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近代以来主要是20世纪中国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兴起与变迁进行了考察研究。本文运用国家与社会/公共领域和社会福利学的理论,首先建立起适用于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理论分析模型,然后以武汉市为案例,对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兴起与变迁的历史进行了制度性的考察和分析。在大量搜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国家与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视角,通过对武汉市一个世纪以来福利事业中国家与社会的角色、相互之间的关系、福利事业保障的对象、保障的水平层次四个层面的变迁过程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来剖析处于现代化过程和转型时期的中国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并探寻这些历史经验对新世纪城市社会福利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借鉴和启示。本文主要按历史时期进行划分,除导论之外共分为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论述了中国现代城市社会孕育、产生和成长的历史过程。本章首先从城乡分离的视角简述了传统中国城市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并从中西城市发展比较的角度,概括出中国传统城市社会的独具的几个特征。接着从国家、社会与公共领域的视角出发,考察了中国近现代城市社会孕育形成的历史过程。晚清以后,随着西方物质和文化因素的强力介入,民间社会的壮大及其与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共同导致了近代城市公共领域的迅速拓展,甚至带来了市民社会的孕育萌动。然后考察了研究案例武汉现代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分析了武汉近现代时期城市社会的总体特征。 第二章考察了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兴起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历史背景、客观背景和主观背景。历史背景是指中国传统城市的社会福利活动,这些活动虽然源远流长,但具有临时性和随意性,到盛清时国家对社会福利活动的介入达到了高峰。客观背景是指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自然原因导致和社会原因导致的社会问题两个方面,相比而言社会原因导致的问题更为严重和普遍。主观背景是从社会福利事业举办者的思想动机方面考察福利事业兴起的原因与背景。本文分析了近现代社会福利供给的三大主体即国家、民间社会和西方教会参与或扩大福利供给的主观原因和思想动机。 第三章考察了现代城市民国时期社会福利事业兴起发展的具体表现。现代城市福利事业是近代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本文首先概述了近代时期城市福利事业的发展状况。近代时期,国家对社会福利活动的介入越来越少,这就给民间福利活动的兴盛提供了可能,造成在福利活动领域出现“官退民进”的局面,绅商阶层成为承办社会福利活动的主体。然后具体描述了民国时期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状况。这一时期国家和社会都扩大了对公共领域和福利事业的介入,两种力量基本上呈同步强化和增长。此外西方教会举办的社会福利事业继续扩大,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本文分别考察了社会福利供给的这三大主体举办福利活动的概况。 第四章对民国时期的社会福利事业进行了具体的模式分析。本文将从两种理论视角出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