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晚清特点最为突出、案例最为丰富的时段,以1898-1908年间的翻译文学为研究目标,在“变化轨迹”和“现象分析”所构成的历时和共时的经纬交织中,考察作为一个动态整体的晚清翻译文学在中国本土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晚清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中的建构和解构作用。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回溯晚清翻译主题的变化轨迹。晚清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学”的翻译主题变化轨迹仅仅是文学翻译现象的表层解说。通过对晚清时局的变化和文学翻译的相应表现进行研究,可以看出此时段文学翻译和晚清的政治姻缘由紧变松,社会姻缘由松变紧的变化趋势。中国民众在这种变化中首次获得了现代的知识教化,而文学翻译则有力地介入了中国传统政治的转型。同时以晚清文学翻译实践为例研究了翻译文学的归属问题。对已有的翻译文学归属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和整理,并从翻译文学的本质上论述了翻译文学为什么不具备独立性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晚清翻译实践的个案分析,论证了翻译文学天生具有跨国界、跨文化的本性,以及无法划分归属的实质。
第二章,回溯晚清译者心态的变化轨迹。此时期译者翻译动机的差异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为什么译”、“译什么”以及“为谁译”。而译本所能体现的其实是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方面的追求。译者在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等的制约下,对国别、作家、文本、历史阶段等的选择也必然带有倾向性。同时从晚清译者的主体性入手分析后殖民理论在晚清翻译文学研究中的误用现象和误用原因。译者自主选择译本和译本原语国变化说明晚清的译者有明确的翻译目的,这和弱势文化中的麻痹式文化输入有着根本性的不同,晚清的文学翻译实践也并非是“落入了狼的怀抱。”而以权利话语作为这种文学翻译现象的研究理论基础和切入点则能得到更合理的解释。
第三章,回溯晚清翻译文学读者的变化轨迹。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模式是小说阅读发生的基础,它从经济条件和阅读能力两方面保证了小说普及的可能性。而晚清域外文学的读者构成是由十九世纪末的士大夫阶层拓展至二十世纪初的新兴知识分子阶层,最后又加入了普通底层劳动人民。在对译者、读者和文学翻译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证后,继续探寻了晚清翻译文学审美体验的变化轨迹,指出翻译文学所激发的现代文学意识的萌生是该时期审美心理发生转变的主要诱因。时代环境的变更是该时期翻译文学促进审美心理发生转变的社会条件。而在翻译文学的阅读接受中,其走向是审美体验政治化,到审美体验诗学化,再到审美体验通俗化。同时指出审美体验中的“俗化”倾向是时代和个人对国家需求和自我的需求所进行的心理调和的产物,是不可忽视的民众力量的体现,也是文学所表现出的深刻的平民关怀。
第四章,回溯晚清译本中译语的变化轨迹。晚清此时的翻译作品,在语言形式上主要出现了三种不同语体的变迁:文言文、浅近文言和白话。它的发展经历表面看是由“雅”趋“俗”,实际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其背后起主导的一个演变过程。同时对晚清白话与“五四”白话,传教士白话与“五四”白话的同源异用现象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