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史研究是内蒙古近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近代东部内蒙古地区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清末至民国不同时期(含伪满时期)对蒙政策、移民,以及社会经济变迁的专题研究,有关农耕研究多为独立垦务事件的单独分析,结合农耕政策、农业劳动,以及垦殖规模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清末至民国时期日本人做的调查资料为主要信息源,并参考近人成果,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复原了东部内蒙古自“新政”开始实施的1902年至日本投降的1945年间农耕政策变化、垦殖扩展,以及农耕队伍的扩大过程。全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历史时期东部内蒙古的农耕与社会经济通过整理人类历史时期东部内蒙古考古文化序列及其相应时期自然环境框架之重建,构建了近一万年来东部内蒙古农耕发展的历史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近代气候变迁、灾害发生记录,分析了研究区近代农耕发展的自然背景条件,进而回顾了清初内蒙古东部农耕出现至“请旨招垦”时期的政策变化和垦殖的发展。第二章为清后期东部内蒙古的土地放垦与农耕发展在复原东部内蒙古“请旨招垦”之后的垦殖空间范围、垦殖规模的基础上,以哲里木盟为例分析了清末东部内蒙古蒙旗“官放”时期已放、已垦的土地比例,并借助“府州厅县”等流民管理机构之设置以及农耕北界的变化过程,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农耕发展的宏观特征,发现清代东部内蒙古农耕的发展,沿“边墙”的西段早于东段约一个世纪,但时空发展上有间断性,东段的农耕发展虽然晚于西段,但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分布上的连接性,农耕流民的移入和垦殖的发展跟东部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关系。第三章为民国时期东部内蒙古的开垦与农耕发展通过对不同来源、不同文字的文献记载的对比,甄别哲里木盟民国初期的所放土地及其开垦比例,确认哲里木盟民国初期的整体开垦比例约为20%。同时,还发现民国初期内蒙古东部蒙旗所放土地并没有全部开垦,但实际开垦的范围又涉足未开放区。该时期军阀组织的屯垦和蒙古王公的私放是推动农耕的主要动力,内蒙古东部的垦殖往东北推进洮儿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往西挺进沿西辽河两岸平原区。第四章为“满洲国”时期东部内蒙古的农耕通过梳理“满洲国”时期诸多土地政策如“旗地保全令”、“蒙地奉上”等的实施过程,就内蒙古东部蒙旗垦殖速度、垦殖规模,以及开垦主力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时期虽然缺乏有组织、有规模的垦殖运动,但由于大量流民的涌入,垦殖反而以超过之前任何时期的速度发展,其中垦殖速度最快的属哲里木盟东北部蒙旗,其中又以扎赉特旗最为显著,而垦殖主力则是本地或外来的蒙古族农民。第五章为近代东部内蒙古农耕队伍的发展利用大量的文献史料,分析了东部内蒙古近半个世纪的人口密度和蒙古族人口变化,发现1941年东部内蒙古平均人口密度为民国初期的5倍,相同时期蒙族人口约为民国初期的1.6倍。在东部内蒙古农耕劳动力的构成上,来自关内的流民是主力,其次为沿“边墙”农耕化牧民的内迁以及当地牧民向农民的转化。结语,总结本文的特色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