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色氨酸生产菌构建及发酵条件优化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色氨酸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目前L-色氨酸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饲料等方面,其中饲料方面的需求量最大。本文以代谢工程理论为指导,以L-色氨酸生产菌E.coli TRTH为出发菌株,针对不同代谢问题分别构建了不同基因缺失或过表达的L-色氨酸工程菌株。  为了减少三羧酸循环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的消耗,使PEP更多的合成L-色氨酸,本文构建了基因ptsG(编码葡萄糖特异性转运蛋白EⅡ CBGlc,TCA循环消耗PEP的关键蛋白)缺失的L-色氨酸生产菌E.coli TRTHΔptsG。在此基础上过表达了编码大肠杆菌葡萄糖激酶的glk和编码运动发酵单胞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基因glf,得到TRTH(pSTV28-KTF)ΔptsG。5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菌TRTH(pSTV28-KTF)ΔptsG和TRTH(pSTV28)ΔptsG的生物量(g DCW/L)和L-色氨酸产量分别达到16.24、4.58 g和10.25 g/L、3.1 g/L,较出发菌TRTH分别下降49.12%、85.84%和61.32 g/L和88.30%。以上结果表明:ptsG的缺失对菌体的生长代谢影响较大。虽然glk和glf的过表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菌体的糖转运,但仍然不能弥补ptsG缺失对菌体造成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增加碳源流向L-色氨酸合成途径,构建了基因ppc(编码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缺失的L-色氨酸生产菌E.coli TRTHΔppc。摇瓶补料发酵结果显示:TRTHΔppc的生物量、L-色氨酸产量和乙酸积累量分别为1.38 g DCW/L,1.5g/L,和3.4 g/L,分别是出发菌的18.60%、28.30%和32.69%。数据显示,ppc的缺失对TRTH的生长和产酸能力有部分影响。向发酵培养基中补加琥珀酸后,菌体的生长和产酸能力并未较之前有好转,表明ppc的缺失并未影响TRTH的产琥珀酸能力。  为了强化乙醛酸循环,减少TCA循环的CO2损失,形成更经济的代谢方式,本文构建了基因iclR(编码乙醛酸操纵子阻遏蛋白)缺失的L-色氨酸生产菌E.coliTRTHΔiclR。摇瓶分批补料发酵结果显示:TRTHΔiclR的L-色氨酸产量、糖酸转化率分别达到6.52±0.46 g/L和13.17%,比原菌分别提高了21.32%和22.41%;乙酸累积量为6.82 g/L,比原菌降低了37.63%。30 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显示:TRTHΔiclR的L-色氨酸产量及糖酸转化率分别达到13.01±1.05 g/L和6.51%,比原菌下降了60.42%和68.31%;乙酸累积量为18.21 g/L,比原菌增加了33.42%;以上结果表明,发酵罐条件下,乙醛酸循环的增强导致重组菌株供能不足和乙酸的过多积累,最终使得生物量不足以及L-色氨酸产量下降。  以上改造菌株测试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能量供应不足,故为了增加胞内ATP水平,分别敲除了与ATP能量代谢相关的三个基因ysaA、ydaS和ybiX,相继构建了TRTHΔysaA、TRTHΔydaS和TRTHΔybiX和TRTHΔysaAΔydaS。摇瓶分批补料发酵实验结果显示:三株单敲除菌的生物量、L-色氨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较出发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双敲除菌的以上指标略有下降。30 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实验结果显示:TRTHΔysaA、TRTHΔydaS、TRTHΔybiX和TRTHΔysaAΔydaS生物量和L-色氨酸产量叫出发菌均有下降。胞内ATP(mmol/L)浓度最高值均在细胞生长前期,在4h达到3.20、7.04、6.04和7.13,除TRTHΔysaA外,其他三株重组菌均与出发菌基本持平,但此后则胞内ATP浓度迅速下降,明显低于出发菌同时期水平。以上结果表明,强化能量供应还应更精细和系统的操作,否则效果不佳。  最后,采用单因素实验对30L发酵罐培养L-色氨酸生产菌E.coli TRTH的初始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培养基为:葡萄糖7.5 g/L,酵母粉1 g/L,棉籽精粉20 g/L,柠檬酸2g/L,(NH4)2SO41.6 g/L,K2HPO47.5 g/L,MgSO4.7H2O1.6 g/L,微量元素1 mL/L。此配方对菌体积累L-色氨酸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L-色氨酸产量有了较大提升,达到了40.52 g/L,比原配方(32.5 g/L)提高了24.62%。
其他文献
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调研足式动物行走和奔跑的运动模式及特点,定性得出可应用于四足机器人运动规划的仿生学依据。基于此提出一种非匀速足端轨迹的生成方法,并设计了动力学仿真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仿生学的足端轨迹规划可有效的减小四足机器人足端打滑程度,提高行走速度;且非匀速的轨迹规划可有效的降低四足机器人着地时足底受到的地面冲击力,对改善机器人trot步态下的行走效果,提高机器人行走的稳定性有重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资源研究中心赵献春同学从山东青岛公路沟渠土样中筛选到多株产脱枝酶的细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为提高该菌株所产淀粉脱枝酶的酶活和稳定性,更好的将淀粉脱枝酶应用于淀粉加工业中,本研究对该芽孢杆菌所产淀粉脱枝酶进行了分离纯化,且对其酶学性质作了初步研究。将纯化好的菌种接种至诱导培养基中,于37℃、180rpm摇床培养36h,测定发酵液中的胞外淀粉脱枝酶
本论文以提高竹子化机浆的可漂性和白度为出发点,分析粉单竹的制浆造纸性能,对粉单竹APMP浆制浆工艺、补充漂白剂及其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初步探讨其反应机理。   通过对粉
可转位刀片周边磨削是可转位刀片制造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一般由专用周边磨床完成加工。目前国内生产的可转位刀片周边磨床相较于国外产品而言,设备种类少、档次低、工艺落后
在汽车安全性设计领域,行人损伤防护法规试验方法之一是采用自由飞行的头部冲击器来评价汽车行人碰撞中对头部防护性能,但是试验没有考虑到头部的转动,在HIC值的计算中也没有考
利用悬浮培养提高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产量,是生产某些次生代谢物的新方法。本实验利用鲜食葡萄巨峰,酿酒葡萄赤霞珠、黑比诺作为材料,以B5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整培养基
本文对生物转化生产L-丝氨酸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菌种分离鉴定,耐受性和抗性突变株的选育以及培养基、发酵条件和转化条件的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甲醇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的甲基营养型菌株ML206,SHMT活力达到0.0302 U/mL,ML206的生长特性稳定,为一株良好的产SHMT出发菌。对菌株ML206菌落和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根据地理实践力的3个能力层级设计验证型、探究型和创新型三类实验课程.本文以一节月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地质年代学”校本课程为例,具体阐述了三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