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辨析病句的方法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类题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只要掌握其特征,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就能化难为易。病句题也一样,只要认真思考,把握其辨析方法,就能知己知彼,百发百中。下面举例谈一谈病句辨析的方法。
  
  一、语感直觉检查法
  
  凭借语言经验,对语句是否有语病直接作判断。就叫语感直觉检查法。运用这种方法,靠的是语言经验的积累和在经验基础上对语法模式的直觉反应。对于结构比较简单、语病比较明显的句子,语感直觉检查法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方法。听到或读到一段话,觉得它不顺畅,不符合一般语言习惯的,就可以断定它有语病。然后反复把这个句子读两遍,仔细体会,感觉就更清楚了,究竟哪儿不对也基本明确了。语感直觉检查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检查法,因为对句子进行语病检查,第一步都是凭语感去“扫描”,初步作出正误判断,然后才是更进一步的检查、分析和修改。例如:
  出了名的陈银儿最终从一个优秀企业家堕落成为行贿狂的罪人。
  这句话,凭语感就觉得很别扭,“行贿狂的罪人”不符合一般语言习惯,一般只说:“杀人狂”,不说“杀人狂的罪人”。这样,就可以初步断定,此句是个病句,毛病出在“行贿狂的罪人”这个说法上。在语感检查的基础上,再对这个病句的病因作进一步的分析。这个句子,在语法上并没有毛病,而在语意上犯了赘余的错误:“行贿狂”已含有“罪犯”的意思。再加上“罪人”就多余累赘了。
  
  二、主干成分检查法
  
  主干成分,指句子的基本成分,即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主干成分是相对于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补充说明成分而言的。在运用语感直觉检查法对句子进行初步检查后,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就要对句子做语法分析。分析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之后,把这些成分中的修饰限制性成分先略去,提取出主干成分进行检查,这就是主干成分检查法。在对主干成分进行检查时,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应该有的主干成分句子中没有,即主干成分有无残缺:第二,主干成分之间在语法上和语意上能不能搭配,即有没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的问题。例如:
  在万里长城的各个浏览点上。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旅游者。
  提取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吸引旅游者”,不难发现,这个句子有主语残缺的毛病,什么“吸引”了“旅游者”呢?本该做主语的“万里长城的各个浏览点”却被装在“在上”的介词框架中,做句子的状语。只有去掉“在上”,才能使句子的主干成分完整。又如:
  我国每年因基本建设质量问题出现大量损失。
  提取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我国出现损失”。可以发现“出现损失”动宾搭配不当。一般只说“造成损失”、“遭受损失”,不说“出现损失”。因此。上句中的“出现”应改为“遭受”。
  
  三、枝叶成分检查法
  
  枝叶成分,指句子的修饰限制性成分和补充说明性成分,即定语、状语、补语等。在检查了句子的主干成分之后,要接着对句子的枝叶成分进行检查。检查枝叶成分时。要特别注意从语意上去考查定语、状语、补语等对中心语的限制恰当不恰当,严密不严密。因为枝叶成分从语法上说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语意上则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换句话说,检查枝叶成分,重点是检查有没有定中(中心语)、状中、或中补搭配不当的问题,有没有定语、状语或补语残缺的问题。例如:
  列车经过长江在一桥发生“哐哐”、“哐哐”的声音将消除。
  在检查确定这个句子的主于“声音消除”没有问题后,开始检查这个句子的枝叶成分。这个句子的主语“声音”有两个定语,第一个定语“列车经过长江(的声音)”。有成分残缺的错误,“列车”经过的是“长江大桥”,而不是“长江”,要在定语中补上“大桥”,这个定语语意才严密。第二个定语“在一桥发生‘哐哐’、‘哐哐’(的声音)”有不止一处错误。其一。“在一桥”说不通,因为句中的“一桥”是“满桥”的意思,在表示这个意思的“一桥”前不能加介词,“在一桥”应改为“满桥”。其二,“发生”不能修饰“声音”,“发生(的声音)”有定中搭配不当的错误,“发生”应改为“发出”。其三,在把“发生”改为“发出”后,还应在“发出”后加上一个“的”,否则“发出声音是”会被误解为动宾短语,整个句子就不通了。
  
