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须三思而教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2008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君不见吾辈备课时大多唯教参是瞻,抄写搬运万事大吉;设计时去“百度”,复制粘贴下载完毕。教学无创意,课堂无诗意,解读无新意。教师无个性,学生无灵性,教室无活性。教师对文本理解不透,体验不够,感悟不深,以师之昏昏难令生之昭昭。何也?罕思也。教师专业之发展,立一家之言;学生素养之形成,为栋梁之才。无它,唯思尔,须“三思”而教。思者,思考、思辨、思想“三思”是也。
  一曰思考。“思考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名人言之凿凿,思考乃行动指南。“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教师备教之至理名言。思考教学,思考课堂,思考学生,为教师应尽之责。针对语文学科而言,明确“教什么”为当务之急,源自“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语文教材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可教者甚蕃。决不能将教材内容视为教学内容,不选择,不甄别,不开发,教材有什么则教什么。以至于“荒了自己的地,却肥了别人的田”,从而丢掉语文之本体,忘却语文之本色,失去语文之本真。故教师要有精选之教学内容、精准之教学目标、精设之教学问题,始终视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教学价值。教师必须亲近文本,拥抱文本,钻进文本,沉入词语,潜入语言,咀嚼语言。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表达,来来去去,穿梭几个回合。深刻领悟作者情思表达之思路,体会作者表情达意之特点,思考作者如何构思,感悟作者如何造句。教学内容再好,若没有恰切之教学方法亦枉然。若教什么为方向,则怎么教为方法;若教什么为科学,则怎么教为艺术。科学可以复制,其生命在于求真;艺术难以复制,其生命在于创新。教师力求方法之精妙,板书之精美,课件之精当,语言之精彩。如课堂语言,导入语,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有趣味性;提问语,鲜明清晰,指向明确,有启发性;评价语,亲切自然,点评得体,有激励性;过渡语,前后勾连,转折自然,有引导性;结束语,画龙点睛,余音绕梁,有概括性。
  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乃师生教学相长必由之路、必经之途,实无其它捷径可走。
  二曰思辨。思辨既是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之思维活动,亦是解释论证、陈述表达之辨析能力。教师要冷静思考,多向思维,辩证分析。力争分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说理清晰准确、明白有力。要分析,就要比较,“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对主题单元文本,可以从大处着手宏观比较探讨,亦可从小处着眼微观比较探幽;可以从文章结构比较谋篇布局之巧妙,亦可从表现方法比较表情达意之奥妙;可以从文章思想内容探析主旨情感之异同,亦可从文章语言特色比较作者风格之异同。在比较中明思路、学表达、会运用。不仅具有思维广度,而且要有思维深度;不仅有发散性思维品质,还要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倘若能在文本细节中解读,在文本留白处想象,在文本疑问处分析,思辨能力定会提高。故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思辨能力之最好诠释。
  三曰思想。有思想之师,才会思考,才会思辨。反过来,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思辨,才会成为有思想之良师。有思想未必为思想家,然思想家一定有思想;名师未必为思想家,然名师一定为思想者。有思想之教师才会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关爱学生,而不会轻视学生,体罚学生,挖苦学生;才会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合乎教育学和心理学常识,而不会违背常规,揠苗助长,好心办坏事;才会摒弃功利,远离浮躁,脚踏实地,而不会急功近利,铜臭满身,好高骛远;才会关注学生之发展,“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而不会只看学生之分数,追求短期效应,让学生死记硬背,疲于应付。当然我们知道“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则会“带镣铐跳舞”,使素质与应试齐飞,分数共能力一色。有思想之教师,才能富有创造力、想象力,才能根据实际大胆提出自己之教学主张,才能形成具有鲜明个性之教学风格,才能培养出有思想之学生。
  唯有会思考,善思辨,有思想,才能成为名师、专家、学者;唯有“三思”而教,才能培养出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
  常福胜,语文教研员,现居河南襄城。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因其情境性、集成性、内容的丰富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在语文课程中,古代诗词是重要学习内容,若教师恰当、适量、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深奥内容浅显化、简单化,使单调学习生动化、趣味化,并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意识,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一.巧用多媒体,渲染情境,熏陶情感  形象、直观、动感是多媒体的显著特点。在古诗词教学中,利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
年夜饭的家庭大聚会取消了,但是红包和祝福不会缺席。晚辈们在群聊里开启了视频聊天,屏幕里都是一张张带着微笑的脸庞,我们互相说着新年快乐,说着许多祝福的话语。  之后的几天,我们都听话地待在家里,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每天都会在家庭群里报告各自的健康情况,群里每天都有人发着各种各样的新闻和防护措施,其中也夹杂着一些还未经证实的传闻。我们作为晚辈,不仅耐心帮助父母辨别消息的真假性,也教给他们一些如何辨别真假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实施,教材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课程安排却越来越少。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注重课前预习。经过教学实践与研究,就如何提高预习的有效性,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求学生预习,不如教授学生预习的方法。初中生还不具备把握科学预习方法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给予他们正
【设计理念】   微童话是微阅读时代的必然产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谭旭东认为:“微童话只是比一般童话小一点,字数少一点,童话的内涵和营养并没有任何的流失。如果说一般童话是大气球的话,那么微童话就是幻想的小泡泡,是一个很轻盈的幻想小世界。”   本教学设计分为“我爱读童话”、“初识微童话”、“寻找童话眼”、“创作微童话”、“一同来赏析”等几大部分,由浅入深,带着儿童走入奇幻的微童话世界。   【教学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见叶圣陶《为中学语文复刊题词》)面对中考的挑战,现代文阅读考查内容比分大,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样的境界,以达到熟练应考的水平呢?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
一、发掘人文因素,陶冶人文情怀   语文是一门充溢着作者的思考与审美观念、饱含着浓厚人文情怀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作者对生活对人生的见解与看法。这些情感都蕴含在优美而简洁的语言文字当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披文入情”,让学生徜徉在由情感语言文字构筑的心灵世界,达到陶冶学生的性情、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目的。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朗读、默读、小组读、指名读、男女生对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在我国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诸多的成绩和发展,然而也凸显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高等教育虽然在数量取得了大幅的提升,然而在高校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上却收效不明显。诸多大学生存在创新思维能力不强,会读书但不会生活,专业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这导致学生知行不合一,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究其原因,涉及到诸多方面,然而从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两大块工
观看了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中学白茂盛老师执教的《蜀道难》、山东省历城第二中学程环老师执教的《临江仙·夜归临皋》以后,想了很多很多诸如“意象”、“诗歌”、“诗歌教学”甚至“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聚焦成一点,就成了核心的一个问题。这个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我们语文老师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规律?  一、从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说起  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是他
显然,读罢小说,如果是年纪大的读者,特别是读过泰戈尔的读者,一定会表示愤怒:这怎么会是纯洁呢?这哪里有一点纯洁的意思?这里面充满了挑逗和暧昧,就算最后没有完成“犯罪事实”,但其实效果也和穿着暴露服的女子差不多——比脱光了更有诱惑。然而,如果是年轻的、特别是90后的朋友,估计会有许多人表示认同——这还不算纯洁?这对男女,从认识到现在——多长时间了?就这样最后还是没有上床,特別是那男人为了保持和女孩之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集中体现。但是,现实中,许多学生谈文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素材的极度匮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唯有让学生学会寻找写作素材,才有可能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艳阳天。要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不妨让学生“无”中生“有”,下面我就告诉同学们一些寻找写作素材的方法。  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素材①  社会生活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