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观课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在撰写观课感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观察对象,带着共同研究课堂、改进教学、提高自身课堂实效的目的,探究授课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否正确、引导是否得当、组织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感兴趣等,让教师从观课中有收获,有改变,从而使观课真正地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
[关键词]观课 小学数学 思考 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3-056
近期,教研室举办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其中一项比赛内容为:选手们先观看一堂“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公开课,然后围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这一话题,在现场于指定时间内写一份观课感。
观课、议课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观”,即观察、观赏,带有倾听之义;但这里的“观”不是简单地听执教教师如何讲课,而是同时关注师生的行为,比单纯的听课范围更大、程度更深。观课强调的是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用心灵感受、体悟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比赛中,教师的表现令人称赞,品读他们撰写的观课感,有以下四个共同的特点:1.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论述符合课程标准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2.能够正确地把握教材,较好地掌握观课的内容与知识的内在联系;3.评议的视角新颖独特,提出的观点有新意,并能联系课堂教学做论证;4.论点论据的思路清晰,文章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如何写观课感呢?从格式上来说,观课感包括四大部分,即标题、开头、正文和结尾。
一、标题
文章的标题宛如人的眼睛,眼睛有神才能吸引读者。结合本次比赛的内容,常见的标题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观课感》《直观操作、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等,也有教师为了突出某一论点,用了主副式标题,例如《操作——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插上翅膀》等。这些标题一目了然地指出文章的主旨,让人读起来饶有兴趣。
写观课感不应全盘否认执教教师的教学或学生的探究学习,这是不可取的。另外,文章标题不能以怪或偏来夺人眼球,如有教师写的标题为《立体的“我”》,让人看了不能立刻了解文章主旨,也很难激发阅读兴趣。
二、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文章开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在比赛中,很多教师采用课程标准的精神或教学原理作为开头,有理有据。
例如,36号选手写道:“课程标准指出,由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运动、旋转、平移等过程认识物体。在本课中,教师请学生通过摸一摸、滚一滚、量一量等操作,让学生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作为课程标准中十大核心词之一,空间观念不再是‘图形与几何’单元中的附属品,而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以上文章开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并集中地阐述了文章的主旨,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其实,文章的开头并无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是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因此,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力求写出好的文章开头。
三、正文
进入文章的正文部分,参赛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逐一分析、讨论,做到了准确、具体、全面。其实,教学过程的评价不是简单地记录教学的流程,而是要说出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中的优点,或是观课者个人独到的见解,大到教育理论、教学理念,小到教学手段、学习方法,都可以用来研讨。下面是几位选手所写的片段。
10号选手: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认识平面图形,到现在认识立体图形,空间观念逐步发展、提升。本次执教教师所运用的“化静为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旋转,让学生看到圆柱和圆锥是怎样产生的。
28号选手:有人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想象能力是在丰富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62号选手:在课堂中,教师并没有急于揭示什么是圆柱,而是通过小小的游戏,利用一根线旋转得到一个面,沿着一个长方形的一条边旋转得到一个体,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由点到面、面到体的过渡和转变。一切来得自然,学生学得轻松,并不感到突兀,反而觉得有趣。直观的操作、友好的暗示和启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手实践,就能发现有趣的数学问题。
另外,一些文章中论述的内容紧紧围绕主题,思路清晰、沉稳大气、论说有力、独具匠心,充分展示了观课教师的个人素养与专业水准。以下是几位选手所写的标题和论点。
18号选手的标题是《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为例》。文章分为五个论点:细致观察,积淀空间观念;动手操作,建构空间观念;合理想象,丰富空间观念;比较转化,深化空间观念;联系生活,发展空间观念。
25号选手的标题是《浅谈如何培养空间观念》。文章分为五个论点:经验是培养空间观念的前提条件;操作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方式;观察是培养空间观念的必要手段;想象是培养空间观念的关键要素;推理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主要渠道。
48号选手的标题是《以丰富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文章分为四个论点:在“转一转”中,为新课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在“摸一摸”中,初步感知圆柱的特征;在“想一想”中,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在“比一比”中,深化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
四、结尾
文章結尾可以总结全文思想,可以用总结的形式发表令文章锦上添花的语句,可以是一般总结性的评价,还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
27号选手:当然,学生空间观念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形式就能达成的,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因势利导,长期坚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养成。
37号选手: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上,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几何的眼光看待生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1号选手:总之,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整合各方面的因素,利用形象生动的课件,把抽象变为直观、复杂变为简单,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是一堂充满活力的课。
当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有选手在观课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比如8号选手写道:“执教者注重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以感知为主线,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大胆想象,勇于验证,让知识在理解中生根。但是,本课是否能让学生完整表达的机会更多一些?教师少讲一些,让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呢?”
