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化时代历史街区保护公众参与及平台搭建研究——以武汉市昙华林历史街区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r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建设的浪潮之中,许多城市的历史街区经历了成片开发或者“拆旧建新”式地改造。这种“自上而下”的更新改造方式造成了很多历史街区的同质化,使历史街区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并且在过程之中引发了部分社会矛盾。随着历史保护意识和自主参与意识的增强,政府和开发主体开始重视历史街区的物质以及文化要素的保护和利用,公众也开始尝试通过保护活动、非政府组织等方式来参与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来。但由于公众参与的方式与技术支撑有限,国内历史街区保护公众参与发展尚不成熟,相关的研究实践也主要以分析案例和试点实施的方式为主,缺乏对于公众参与的机制与平台研究。  随着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渠道进行信息的获取与交互。政府、设计机构以及开发商等主体也开始尝试通过搭建新媒体平台来邀请公众参与到与历史文化保护和街区发展的过程中来。在数据化时代下,如何引导和整合社会资源成为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重点。  本文从历史街区保护公众参与的理论概念出发,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相关历史街区保护公众参与案例,分析和总结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方法与机制。结合数据化时代公众参与方式与平台的特点与“众筹”的思想,研究历史街区保护公众参与平台的组成及内容,并提出“政府主导、众筹搭建”的平台搭建策略。论文还将武汉市昙华林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整合街区的发展现状与相关公众参与资源,研究制定了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公众参与平台的内容及搭建模式,以促进昙华林历史街区更新过程中的历史保护和更新发展。
其他文献
研究在江汉平原人居环境与生态社会环境之间互动频繁的历史背景中以历史聚落形态内容为中心展开。自明代开始,江汉平原地区人口较前代增加显著,地区内土地以“垸田”形式逐步得
较城市而言,村落更加继承中国古代农业聚落适应地缘的特点,并在适宜技术上不断演进,表现出对地域气候低能耗的正确反应。快速城镇化下的当代农村粗糙复制城市模式,造成资源、能源
中国的老龄化始于60年代中期,20世纪末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年人人口数量还在迅速增加,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大。在09年日本《追求》双周刊中的文章曾称到,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
运河是河流的特殊形式之一,其滨水空间的塑造对彰显沿线各城市的特色、即可识别性,提升和重塑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文化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京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村国,乡村聚落既是中华文明的根源,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然而,在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乡村聚落及其承载的文化正在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村落的大批灭失,村庄形
新中国成立之后,伴随着我国的国力不断提升,人们的假期变长及有了公休假后,旅游业由过去的传统类型转向度假型,人们更倾向于度假旅游。在这种条件下,度假酒店有了很好的发展
城市交通问题日益成为了当前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在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下,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如何,也是我们城市规划界所涉及的核心研究领域。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产生了辉煌的文化,同样也创造了自己的优秀建筑,独特的建筑用材和建造方式使藏式传统民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同时,藏式传统民居是根植于藏族传统聚落这
近30年来的相关保护实践表明:历史地段的保护应由单纯的物质空间层面到复合、多元的整体环境,应该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及技术等诸多因素。近年来国内历史街区
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增长良好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新建的博物馆建筑不断增多,一个以博物馆建筑为主的文化建筑高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