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通过两年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泰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大纲脱离了学生的泰语水平;教师对教材的选用难度比较大,课时量达不到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泰语水平设计教学大纲,在新大纲的基础上选取实用性的教材,增加一定的课时量,改善教学环境。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文化方向 泰语教学 教学现状
自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开办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地处该区域桥头堡位置的广西,人文传统、生活习惯、地理位置与东盟国家接近,成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交流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双方高等教育合作方兴未艾,中等教育合作得到拓展,职业教育合作不断延伸。广西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不断升温,并取得可喜成就,跨国培养的实用型技能毕业生成为热门人才,大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河池学院中文系从2009年开始开设了对外汉语(泰国语言文化方向)专业。
1. 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泰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泰语课程制定的教学大纲是:第一学期学习《基础泰语》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第二学期《泰语视听说》及《泰语写作》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第三学期学习《泰语翻译》,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
针对该教学大纲,教师给学生订了4本教材,分别是:
第一个学期《基础泰语》,让学生复印了一本内部版的学习泰语基础的资料。该资料系统全面地将泰语最基础的语音知识归纳在一起,让泰语零基础的学生比较容易地去接受和学习。
第二学期《泰语视听说》使用的是《泰语三百句》,北京大学出版社,傅增有编著。此教材主要是为了使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泰语日常用语而编写的,每课配有场景对话,提供一个生动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开口练习巩固知识,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
第二学期《泰语写作》没有给订阅教材,其原因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没有关于《泰语写作》的教材。
第三学期《泰语翻译》的教材是《实用泰汉翻译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高彦德、李志雄主编。该教材以介绍泰国国庆与文化为主,每课由教学重点、课文、词语注释、重点句子翻译注释、练习和补充词语等七部分组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泰国文化的学习及翻译练习,有效地提升泰汉翻译能力和语言转换水平。《泰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梁源灵主编。该书包括翻译概论、泰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词义的选择和运用、翻译的技巧、翻译中的增补、省略和重复等进行简明扼要的理论阐述,让学生能从大量的实践中领会到翻译的技巧,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翻译水平。
2.问题所在
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给学生订阅的教材基本上符合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考虑到泰语是小语种,其国内的教材市场提供的书籍还远远不能满足泰语学习的需要,因此比较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比如第一个学期任课老师给学生使用的是复印的资料,是根据学生的零基础的情况来定的。泰语的难点是语音,往往拼读课文比理解课文难。但由于周学时只有2节,学生每周只上一次课,时隔一周再来学习,很多音都忘记或者读偏了。《基础泰语》只开设一个学期,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往往这本教材上的东西还没有学完就得换科目换教材了,基础的东西没掌握,何谈进一步学习其他东西?因此《基础泰语》的课时量不够,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的进度,学生也很难掌握好泰语语音的基础。
《泰语视听说》这门课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必须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拼读没有问题,单词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开设,而教学大纲却把该门课程排在第二个学期来进行。这样安排不够科学,其原因在于学生只上了一个学期的课,语音部分才刚刚结束,就要进行视、听、说的训练,在学习的链接上是脱节的、不切实际的。而且在排课的时候,该系也没有安排有多媒体教室来给学生上课。
《泰语写作》是针对高层次泰语人才才开设的一门课。比如语文课,会对连句子都不会造的学生开设作文课吗?学生的泰语还未达到写作的水平,开设这门课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
《泰语翻译》教师给学生订了两本教材,《实用泰汉翻译教程》是高等院校中文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课教材,此书可使用一个学期,但是必须保证周学时达到4—6节才能学完。《泰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是让学生自学的一本书籍,目的是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非泰语专业的学生中,没必要开设这门课,因为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谈不上翻译。翻译学讲究“信、达、雅”,根据学生的泰语水平,最基本的“信”都很难达到。
3.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解决以上问题的相应对策。
3.1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语言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作出选择,其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内容,并为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细化处理。大纲除了要对语言内容和语言要素进行描述外,还要设计语言的其他内容,并且反映语言的教学理念、形式和方法(范爱克,1975)。教学大纲的制定是针对学习者而言的,其出发点就是适合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符合学习者对语言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也要指明适合学习者学习习惯和要求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目前的教学大纲对学生的泰语学习目标要求较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且没有明确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其规定的教学内容不实用,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泰语以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因此,修订教学大纲,使新的大纲教学适合学生零起点的泰语水平,满足学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教学理论和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是改变中文系泰语教学状况的当务之急。
建议重新拟定的泰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为:第一学期学习《泰语语音》,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二学期《基础泰语》,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三学期学习《综合泰语》,上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四学期学习《泰语视听说》,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
