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到世界,从种族到人类——索尔·贝娄《勿失良辰》的文化层面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17f117f117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勿失良辰》是索尔·贝娄的一部中篇小说,同他的其它几部长篇小说相比,评论界对其关注得较少。本文着眼于犹太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双重语境,通过对小说民族性以及世界性的分析,揭示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状况以及索尔·贝娄及其小说《勿失良辰》在美国犹太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同时指出他在《勿失良辰》中所体现出来的犹太性不仅解说了犹太民族的一贯难题, 同时也揭示了整个西方社会人们的生存困境, 显示出了超越种族、超越国界的形而上的世界性意义。从民族到世界,从种族到人性,这正是贝娄在《勿失良辰》中对世界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六部分分别是引论和结论部分,中间部分(第一章到第四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引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对索尔·贝娄《勿失良辰》的研究现状以及从文化层面研究这篇小说的意义所在。主体部分中,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美国犹太移民史和美国犹太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介绍了索尔·贝娄的生平,创作生涯和小说《勿失良辰》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作品中的民族性,即犹太性。身体和精神上的流放是犹太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这部小说中,几乎每个人物都处于这种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流放的状态。大屠杀意识是二战后美国犹太小说中犹太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对每一个犹太人来说,二战中发生的对犹太民族的大屠杀不仅仅是犹太民族史上的空前灾难,而且对死者的哀悼和对幸存者的尊敬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勿失良辰》也是一部大屠杀小说,对死者的哀悼和对幸存者的尊敬渗透在小说中。第三章主要论及了文化适应的过程,具体到小说中,主要是通过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冲突和小说中的美国性体现出来。在小说中,两者之间的冲突主要从两方面表现出来,父子冲突以及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在父子冲突中,父亲代表着犹太传统生活方式而儿子则代表着美国生活方式;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则是犹太原始生活方式与现代美国社会文明的冲突与碰撞。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则是通过犹太文化中美国文化因素—美国梦和爱默生思想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小说主人公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美国梦而奋斗但最后梦想破灭的典型人物。同时,爱默生思想中的个人主义精神影响着小说中的每一个人,在泰姆金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第三章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两种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分析,揭示出美国犹太文学发展过程中犹太文学的美国化趋势。第四章主要揭示了《勿失良辰》的世界性。贝娄认为文学应该是超越民族的,文学应该揭示普遍的人性。而小说中异化这个重要的主题也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重要主题。汤米的遭遇不仅仅是美国犹太人的遭遇,也是二十世纪西方社会中人们的困境。最后一个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结论指出,索尔·贝娄的《勿失良辰》完成了从犹太性到美国性最后到世界性的转换,从民族性上升到了世界性,这是索尔·贝娄对美国犹太文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也是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
其他文献
《我的安东妮亚》是“边疆小说”的代表,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薇拉·凯瑟最为经典的小说之一。其中的充满活力、坚忍不拔的女主人公安东妮亚,广阔无垠的内布拉斯加大草
精神分析批评一直是二十世纪以来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理论的出现,在心理分析学上产生了轰动的效果,并且长时间都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作为现代人,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其意象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译者对诗歌意象的认知及其程度直接影响其在翻译过程中对意象的解码和
本篇论文采用Laufer&Hulstiin提出的投入量假设对国内非英语专业中等语言水平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实证性研究,其目的在于调查投入量相同或不同的阅读任务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二
“翻译即叛逆”这句意大利名言一针见血地表达了翻译的尴尬境地。可以说翻译是一项品尝遗憾的事业。.由于语言隔阂、历史迥异,以及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译者往往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不断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外影视作品出现在中国的荧幕上,一个新的翻译领域——影视翻译也就应运而生了。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影视翻译理论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由来已久,但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却也只是近些年来的事,而且非常有限。传统的翻译研究注重文本对比和翻译标准的厘定和遵守,偏重研究语言转换过程中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