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家形象作为对外交往的名片,对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外发布的一种正式的公文文本。其权威外宣译本既是国际社会全方位了解中国的一个渠道,更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在学术界,翻译研究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研究多停留在其英译本的翻译技巧等方面。鉴于此,本文在评价理论的指导下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进行研究,试图探析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作为对外交往的名片,对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外发布的一种正式的公文文本。其权威外宣译本既是国际社会全方位了解中国的一个渠道,更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在学术界,翻译研究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研究多停留在其英译本的翻译技巧等方面。鉴于此,本文在评价理论的指导下对《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进行研究,试图探析其英译本中建构的积极中国国家形象,以期对外宣文本翻译提供一定借鉴。本文运用马丁的评价理论,力图分析该报告中建构的积极中国国家形象。其研究过程如下: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家形象建构以及评价理论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详细介绍了评价理论,为语篇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再次,运用评价理论中的态度资源、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讨论了该报告英译本是如何建构积极的中国国家形象。最后本文总结了评价理论对外宣文本翻译积极国家形象建构的启示。研究表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中态度资源的使用数量要高于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在国家形象塑造上,评价资源的运用有很大作用,态度资源把中国塑造成一个致力于关注民生的受欢迎国家、一个致力于创新发展的有能力的国家、一个致力于和谐法治的负责任国家,以及一个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务实国家;介入资源把中国塑造成一个致力于维护人民利益的民主国家,以及一个致力于造福人民的自信国家;级差资源从强度、数量和原型性上强调了积极的中国国家形象。据此,本研究得出评价理论运用于外宣文本翻译对建构积极国家形象的意义:其一、译者在翻译外宣文本时,应把握文本的态度,避免个人干预,注意辨别级差系统,以便能忠实地传递原文的态度意义、介入意义和级差意义。其二、应考虑译本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以便译本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其他文献
红外相机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研究的诸多方面,但在相机方法论的研究上还较少,对于不同抽样方法、不同的红外相机安装环境是否会对监测结果造成差异,在此方面尚未进行过研究。本次研究旨在:1)以区域物种多样性调查为目的,在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比较两种不同抽样方法间的差异,探讨在贵州高原最优化的红外相机抽样方法;2)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坡岗自然保护区,在连续抽样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立德树人、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变革,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建构知识、积极体验探究、培养学科思维、发展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首先化学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和培养策略、化学学科内容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变革的要素。基于此,本研究对高中化学教师在“认识核心素养、通晓培养方法、理解素养评价”3个维度的认识
职前教师作为未来教师的主要后备力量,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技能是日后进入课堂教学必须学会的一门本领。数学课堂归纳小结技能作为职前教师必须掌握的数学课堂教学技能之一,尽管在提炼教学内容和强化教学效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很多职前教师却对其一知半解。课例研究作为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方式,在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课例研究的方式,旨在解决以下四个具体的问题:职前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对缓解家庭经济学生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资助上仍然存在政策滞后、组织实施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笔者通过了问卷调查和经验分析等方法对发展性资助进行梳理和总结,着力解决发展性资助实施的矛盾与难点,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发展性资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一部分,阐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问题的缘起,明确了有关本文已形成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的意义和工作的基础;第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我国也开始大力提倡人工智能,并支持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机器人、Scratch、3D等创客教育课程。然而,创客教育存在一定问题,缺乏专业化师资队伍是创客教育发展的问题之一。为了创客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师范生入手,培养其成为优秀的创客教师,进而为中小学提供师资。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中小学机器人创客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其次设
在水利枢纽中,整个枢纽的合理性主要来自于枢纽方案的布置,在枢纽设计中,需基于多项枢纽布置方案综合评价后,选出一项最优布置方案。之前的布置方案是直接通过各种定量指标以及决策者的主观建议直接选取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并不严谨。本文将基于matlab的算法对枢纽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定量指标模糊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更科学严谨的枢纽最优布置方案。在工程设计阶段,传统水利枢纽项目基于二维CAD图纸设计出图,成果不够直
随着图像时代的来临,插图在各个领域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教科书中的插图除具有直观美化作用外,主要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教科书中的插图能够有效地传递情感态度价值观信息、辅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学习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未能够科学地认识教科书插图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部编版教科书插图使用率低。本研究以2016年秋季开始投入使用的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四册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
课堂管理是影响汉语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头戏,课堂管理一直是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关系到课堂秩序的建立和保持,对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托笔者于2018年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尼泊尔L.R.I国际学校孔子课堂的汉语教学实践,提取出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的教学案例,从问题行为、教学设计、文化意识和学生心理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汇总,通过背景介绍
化学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高中电化学内容中的概念都比较抽象,现有文献表明,学生在电化学学习中存在较多迷思概念,但相关的转变学生电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结合三重表征理论与概念转变理论,进行了电化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本研究在参考其他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二段式测验问卷以及访谈提纲,并对110名高二学生电化学基础部分的概念理解情况进行了探查,对学生在学习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迷思概念以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落实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中学教育需要做相应的改进:在课程上,课程的开发力度和开发渠道上要更多更广;在教学中,需要从教书转向育人,尽量用真实的情境教育学生。这要求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对课程开发的来源、渠道等方面进行扩展,让学生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