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以结构主义、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教学理论为构思的框架和写作思路。对汉语“被”字句的概念、特点、功能、类型作了较为充分的描写和解释,并针对蒙古国留学生的教学实践进行了语言偏误调查,归纳了偏误类型,分析了偏误原因,进一步依偏误类型及学生等级设计了教学策略,讨论了适合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的教学设计、典型教案的编排及教学实践的评估、评估结果分析、课后反思等,从多方面,多角度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对汉语“被”字句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文章分为五部分:本文选题的动机、意义、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对外汉语中“被”字句教学研究综述;蒙古国学生“被”字句习得偏误研究;蒙古国学生“被”字句教学策略研究,“被”字句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效果评估。选题动机部分首先根据教学实践的情况介绍本文选取教学方面题目的动机,旨在针对蒙古国学生的汉语“被”字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对合理能有效提高蒙古国学生汉语“被”字句教学效果和习得效果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并就本题的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做初步介绍。其次本文就自己的选题研究范围和方法稍作简介。在对外汉语“被”字句教学研究综述部分,首先综述目前“被”字句教学研究现状,然后再介绍目前以偏误类型为依据而设计的教学策略研究、本体结构研究及教学方面的成就、现状,点明所存在的歧见。在目前“被”字句教学研究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被”字句的内涵,考察了“被”字句典型句式的构成,依据“被”字句典型句式的结构项,归纳了“被”字句类型,根据“被”字句结论项的特点,将常规“被”字句分为若干类。从句式的主要构成成分和句法标记角度,将“被”字句分为六类句式。描写了各类“被”字句句式的结构、语义特征。蒙古国留学生“被”句习得偏误研究部分,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硕士蒙古国教育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各年级蒙古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调查法进行了偏误调查。在调查基础上进行偏误分析,将偏误类型归纳为遗漏偏误、误代偏误、偏误、冗余偏误和错序偏误四类;将偏误原因总结为:母语负迁移、“被”字句使用情况不清、错误类推、回避难点等等。蒙古国留学生汉语“被”字句教学策略研究部分,介绍现代汉语被字句的教学策略,分别论述依偏误类型和原因而设计的教学策略和依各级教材而设计的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侧重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可行性强的教学教案和案例。强调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依蒙古国留学生的不同等级而设计了“被”字句式的教学排序。本文在写作中,努力吸收和运用现代汉语、当代语言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如结构主义理论,偏误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等,既注意挖掘“被”字句的本体特征,又坚持语言教学语境及教学对象,坚持本体论和教学论研究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既吸取前人宝贵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也一定范围弥补了前人的不足,因此,本文的选题和写作有利于深化教学执行者对现代汉语“被”字句的认识,有利于指留导学生的语言运用,对提高母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等均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尤其对针对蒙古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