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柳宗元的得与失”导写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柳宗元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崭露头角,平步青云,身居高位,后因参与“永贞革新”,受到牵连,被朝廷一贬再贬,但是他在担任永州司马、柳州刺史等职期间,却为后世留下了《永州八记》等诸多不朽诗文。为此,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说,即使让柳宗元得到了自己所希望的,可以在一个时期内出将入相,但是用仕途上的得意来换取他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何者为得,何者为失,必定有人能分辨得一清二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柳宗元在仕途和文学道路上截然不同的境遇,很好地验证了“文章憎命达”“词穷而后工”这一文学命题。为此,这则材料的核心意旨是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在审题过程中,需要思辨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应该怎样看待“得”与“失”?二是应该在什么事物上“得”,又在什么事物上“失”?三是应该怎样处理“得”与“失”的关系?从这三个角度入手,可以确立以下立意:
  (1)从第一个问题切入:①得与失均有其原因和条件,不以得喜,不以失悲。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得,则必有所失。③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放下得失之心,享受追求之乐。④生命无需太多,莫为得失所累。⑤天下者,得之艰难,则失之不易;得之既易,则失之亦然。
  (2)从第二个问题切入:①名利皆身外之物,此心安处是吾乡。②追名逐利则患得患失,坚守道义则无惧得失。③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多得少失。④营大者,不计小名;图远者,弗拘近利。⑤失者不可諫,来者犹可得(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3)从第三个问题切入:①得到时不要忘记过去,失去时不要忘记还有未来。②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③只有深入思辨情势,才能科学权衡得失。④考量得失,既要想到“小我”,更要虑及“大我”。⑤小利,大利之贼;小祸,大祸之津。敬贪小利则大利必亡,不遗小祸则大祸必至。
  [记叙文]
  “小土豆”也美丽
  高海静
  有人调侃说:“买水果要买长得丑的,有缺陷的。因为只有长得丑,它才肯一门心思生出其他本事,变得更甜。”
  西西觉得自己就是一只丑瓜,而且还是特丑的一只。
  说实在的,她那一脸痘痘真和蜂窝有得一拼,这副模样搁在任何女孩身上都是一场噩梦,也难怪有好动分子秒称她为“小土豆”。
  有一次和她走在街上,看见一个小女孩长得挺水灵的,齐刘海,一双玻璃球般黑得发亮的大眼睛四处张望。她热心地把手里的奶茶递给小女孩,可是人家一点儿面子都不给她,哇哇大哭着跑开了。她尴尬地站在原地,风拂碎发,送来一阵凄凉。
  但她倒也看得开,既然长得不如其他女孩精致,她也不在意和他人抢风头,索性整日素颜,套上大头衫,大大咧咧的,像个男孩,亲切阳光,满满的正能量。
  十七八岁正值花季,当别的女孩忸忸怩怩地穿着淑女装,蹬着增高鞋,以娇柔羞涩为美时,她却挺直腰杆,念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双手一挥,呵,还真像一个指点江山、舍我其谁的巾帼英豪!
  记得有一次大扫除,好多人看着那破烂不堪的抹布,脸皱成了苦瓜,后来在班主任威严的目光扫视下,迫不得已地伸出一根手指,挑起抹布在桌上轻抹,另一只手则死死地捂着鼻子,那样子就像以色列人被埃及奴役时一样狼狈。“没事儿,还是我来擦。”她一把抓过那皱成麻花的抹布,像做扩胸运动一样地擦着,那认真而又豪爽的样子,惹得大家相视一笑——小土豆有成为愤青的潜力嘛!
  我也曾自作主张地为她向二姨打听美容秘籍,可她自己却说,我这张脸长得这么朴素,干嘛要改造啊!早上连镜子都不用照,可省时了!瞧她那自恋的样子,我哭笑不得,只得作罢。
  在一次班级联欢会上,她曾这样自黑:“我的脸其实作用挺大的,最大的用处就是——避邪!晚上走夜路,我从不害怕,小混混看见我的美丽痘痘准扭头就跑!”“哈哈!”说真的,我也不知道她的乐观是真的,还是以此来维护她自己的尊严。但可以确定的是,她的心里一定装着一个爆炸的宇宙,可以震撼所有人。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清秀的脸蛋,没有姣好的身材,却有着一颗强大的心,可以征服一切。
  嗯,“小土豆”也美丽!