3.2选用适当的教材。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重新选定了一套教材(廖宇夫编,《基础泰语》(1—3册),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出版,该教材(附MP3光盘一张)。这套教材从语音、词语、句子到文章整体性、连接性比较好。不像以前使用的教材,一本教材跟另一本教材链接不上,教学内容繁杂陈旧,句子冗长,语言缺乏时代性,导致教材缺乏趣味性和科学性,失去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且整套教材包含了泰语语音、泰语基础、泰语听力、泰语口语的内容,教师就不用根据不同的课程名称来选不同的教材,学生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教材。
3.3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根据修订的教学大纲,结合选取教材的特点,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而改变,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两种课堂教学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使学生的泰语学习处于良性上升状态。
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根本上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基础语言理论知识和形成较为系统的泰语语言体系。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和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二是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认知法的教学原则之一是“母语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应该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必要是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则”,而且,“把新的语言材料跟学生母语和目的语已有的知识衔接起来,跟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选择和创造合适的情境教学”。因此,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泰语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媒体课堂教学可有效实践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是两种教学理论体系的结合,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既可促进和完善学生基础泰语知识的学习,又可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通过多媒体提供的教学材料,进一步了解泰国人民的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从而激发学习泰语的内在动机,提高对泰语的学习兴趣。
3.4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
根据前面谈到的修订教学大纲、选用适当的教材、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建议采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一致的测试方式: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具体细节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教师把平时学生的课堂表现列入测试分值之一,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而期末的成绩则是一个学期阶段整体效果的显现;口试与笔试的结合则可以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交际能力,这一反拨作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该测试方法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也符合学生的要求。
4.结语
对外汉语专业的很我学生刚进校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新专业学习上,大部分学生的对新的课程倍感兴趣,可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不合理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所以,本文通过对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泰国语言文化方向学生泰语教学状况的分析,发现该系泰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并且希望对对外汉语专业泰语语言文化方向学生的泰语教学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对外汉语教学,1993,(3).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文化方向 泰语教学 教学现状
自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开办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地处该区域桥头堡位置的广西,人文传统、生活习惯、地理位置与东盟国家接近,成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交流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双方高等教育合作方兴未艾,中等教育合作得到拓展,职业教育合作不断延伸。广西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不断升温,并取得可喜成就,跨国培养的实用型技能毕业生成为热门人才,大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河池学院中文系从2009年开始开设了对外汉语(泰国语言文化方向)专业。
1. 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泰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泰语课程制定的教学大纲是:第一学期学习《基础泰语》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第二学期《泰语视听说》及《泰语写作》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第三学期学习《泰语翻译》,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
针对该教学大纲,教师给学生订了4本教材,分别是:
第一个学期《基础泰语》,让学生复印了一本内部版的学习泰语基础的资料。该资料系统全面地将泰语最基础的语音知识归纳在一起,让泰语零基础的学生比较容易地去接受和学习。
第二学期《泰语视听说》使用的是《泰语三百句》,北京大学出版社,傅增有编著。此教材主要是为了使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泰语日常用语而编写的,每课配有场景对话,提供一个生动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开口练习巩固知识,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
第二学期《泰语写作》没有给订阅教材,其原因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没有关于《泰语写作》的教材。
第三学期《泰语翻译》的教材是《实用泰汉翻译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高彦德、李志雄主编。该教材以介绍泰国国庆与文化为主,每课由教学重点、课文、词语注释、重点句子翻译注释、练习和补充词语等七部分组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泰国文化的学习及翻译练习,有效地提升泰汉翻译能力和语言转换水平。《泰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梁源灵主编。该书包括翻译概论、泰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词义的选择和运用、翻译的技巧、翻译中的增补、省略和重复等进行简明扼要的理论阐述,让学生能从大量的实践中领会到翻译的技巧,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翻译水平。
2.问题所在
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给学生订阅的教材基本上符合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考虑到泰语是小语种,其国内的教材市场提供的书籍还远远不能满足泰语学习的需要,因此比较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比如第一个学期任课老师给学生使用的是复印的资料,是根据学生的零基础的情况来定的。泰语的难点是语音,往往拼读课文比理解课文难。但由于周学时只有2节,学生每周只上一次课,时隔一周再来学习,很多音都忘记或者读偏了。《基础泰语》只开设一个学期,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往往这本教材上的东西还没有学完就得换科目换教材了,基础的东西没掌握,何谈进一步学习其他东西?因此《基础泰语》的课时量不够,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的进度,学生也很难掌握好泰语语音的基础。
