导致血浆及组织中极长链脂肪酸(very long-chain fatty acids,VLCFA)的异常堆积,尤其是脑、脊髓、肾上腺及睾丸。临床表型上,ALD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亚型包括脑型ALD、肾上腺脊髓神经病(Adre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来源外泌体(Exosome,Exo)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表型转化的影响,探讨肝星状细胞活化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聚合物沉淀结合超滤法提取纯化胃癌细胞AGS分泌的外泌体,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标志蛋白,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
目的: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P)均是临床上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常用术式,但临床决策上术式的选择仍有争议,本文旨在通过对ACDF与LAMP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矢状位平衡的比较,分析两种术式在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中疗效的差异性,并对颈椎术后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行ACDF或LAMP共73例多
目的: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计数的变化与肿瘤局部及全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基线水平外周血免疫细胞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rcinoma,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 CRT)结局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收集及分析了在2010年7月至2016年10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NDUFC1在促进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项研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我们首先研究在人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NDUFC1表达水平以及NDUFC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能力等生物学行为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运用凋亡蛋白抗体芯片和蛋白印迹实验探究NDUFC1对胶质瘤细胞功能影响的机制。为了确定NDUFC1表达在胶质瘤中是否发生改变,我们首先通过对177个病理证实
目的:回顾性分析首次接受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与Visitag模块AI(Ablation Index,消融指数)指导下量化射频消融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比较两种消融导管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房颤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首次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共248例,其中术后失访18例,实际共纳入2
研究目的:通过此项Meta研究,评价对肝内胆管细胞癌进行淋巴结清扫是否能提高预后生存率,并探讨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期间Pubmed,Em 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文献要求为将肝内胆管细胞癌手术治疗分为LND(+)及LND(-)两组,并比较两组结果对预后影响的区别。文献纳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
目的:由于脊髓星形细胞瘤罕见,对这类疾病的治疗经验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脊髓星形细胞瘤的临床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的27例脊髓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了高低级别脊髓星形细胞瘤患者的术前状态、围手术期结果、病理结果以及远期预后。结果:(1)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脊髓星形细胞瘤在年龄、性别、肿瘤位置、术前术后McCor
背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以髓系细胞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和增殖失控为特点,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复发与耐药始终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障碍,而AML的复发与耐药与骨髓微环境息息相关。前期研究发现发现残留于骨髓微环境中的AML细胞
目的分析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采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术后腰椎曲度大小与邻近椎间隙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0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经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由同一主刀医师应用TLIF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47例,随访至2020年12月,随访时间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