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一首伤春伤怀词。词的上阕写暮春之景,意在表现词人的伤春之意。词的下阕写人。“墙外行人”偶过,墙里秋千高荡,佳人笑声飞扬,令“墙外行人”心荡神弛,心生爱慕,但是不为佳人所知。佳人荡罢秋千,翩然离去,留下的那串笑声深深印在行人的脑海,使得“行人”烦恼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一首伤春伤怀词。词的上阕写暮春之景,意在表现词人的伤春之意。词的下阕写人。“墙外行人”偶过,墙里秋千高荡,佳人笑声飞扬,令“墙外行人”心荡神弛,心生爱慕,但是不为佳人所知。佳人荡罢秋千,翩然离去,留下的那串笑声深深印在行人的脑海,使得“行人”烦恼倍增。这首词并不是一般的伤春怀人之作,在清新而又略带些怅惘的描写叙述中,实际上寄托着词人复杂的心境。
柳绵:柳絮。 天涯何处无芳草:屈原《离骚》有:“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多情:指行人,他听墙内佳人笑声而感触生情。 无情:指墙内佳人。
苏士澍 书
其他文献
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学才华高的人是可以妙手偶得好文章的,可要让中学生平时作文都能做到妙手偶得,真是有点难。文章非天成,学生们只有仔细琢磨,学会写作技巧,自然会炼得写文章的真功夫。我结合本班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归纳出作文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一、 审清题意 写作文,首先要注意审题。如何审题?下面就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为例。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
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更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但是在应试的影响下,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重点逐渐趋向于功利化,导致学生对诗歌鉴赏兴趣不高、压力过大,影响了学生学习诗歌鉴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基于此,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完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工
为何要学习文言文,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文言文“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记录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继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汲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撑起学生心灵上广袤的文学天空,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我们教师面前。正如某些同行所说:“要是我们进行单一的写作或单一的阅读,是把丰富变成单一的做法,是对不起生活的。”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处理课内讲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以及阅读与写作的关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没有哪个老师能上出完全相同的两节课。为什么?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学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不管面对怎样的学生都能上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顺畅呢?我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掌握追问的艺术。 在教授《中国石拱桥》的时候,我根据所教两个班学生对问题的不同反应,采用追问的方式确立了不同的教学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上课时,在讲解了说明文的一些文体知识后,我
互联网的普及和推广,为教育教学的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面对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重难点,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微课便成了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人教版初中语文部编教材不断改版,使得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没有完整成型的微课资源。焦作市第九中学语文教研组于2016年申报并参加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微课的研究”“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微课的研究”和“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微课的研究”等。历
无论是在中考还是高考中,语文学科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总发现很多同学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特别是初三,漠视语文,偏重数理化。这实在是令人揪心。“语文生态”在初中教学中显得如此的脆弱。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在此剖析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其成因,力求从中获得解决这种“疑难杂症”的方法。 一、被动茫然的现状 1.冷冷清清待语文 “冷眼看语文”的学生,往
我一辈子和语文打交道,一辈子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是专职的语文教师。三句话不离本行,现在就结合自身经历和人生体验,谈谈学习语文的问题。 学习语文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词:“读”和“写”。 关于“读”,或者说“读书”,有一段话写得很深刻,值得我们好好玩味,仔细解读。这段话是: 读书是学习,更是一种生活;是提升,更是一种滋润。读“有用”之书,让我们得到生活的技能;读“无用”之书,令我们收获精神的丰盈。在
若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备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是前提条件。而这种教学氛围往往与班级管理的约束作用有着紧密联系,既要减少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的行为,又要保证学生对语文具有积极的学习热情。这种相互统一的教学氛围,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班级的管理水平。 一、小学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关系 以往许多教师都将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分割开来,并没有将班级管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其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意识到班
如今,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停留于识文断字的表层,而应渴求更为深层的“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以人为本”,尊重“个体价值”,提高“自身素养”,可谓任重而道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把人文性定位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让初中语文教学充满人文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