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机会识别方法与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idzhang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变革速度日益加快,行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渐由资金、规模、劳动力数量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技术间的竞争。作为技术创新及市场创新活动的基础,技术机会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诸多的契机和可能性。然而,技术机会并非以成品形式存在,而是通常以期刊文献、专利文档及研究报告等形式隐藏在各类海量数据的背后,并且常常以专利文献为主。但是仅仅依靠领域专家的背景知识及智慧来明确技术机会不仅耗时耗力耗财而且难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容易产生分歧和争议,因此研究如何利用一定的信息挖掘技术及分析方法从中识别出价值含量较高的技术机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伴随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专利文献日渐成为能够相对全面、完整地反映技术发展动向及其变化趋势的重要情报来源,其作用及影响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显著,并被广泛应用于技术创新、变革及管理研究中,因此可被视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于识别技术机会的分析对象,其中又常以发明专利为主。这是因为发明专利需要进行实质审查,故具有更高的技术价值,能够体现技术发展的最新水平,常被视为技术创新的主要产物之一而用于测度一定时期内某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因此以发明专利作为数据源,对其开展深入分析,可以较好地识别和把握当今科技前沿可能存在的技术机会。作为生物材料和现代化纳米技术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全新高科技领域,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在材料及其产品研制过程中涉及大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及提高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生物材料研究领域稳步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然而统计发现当前国内生物材料领域技术较为落后,大约70%的生物材料及95%的高端生物材料市场均被国外产品占据。而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必须要在生物医学材料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其中纳米生物材料技术便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围绕其开展一系列技术创新活动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识别纳米生物材料领域潜在有价值的技术机会以辅助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研究首先调研了国内外技术机会相关文献及网络信息资源,了解并总结了现阶段技术机会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应用状况,为整个研究奠定一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然后详细阐述了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及信息可视化3种目前国内外学者最为常用、同时也是最基础的用于开展技术机会识别活动的方法以及各自在技术机会识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条具体的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机会识别流程;紧接着以此流程为指导框架、以德温特数据库收录的1994年至今的纳米生物材料领域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来开展具体的技术机会识别实证研究,并结合实证结果简要归纳总结出一些抽象化、一般化的技术机会识别视角,旨在引导领域内相关人员快速、高效地识别出一些潜在、有价值的技术机会,进而辅助科研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方面详细探讨了一些在技术机会识别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
其他文献
作为高校中支撑教学与科研的文献保障学术机构,充分满足读者对知识、文献、信息等的需求是高校图书馆的目标宗旨。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发展,电子数据资源在图书馆整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教育研究不管是从现实方面还是教师教育学科自身建设方面都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这一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然而,目前的网络课程主要存在重教学内容呈现、轻教学策略和学习环境设计等不足,还存在课程内容的表现形
本文以南宋初期明州州学刊刻的六家本《文选》为研究对象。明州本《文选》在其初刻之后,终宋一朝,至少经历了五次修补。此书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六家注本。在《文选》版本史上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网络设备远程技术已经由最初的概念框架过渡到了部署与应用阶段。家庭网络具有分布地区广、设备类型复杂、标准不统一、占
目的:总结200例小切口胆道探查术联合运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例小切口胆道探查术联合运用纤维胆道镜的临床资料.结果:200例均治愈,切口
脑机接口是一种实现大脑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并进行控制的新技术。随着多通道神经元信号采集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日益成熟,如何从大脑皮层神经元群体活动中提取运动信
在国内外,元认知的研究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们意识到相对于程序性技能,元认知技能,包括用户在信息查寻过程中对自我的感知、对认知策略的感知、对信息查寻全
颜师古的《汉书注》,汇集汉魏以来二十三家注释,纠谬补缺,多所发明,在文字、音韵、训诂、考证以及其他学科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因之成为《汉书》最详、最好的注本。本文从文献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