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张全兴(1938-),江苏常州人.环境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专家,中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树脂吸附法治理有毒有机工业废水及其资源化领域的开创者.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江苏省太湖污染控制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主编等职.曾任南京大学环境工程教研室主任,环科所副所长,省部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全兴(1938-),江苏常州人.环境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专家,中国离子交换与吸附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树脂吸附法治理有毒有机工业废水及其资源化领域的开创者.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江苏省太湖污染控制与蓝藻治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离子交换与吸附》期刊主编等职.曾任南京大学环境工程教研室主任,环科所副所长,省部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第三、六届科技委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委员以及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致力于水污染控制理论和应用研究,在有机污染物分子与树脂结构耦合关联分离理论、树脂法用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新领域取得了系列开拓性创新成果,为工业水污染治理与节能减排和长江、淮河、太湖等流域水环境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以来,针对我国“白色污染”控制的难题,组织团队开展绿色聚乳酸系列环境友好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取得了重要进展.历年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4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381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5项和美、日、英等国专利14项,荣获国家科技奖4项和省部级奖16项.
其他文献
教材习题是落实新课标倡导的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价的重要载体.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为依据,分析人教版高中必修化学教材课后习题考查的核心素养及其水平.结果表明,2007年版和2019年版教材均注重全面考查核心素养和对基础性的考查,突出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突出化学本质;但2019年版教材习题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加强了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考查,合理拓展了核心素养考查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依据习题特征获得相应的教学启示,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朱守非(1977-),1977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2000年和2005年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做博士后.2005年至今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工作,2013年晋升为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重点研究了几类以氢转移为关键步骤的有机反应,提出了“手性质子梭”概念,发现了催化卡宾对硼氢键的插入反应,发展了多种用于负氢转移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入选国家杰青等人才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R3).
为应对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的挑战,调整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框架,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新型能源结构是我国能源结构升级的必然之路.氢能以其能量密度高、热值大、资源丰富、无污染等优点备受关注.LiBH4作为最有希望的车载固体储氢能源载体之一已有多年研究,但该材料当前仍无法满足工业应用需求.本文围绕LiBH4放/充氢反应稳定的热力学与缓慢的动力学的调控,讨论了当前各种主流工艺及其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机械球磨激活、纳米限域、催化剂掺杂改性、离子替代、反应物失稳和高能球磨结合气溶胶喷涂(BMAS)新工艺,旨在为其
基于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将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化学必修教材中涉及新课标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的习题从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者在学习结果的5个维度总体分布趋势相同,智慧技能维度习题占比最大,言语信息维度次之,其余3个维度习题占比均较小;进一步将属于智慧技能维度的教材习题划分为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5个由低到高的水平,统计3个版本习题在5个水平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人教版和苏教版具体概念水平的习题占比最大,鲁科版中规则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制定了面向产出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与传统课程教学大纲不同,本大纲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推演、阐述、分析和研究高分子材料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和持续改进的理念.课程教学内容既包含知识点又包含能力要求,强调课程知识点与学生能力达成的支撑关系.在课程考核部分,提出了分目标模块化的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满足了工程认证可衡量、易操作的考核要求.
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出发,以“铁及其化合物”为例设计单元教学,阐述了基于元素化合物认识模型建构与应用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并从确定单元主题,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厘清单元教学起点,设计单元教学进阶,在真实情境中创设活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方面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基于模型认知能力的内涵、原电池核心知识内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构建原电池模型认知能力研究框架,设计开发测评工具.该测评工具经过试测、修正、再测、质量论证,最终确定.选取S市2所县级中学419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基于所获得的有效数据,对高中生原电池模型认知能力水平进行分析,重点对高二、高三学生原电池模型认知能力进行了比对,依据研究结果,提出发展高中生原电池模型认知能力的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的“化学与职业”栏目是我国中学化学教科书中首次出现的职业生涯教育栏目,而职业生涯教育比较成熟的美国,其高中主流教科书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中也有此类栏目.从职业的选择、职业的描述、栏目的特点等3个方面对美国教科书“在此领域”栏目与我国教科书“化学与职业”栏目进行比较,从中得出几点启示.
以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试题作为测试材料,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对12名高一学生进行3(学业水平)*3(试题难度)两因素混合实验,实验结束后进行追述性口语报告.结果 表明,在氧化还原反应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优生信息加工速度快、深度浅、难度小,采用正向加工和逆向排除结合的策略.学中生信息加工速度慢、深度深、难度大,采用正向加工策略.学困生轻易放弃,信息加工无效.随着问题难度的增大,学生信息加工速度变慢、深度变深、难度变大.
南开大学高分子学科由何炳林创建,他研制的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成功用于分离浓缩放射性元素铀,为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高分子学科科研人员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深耕离子交换树脂研究及其在环保、医药等多方面的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主要对吸附树脂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做一简要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