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的创新尝试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dl61234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权劝学》是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写了孙权、鲁肃、吕蒙三个人物的对话,全文只有119个字,却言简意丰,传神生动地塑造了三个神态各异的艺术形象。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没有拘泥于课文阅读提示中的“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一点,而是创造性地在教学目标中将此改成了“想想三个人物形象对我们各有什么启示?”然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揣摩,对比、反馈,竟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一、在分角色朗读中引导学生揣摩三个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上课时,我按照如下程序引导学生学习:
  ⒈找出文中的三个人物:孙权、鲁肃、吕蒙。
  ⒉画出文中三个人物的对话,并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⒊让学生对三位同学的朗读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要扮演好角色,需仔细揣摩三个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我做了如下引导:
  先看孙权:他先鼓励吕蒙学习,“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让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从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和才智,可谓循循善诱。对吕蒙的借口,又现身说法,以亲身感受劝导。不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方式逼迫,其说话的口吻亲切,语重心长,语气诚恳。因此,朗读时,要注意读出句末语气词“耶”和“耳”的一升一降来。
  再看鲁肃:鲁肃“与蒙议论”,发现吕蒙才略大进,心中十分吃惊、佩服。朗读时要带上夸张、惊叹的口气和惊讶、敬佩的神情。读“非复吴下阿蒙”一句时,要加重语气。
  最后看吕蒙:听了鲁肃的赞叹,吕蒙既有自豪,又有自信,还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读时要读出“胸中自有丘壑”的自信来,语气要坚定、豪迈,声调稍高,神情自如,还应注意读出句末语气词“乎”的感叹语气来。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又分角色朗读了课文,他们读得绘声绘色,有些同学还带上了神情,特别是扮演吕蒙的同学更是神气十足。
  ⒋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次分组朗读,在朗读中进一步加深理解。
  二、在发散思维训练中总结三个人物形象的闪光点
  在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课文受到的启发时,我将学生分成了三组,让每小组同学各说出从文中一个人物身上受到的启发,结果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讨论气氛非常热烈,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
  甲组:从孙权身上得到:
  劝说别人应该心平气和,态度亲切;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诱;说话要有层次,步步推进。
  乙组:从鲁肃身上得到:
  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学会赞美别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丙组:从吕蒙身上得到:
  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增长智慧;我懂得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三、在课文迁移训练中紧扣其中一个人物写一篇读后感
  课后,我让学生紧扣文中一个人物写一篇读后感。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写出真实的感觉。同学们都反映说这样的作文有内容,不难学。
  从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很深的启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现成的说法,而应多动脑筋,大胆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这样,学生看到的或许不再是“院子里高墙的四角的天空”,而是一个广阔的新天地。这于师于生,不都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吗?
其他文献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以学生“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合理采取“任务型”教学途径。任务型教学(Task?鄄based approach)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本文通过对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探索,联系实际教学,谈谈“任务型”教学
诗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说是文章的眼睛和窗户,透过它可以看出文章的灵魂。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作文命题不仅可以激活学生思路,启动作文激情和兴趣,引发写作欲望和冲动,而且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反之,则会抑制甚至窒息学生思维。  长期以来,作文命题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脱离实际,题目不是太大就是太空,学生无所适从。叶苍岑教授曾一语中的:“作文教
地理“新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理念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学”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标准理念,让生活走进地理,构建和谐地理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对于生活的价值,学会用地理知识与技能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与生存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在地理课上引入生
历史教学是中学素质教育的基础课之一,它同样担负着传授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大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少新颖的历史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那么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呢?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点体会。    一、在历史课堂运用合
自思想品德新课程走进课堂以来,活动就成为承载教学的平台,因而,活动自然也就成为教师教学预案设计的主线和实施教学的依托。这里所说的活动即教学活动,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强调外在刺激对教学的决定意义,也不像有的教师所误认为的,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单纯地去开展活动的活动课。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活动是指“使内容的呈现与活动设计融为—体,即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其中,活动为内容的展开带来了活力,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在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确立。通观现在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的教学,教师们更加注重人文性,却削弱了工具性,甚至可以说忽略了工具性。2007年上半年,笔者有幸观摩了某地级市语文优质课评比的课堂教学和某教研员在一所中学举行的语文公开课,得到一个有共性的认识:语文课变了味,上成了说教的政治课、音乐美术欣赏课、讲故事课……这正是“荒了自己的田,肥了别人的园”。  如一位参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高中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新内容、新形式和新探索。这场改革给每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下面结合教学的实践,谈一谈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一、转换角色,创设研究情境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转换角色,即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优势就在于有丰富的人生经
“百家讲坛”现在是央视的一个品牌栏目,其中有几个主讲人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赢得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在校学生的认同。他们的成功的讲授,对于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许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某些启发。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注意去改进提高,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以刻苦的探究态度,严谨的科学精神,储备丰厚学识,加强知识更新。主讲人渊
我们都知道,目前高考语文试题,除了名句名篇默写涉及教材内容外,其他都将教材拒之千里之外。这种命题构想已积重难返,衍生了许多祸端,一些学校视美文佳作如敝屣,忽视对教材的阅读,废弃课文的学习,急功近利,一头扎进题海之中,不能自拔,弄得学生焦头烂额。这种抛弃一日三餐的“主食”而靠吃“零食”过日子的做法,势必导致语文教材被弃之不顾,语文教学无人喝彩的可怜境地。  如何扭转师生轻视教材的倾向?高考改革应是当
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究竟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当今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力的培养有赖于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方法、手段多种多样,而问题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用、实用和有效的方法。在这里笔者就多年来历史教学实践探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实践:“问题意识”的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