纵观本次比赛,我对如何写好观课感提一些建议,首先,教师平时要多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是写好观课感的基石。其次,写观课感时要重视文字表达,做到论点清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有理有据。再次,观课时要全面关注,分析研究。观教师,从独具匠心中获得教学灵感;观学生,在角色转化中形成思维力量;观课堂,于课堂生成中发现教学智慧。最后,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借鉴有效地教学策略进行课例实践,或者针对观课中遇到的新问题和困惑,选择相关内容深入学习,用心反思,行为跟进。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认真地观课,不亚于一面明镜,能让我们吸取他人之长,有效地观课会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精彩。我们相信,经过这样的锤炼,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定会更扎实,教师队伍建设一定会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责编 李琪琦)
[关键词]观课 小学数学 思考 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3-056
近期,教研室举办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其中一项比赛内容为:选手们先观看一堂“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公开课,然后围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这一话题,在现场于指定时间内写一份观课感。
观课、议课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观”,即观察、观赏,带有倾听之义;但这里的“观”不是简单地听执教教师如何讲课,而是同时关注师生的行为,比单纯的听课范围更大、程度更深。观课强调的是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用心灵感受、体悟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比赛中,教师的表现令人称赞,品读他们撰写的观课感,有以下四个共同的特点:1.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论述符合课程标准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2.能够正确地把握教材,较好地掌握观课的内容与知识的内在联系;3.评议的视角新颖独特,提出的观点有新意,并能联系课堂教学做论证;4.论点论据的思路清晰,文章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如何写观课感呢?从格式上来说,观课感包括四大部分,即标题、开头、正文和结尾。
一、标题
文章的标题宛如人的眼睛,眼睛有神才能吸引读者。结合本次比赛的内容,常见的标题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观课感》《直观操作、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等,也有教师为了突出某一论点,用了主副式标题,例如《操作——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插上翅膀》等。这些标题一目了然地指出文章的主旨,让人读起来饶有兴趣。
写观课感不应全盘否认执教教师的教学或学生的探究学习,这是不可取的。另外,文章标题不能以怪或偏来夺人眼球,如有教师写的标题为《立体的“我”》,让人看了不能立刻了解文章主旨,也很难激发阅读兴趣。
二、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文章开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在比赛中,很多教师采用课程标准的精神或教学原理作为开头,有理有据。
例如,36号选手写道:“课程标准指出,由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运动、旋转、平移等过程认识物体。在本课中,教师请学生通过摸一摸、滚一滚、量一量等操作,让学生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作为课程标准中十大核心词之一,空间观念不再是‘图形与几何’单元中的附属品,而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以上文章开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并集中地阐述了文章的主旨,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其实,文章的开头并无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是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因此,我们要善于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力求写出好的文章开头。
三、正文
进入文章的正文部分,参赛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等逐一分析、讨论,做到了准确、具体、全面。其实,教学过程的评价不是简单地记录教学的流程,而是要说出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中的优点,或是观课者个人独到的见解,大到教育理论、教学理念,小到教学手段、学习方法,都可以用来研讨。下面是几位选手所写的片段。
10号选手: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认识平面图形,到现在认识立体图形,空间观念逐步发展、提升。本次执教教师所运用的“化静为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旋转,让学生看到圆柱和圆锥是怎样产生的。
28号选手:有人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想象能力是在丰富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62号选手:在课堂中,教师并没有急于揭示什么是圆柱,而是通过小小的游戏,利用一根线旋转得到一个面,沿着一个长方形的一条边旋转得到一个体,自然而然地完成了由点到面、面到体的过渡和转变。一切来得自然,学生学得轻松,并不感到突兀,反而觉得有趣。直观的操作、友好的暗示和启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手实践,就能发现有趣的数学问题。
另外,一些文章中论述的内容紧紧围绕主题,思路清晰、沉稳大气、论说有力、独具匠心,充分展示了观课教师的个人素养与专业水准。以下是几位选手所写的标题和论点。
18号选手的标题是《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为例》。文章分为五个论点:细致观察,积淀空间观念;动手操作,建构空间观念;合理想象,丰富空间观念;比较转化,深化空间观念;联系生活,发展空间观念。
25号选手的标题是《浅谈如何培养空间观念》。文章分为五个论点:经验是培养空间观念的前提条件;操作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方式;观察是培养空间观念的必要手段;想象是培养空间观念的关键要素;推理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主要渠道。
48号选手的标题是《以丰富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文章分为四个论点:在“转一转”中,为新课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在“摸一摸”中,初步感知圆柱的特征;在“想一想”中,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在“比一比”中,深化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
四、结尾
文章結尾可以总结全文思想,可以用总结的形式发表令文章锦上添花的语句,可以是一般总结性的评价,还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
27号选手:当然,学生空间观念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也不是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形式就能达成的,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因势利导,长期坚持,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养成。
37号选手: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上,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用几何的眼光看待生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1号选手:总之,空间观念的培养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整合各方面的因素,利用形象生动的课件,把抽象变为直观、复杂变为简单,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是一堂充满活力的课。
当然,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有选手在观课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比如8号选手写道:“执教者注重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以感知为主线,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大胆想象,勇于验证,让知识在理解中生根。但是,本课是否能让学生完整表达的机会更多一些?教师少讲一些,让学生多与学生交流呢?”
纵观本次比赛,我对如何写好观课感提一些建议,首先,教师平时要多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是写好观课感的基石。其次,写观课感时要重视文字表达,做到论点清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有理有据。再次,观课时要全面关注,分析研究。观教师,从独具匠心中获得教学灵感;观学生,在角色转化中形成思维力量;观课堂,于课堂生成中发现教学智慧。最后,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并借鉴有效地教学策略进行课例实践,或者针对观课中遇到的新问题和困惑,选择相关内容深入学习,用心反思,行为跟进。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认真地观课,不亚于一面明镜,能让我们吸取他人之长,有效地观课会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精彩。我们相信,经过这样的锤炼,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定会更扎实,教师队伍建设一定会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责编 李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