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积极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要科学开展教学评价,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化学综合素养,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策略,希望对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新课程指导;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思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055
引言
针对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开展教学资源的多元开发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开展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从而为实现新课程教学制度的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铺垫。
一、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意义
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规律的学科,化学的教学就是要向学生展示其中的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物质化学反应的规律,达到化学学科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对化学反应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指导下教师要从化学教学的全局观出发,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将学生的化学教育深入到智慧层面的建设中,实现对学生化学智慧的构建,从思想深度加强对学生的化学教育,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积极开展教学评价不仅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行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而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实现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策略
1.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环境,所以他们学习化学的能力也不同。面对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得歧视落后者。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的、基于网络的辅助工具,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作业,这也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多层次的教学评价,严格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切实提高所有学生的化学综合水平。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化学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
2.加强师生的密切联系,增加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高中生一般会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有时他们自己的喜好会影响班级整体的學习效果。如果学生不从心底接受教师,就会放弃教师所教的科目,影响学习效果。也就是说,无论教学评价如何变化,“关爱”都应该是核心。在关爱学生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化学的知识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学积累,而化学评价则需要精神上的交流和讨论。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加强师生的密切联系,增加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接受和认可教师的教学理念。
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教学评价的参与热情
随着高中生知识的积累,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思维不活跃,总是遵循教师的思维方式。首先是评价教学目标。教师应确定高中的化学教学目标是否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否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满足目标要求,有效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判断力和掌握能力。其次是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师应确定高中化学教学的内容是否满足重点难点要求,满足课程教学的合理要求,促进学生逐步理解知识的特点和需求,学习内容要有条理、情感化且语言丰富。同时教师不仅应详细说明教学重点,还应认真讲解和说明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困难,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次是评价教学方法。教师应确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实现学习目标。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评价学生的自主性、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评价是否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使用了新的教学设备。最后是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涉及是否通过学习活动实现了化学学习目标。例如,在讲解完课程之后,教师应该积极地评价学习效果,即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以评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确保能够有效优化高中化学课堂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取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因材施教、加强师生的密切联系,增加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策略,有效促进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珑.信息化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J].成功(教育),2011,000 (023):294-294.
[2]张海杰.“互联网+”背景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华少年,2017.
[3]张亮.新课程指导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技博览,2013(36): 522-522
关键词:新课程指导;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思考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055
引言
针对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针对高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开展教学资源的多元开发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开展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从而为实现新课程教学制度的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铺垫。
一、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意义
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和化学反应规律的学科,化学的教学就是要向学生展示其中的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物质化学反应的规律,达到化学学科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对化学反应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指导下教师要从化学教学的全局观出发,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将学生的化学教育深入到智慧层面的建设中,实现对学生化学智慧的构建,从思想深度加强对学生的化学教育,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积极开展教学评价不仅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行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而高中化学教学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实现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
二、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策略
1.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环境,所以他们学习化学的能力也不同。面对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得歧视落后者。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的、基于网络的辅助工具,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作业,这也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多层次的教学评价,严格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切实提高所有学生的化学综合水平。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化学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
2.加强师生的密切联系,增加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高中生一般会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有时他们自己的喜好会影响班级整体的學习效果。如果学生不从心底接受教师,就会放弃教师所教的科目,影响学习效果。也就是说,无论教学评价如何变化,“关爱”都应该是核心。在关爱学生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化学的知识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学积累,而化学评价则需要精神上的交流和讨论。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加强师生的密切联系,增加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接受和认可教师的教学理念。
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教学评价的参与热情
随着高中生知识的积累,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思维不活跃,总是遵循教师的思维方式。首先是评价教学目标。教师应确定高中的化学教学目标是否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否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满足目标要求,有效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判断力和掌握能力。其次是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师应确定高中化学教学的内容是否满足重点难点要求,满足课程教学的合理要求,促进学生逐步理解知识的特点和需求,学习内容要有条理、情感化且语言丰富。同时教师不仅应详细说明教学重点,还应认真讲解和说明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困难,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次是评价教学方法。教师应确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实现学习目标。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评价学生的自主性、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评价是否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使用了新的教学设备。最后是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涉及是否通过学习活动实现了化学学习目标。例如,在讲解完课程之后,教师应该积极地评价学习效果,即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以评价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确保能够有效优化高中化学课堂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新课程指导下高中化学教学评价,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取以学生为本,高度重视因材施教、加强师生的密切联系,增加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策略,有效促进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珑.信息化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J].成功(教育),2011,000 (023):294-294.
[2]张海杰.“互联网+”背景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华少年,2017.
[3]张亮.新课程指导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技博览,2013(36): 52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