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梨小食心虫给果农带来日益严重的损失,为了减少损失果农多采用见效快的化学农药对其进行防治,但大量频繁地使用又会演变出一系列其他的问题。“仿生防治”是一种利用人工合成昆虫性信息素干扰交配的害虫防治技术,具有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特点,用于防治蛀果类害虫可显著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大力推广。新疆阜康市蟠桃产业与天池、王母并成为阜康现代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的支柱型产业。打造有机生态高品质蟠桃园,是政府、企业共同关注的事业。山西农业大学食心虫项目组于2016-2018年在阜康市进行了“仿生安全治理蟠桃园蛀果类害虫”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对主要推广的虫害监测技术和迷向防治技术效果进行了实地评估,并系统调查了2年生和15年生蟠桃园内的昆虫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1)监测技术示范在15年生和2年生桃园内进行,发现的害虫有: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李小食心虫Grapholita funebrana Treitscheke、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 Matsumura、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其中蛀果类害虫梨小食心虫和李小食心虫虫量较多;危害叶片的金纹细蛾虫量较多;检疫性蛀果类害虫苹果蠹蛾虫量较少;此四种害虫在15年生和2年生桃园内发生量存在差异,15年生桃园梨小食心虫虫量比2年生桃园多1.24倍,李小食心虫虫量多1.12倍。(2)在“王母”桃园采用迷向制品,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进行了迷向防治技术示范。对照区内梨小食心虫诱集量48.5±3.2、苹果蠹蛾诱集量4.25±1.3;迷向丝示范区梨小食心虫诱集量0.25±0.2,迷向瓶示范区未诱集到梨小食心虫,迷向丝示范区未诱集到苹果蠹蛾,由此可见迷向防治效果显著。(3)在“监测区”运用不同浓度食诱剂引诱梨小食心虫,食诱剂原液诱集数量11.5±2.8,稀释10液诱集数量24.5±5.3头;性诱剂诱集数量51±3,不同稀释倍数下食诱剂比性诱剂吸引效果差。在“迷向区”中,食诱剂原液诱集数量1±0.4,稀释10倍液诱集数量3±1.4,两种剂型差异不显著。(4)在15年生和2年生桃园内采用扫网和挂黄板的方法,调查了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发现昆虫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随时间变化而波动,6月下旬昆虫多样性指数高于7月和8月。2年和15年蟠桃园昆虫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5)项目示范推广期间,制作了宣传展板进行科普宣传以及科研人员现场讲解,同时辐射周边地区。本次项目示范推广,把迷向技术带入了阜康市,此技术具有针对性、不直接接触果实、无抗药性,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构建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同时,针对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混栽不宜混栽的果树,如桃树和梨树、苹果树和梨树等,需要设置隔离带;食诱剂挥发较快、诱集食蚜蝇较多,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能遮光且开口较小的诱捕器;示范区培训人员有较多专业不对口、需要开展针对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