《泰语视听说》这门课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必须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拼读没有问题,单词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开设,而教学大纲却把该门课程排在第二个学期来进行。这样安排不够科学,其原因在于学生只上了一个学期的课,语音部分才刚刚结束,就要进行视、听、说的训练,在学习的链接上是脱节的、不切实际的。而且在排课的时候,该系也没有安排有多媒体教室来给学生上课。
《泰语写作》是针对高层次泰语人才才开设的一门课。比如语文课,会对连句子都不会造的学生开设作文课吗?学生的泰语还未达到写作的水平,开设这门课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
《泰语翻译》教师给学生订了两本教材,《实用泰汉翻译教程》是高等院校中文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课教材,此书可使用一个学期,但是必须保证周学时达到4—6节才能学完。《泰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是让学生自学的一本书籍,目的是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非泰语专业的学生中,没必要开设这门课,因为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谈不上翻译。翻译学讲究“信、达、雅”,根据学生的泰语水平,最基本的“信”都很难达到。
3.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解决以上问题的相应对策。
3.1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语言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作出选择,其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内容,并为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细化处理。大纲除了要对语言内容和语言要素进行描述外,还要设计语言的其他内容,并且反映语言的教学理念、形式和方法(范爱克,1975)。教学大纲的制定是针对学习者而言的,其出发点就是适合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符合学习者对语言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也要指明适合学习者学习习惯和要求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目前的教学大纲对学生的泰语学习目标要求较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且没有明确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其规定的教学内容不实用,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泰语以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因此,修订教学大纲,使新的大纲教学适合学生零起点的泰语水平,满足学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教学理论和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是改变中文系泰语教学状况的当务之急。
建议重新拟定的泰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为:第一学期学习《泰语语音》,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二学期《基础泰语》,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三学期学习《综合泰语》,上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四学期学习《泰语视听说》,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
3.2选用适当的教材。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重新选定了一套教材(廖宇夫编,《基础泰语》(1—3册),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出版,该教材(附MP3光盘一张)。这套教材从语音、词语、句子到文章整体性、连接性比较好。不像以前使用的教材,一本教材跟另一本教材链接不上,教学内容繁杂陈旧,句子冗长,语言缺乏时代性,导致教材缺乏趣味性和科学性,失去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且整套教材包含了泰语语音、泰语基础、泰语听力、泰语口语的内容,教师就不用根据不同的课程名称来选不同的教材,学生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教材。
3.3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根据修订的教学大纲,结合选取教材的特点,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而改变,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两种课堂教学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使学生的泰语学习处于良性上升状态。
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根本上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基础语言理论知识和形成较为系统的泰语语言体系。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和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二是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认知法的教学原则之一是“母语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应该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必要是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则”,而且,“把新的语言材料跟学生母语和目的语已有的知识衔接起来,跟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选择和创造合适的情境教学”。因此,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泰语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媒体课堂教学可有效实践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是两种教学理论体系的结合,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既可促进和完善学生基础泰语知识的学习,又可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通过多媒体提供的教学材料,进一步了解泰国人民的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从而激发学习泰语的内在动机,提高对泰语的学习兴趣。
3.4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
根据前面谈到的修订教学大纲、选用适当的教材、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建议采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一致的测试方式: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具体细节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教师把平时学生的课堂表现列入测试分值之一,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而期末的成绩则是一个学期阶段整体效果的显现;口试与笔试的结合则可以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交际能力,这一反拨作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该测试方法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也符合学生的要求。
4.结语
对外汉语专业的很我学生刚进校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新专业学习上,大部分学生的对新的课程倍感兴趣,可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不合理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所以,本文通过对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泰国语言文化方向学生泰语教学状况的分析,发现该系泰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并且希望对对外汉语专业泰语语言文化方向学生的泰语教学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对外汉语教学,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