  四、呼应成分检查法
  
  呼应成分,这里主要指起关键作用的前后呼应成分和起构成固定框架作用的前后呼应成分。在检查了句子的主干、枝叶成分后,应对句中的呼应成分进行专门检查。因为这些成分往往前后跨越几个句法成分而遥相呼应,不做专门检查,就不容易发现它们在呼应搭配上的问题。尤其是复句的关联词语。分别穿插在不同的分句里,不做“瞻前顾后”的检查,就很容易忽略了它们搭配上的错误。例如:
  这种模式,既稳定了农户与土地的承包关系,而且促进了适度的规模经营。
  这是一个复句,其分句的主干、枝叶成分都没有毛病,但若抽出连接两个分句的关联词,检查它们的呼应搭配情况,就会发现“既……而且……”有问题。“既”只能与“也”、“又”等表示并列关系的词呼应搭配。上句的“既而且……要么改成“既……又……”,要么改成“不但……而且……”。
  
  五、排除检查法
  
  排除检查法是一种不对句子的主干成分、枝叶成分等做句法分析。而从前往后检查的方法。在检查中,逐步排除那些没有语病的成分,对最后剩下的有问题的部分进行分析。使用排除法,要十分注意一个成分与它前后成分的配合关系,如果一个成分与它前后的成分都有搭配关系。要分别把这个成分与它前后的成分连在一起考察,然后再做出正误判断。例如:
  几天前,人们用一种平静、带着些许不服气的眼光目送中国女排夺得亚军而去。
  采用排除法检查这个句子,就顺着先后出现的句子成分。逐一查去。“几天前”这个状语没问题,“人们”“用”“一种”“平静的、带着些许不服气的”“眼光”“目送”也都没有问题,“(目送)中国女排夺得亚军而去”这里有问题了。“目送”的宾语中有两个动作:“夺得亚军”、“而去”。“目送”中国女排离去说得通,“目送”中国女排“夺得亚军”就说不通了。这里有动宾搭配不当的问题。“目送”的宾语可改为“夺得亚军的中国女排离去”。
  
  六、类比检查法
  
  类比检查法是依照自己拿不准正误的句子,造出一组类似的句子,看看它们能不能成立,以此判定被检查的句子是不是病句的方法。对于一些似是而非、正误不易分辨的句子,可以采用这种检查法。例如:
  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
  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儿别扭,但似乎也可以这样说。到底有没有病。拿不太准。我们可用类比检查一下,仿照上句造出一组句子来:
  桌子用的是红木做的。
  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
  衣服用的是毛线打的。
  这一组仿造出来的句子都很别扭,都不能成立,这说明原句是病句。一般的说法是“桌子是用红木做的”、“文章是用英语写的”:“衣服是用毛线打的”,所以原句应改为“围墙是用红砖砌的”。
  运用类比检查法,要注意仿造出来的句子在结构上要与原句一致,各成分的词性要相同,关键的词语、重要的虚词都要与原句模式相同,这样才能保证类比检查得出的结论正确。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分六学期若干阶段,每一阶段又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并穿插安排若干个单元,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节奏,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需要教师对高中三年的教学以及每一阶段的教学有一个统筹规划,本文结合阶段性教学节奏,课堂教学节奏,教师语言节奏三方面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阶段性教学节奏的把握    把握好阶段性教学节奏,需要教师高屋建瓴,
期刊
自从党和国家把“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以来,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要务之一。创新人才既要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充满创新精神,同时还要能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
以大学物理力学部分的讲解为例,对在教学中融人体育运动情境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make intelligent fi re car complete autonomy path planning in simulation map. Proposed system design of intelligent fi re car path pl
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语文教学不仅应教给学生文学知识,还应从情感上感染学生,让学生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
文言文翻译最常见的是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直译的方法,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这种方法大家比较熟悉。  下面我们来谈谈意译这种方法。  意译。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那么什么时候需要意译而不用直译呢?  第一种:文言文中有修辞的地方需要注意    一、常见比喻修辞手法应该注意    例如:  1、
在功利语文的环境下,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总是难免在语文教学理科化的道路上寻求出路。比如,十分热衷于研究“知识点”,认为只要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好这些“点”,就一定能突破“面”,尤其是在复习时,更是抛开课本,俨然把语文教学搞出理科特色。分专项进行训练,沉迷于答题步骤的训练方略,大频次地进行训练,高强度地做题,多讲、多练一些主谓宾定状补和借代比拟之类,更有甚者,作文训练也是如法炮制,以为学生的作文就
小说中的人物肖像(外貌)是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因此肖像描写是凸显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法。鲁迅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是典范,表现在如下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