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建设在大学建设和发展中举足轻重,不同学科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学校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于重点建设学科,是一个学校的象征性品牌和代表性标识,是保持学校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学科建设的成果需要根据学科评估的结果加以观察和分析,通过学科评估,可以揭示高校间学科发展的差距,明确该学科的未来发展路径和研究方向,推动学科的科学化管理,全面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已往的学科评估指标主要涉及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如同行评议、论文总数、引文总数、篇均引文数、影响因子、特征因子等。H指数是由美国物理学教授Hirsch于2005年正式提出的,随后G指数、W指数、A指数、R指数、H(2)指数、HG指数等指标相继问世,被统称为类H指数。研究工作者将这些指数运用到对科学家、期刊质量、研究机构、学术会议、专利等方面的评估。而本研究将使用H指数和6种类H指数对研究机构的学科实力进行评估,以反映该学科在某段时间内的整体水平。 笔者选取4类理科学科(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和4类经管类学科(工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统计学),使用WebofScience数据库分别检索8学科30个高校在2003-2012年间的数据,计算出H指数以及6种类H指数的数值,并对比2012年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结果。最终,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H指数和6种类H指数在评估理科类学科和经管类学科方面表现有差异,各类指数更能准确的预测理科类学科的实力; (2)学位中心在部分学科上的综合评估结果与真实的学术水平有一定偏离,建议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引进H指数和类H指数; (3)H指数和其他6种H指数在学科评估上有较强的相关性。 本研究启示:学科评估的指标选择应当尽量客观化、定量化,减少使用重复度较高的指标,详细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逐步探索、修正适合不同学科的评估方法,以此来反映学科评估的真实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