  [评析]
  本文欲扬先抑,刻画了一个“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阳光女孩形象。“她”颜值不高,一脸青春痘,竟吓跑了街上的小女孩。为此,“她”走的就不是淑女路线,而是“超女”路线:神态自若,像巾帼英豪;服饰大咧,像男孩子;动作豪爽,像愤青;语言超脱,像导师。何能如此?放下得失,生命的出口顿开。先抑后扬的构思,不仅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形成了强劲的情感冲击波,而且昭示出全文深邃的主旨——“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野百合也有春天”。
  [散文]
  望明月兮长颈鹿
  戴昕芃
  “一轮”是一套风景明信片,海蓝色背景中,一只白鹿凝望着一轮皎月,如梦似幻的水波好像要从卡片里溢出来。
  “一轮”实在是很精致,我邂逅它时,恰巧读到了聂绀弩的诗:“望美人兮长颈鹿,思君子也细腰蜂。”明月也好,美人也罢,无非是一种理想,绝妙的比喻带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那只鹿也显得格外深情,分外令人怜爱。也许是心向往之,看到“一轮”的第一眼,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它,观赏它。可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数不多的“一轮”早已告罄了。
  错过与求不得常常令人难以释怀,这鹿与月总让人想起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水底月是梦里月,杯中酒是心尖血。李白诗曰“且放白鹿青崖间”“树深时见鹿”,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一只鹿呢?梦里身化白蹄鹿,竟夕痴望长安月。他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字字珠玑,篇篇飘逸。奈何生虽逢时,凌云之志难及,何其悲哉!   时隔四月,“一轮”成了一条裙子,同样的白鹿望月,却与明信片有着迥然不同的质感,叫人意醉情迷。再一问价格,居高不下,囊中羞涩的我只得悻悻而归。再次错过,我却不像上次那般难以释怀了。
  佛氏言,月中所有,乃大地山河影也。古代读书人共同欣赏、渴求的那一轮明月,或许就是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忙碌一生,有的人得到了自己的月亮,有的人竭尽全力却终无所获,而有的人自己没有碰到月亮,却成为了别人的月亮。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鹿,心里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夜幕上缀着或明或暗的微小星子,悬着一轮圆满的月。有些鹿为了那月亮,努力伸长自己的脖颈,它们因为长长的脖颈而超过寻常的鹿,却仍然有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一轮月亮。太多的鹿穷其一生,也只能沐浴在月辉之中。甚至有一小群鹿见明月不可得,便转而去求星星,轻易地得偿所愿后,它们安于享乐,矫健的身体也渐渐地退化了。
  对于那些长颈鹿来说,明月,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可是,对于观瞻着它们优美脖颈的我们来说,却是失之我幸,得之我命。譬如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李煜、苏轼……
  得月抑或不得月,不是我们自身所能决定的,而我们能选择的,不过是对月亮的态度。假如让观鹿者来抉择,恐怕会把那月亮愈悬愈高,促使那鹿把脖子伸得更长。但如果让鹿来做決定,是要那月亮,还是要那长颈,结果恐怕只有鹿自己知道了。
  不同的命运造就了不同的人,细微末节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生的天翻地覆,这不是我们能够妄加揣测的。做好自己这只鹿,也就够了。
  [评析]
  本文的亮色在于虚实结合。风景明信片和裙子上白鹿望月的图案是实写,作者由此而及诗文中鹿、月的意象,进而以鹿、月隐喻人对目标的追求。实写绘其“形”,故而文章飘逸着一种画面美;虚写传其“神”,故而文章又包孕着一种意蕴美。虚与实的巧妙结合,使得“失之我幸,得之我命”的意旨摆脱了说教的乏味,而带上了美感和理趣,让人在美的涵泳中吮吸着理的况味。“不思量,自难忘”是说理散文的一种境界,此文得之。
  [议论文]
  别让幻想吸走现实的光
  陆雪婧
  生活中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和其他人分享某件东西的时候,选择后心中总会有那么一刹那后悔,潜意识中总认为别人的才更好。拥有的归属感让人渴望完美,因而幻想总会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
  正如有人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柳宗元的文学造诣本已难有人及,但他对自己仕途坎坷仍心有不甘,这足以证明幻想的巨大魔力。古往今来,王侯将相不胜枚举,但又有多少人敌得过时光的打磨,依旧闪耀在今人的视野里?柳宗元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但文学上的卓荦成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文学和政治在本质上也是不同的。文学更多的是靠感性,好文章的创作大多是“情动于衷,不抒不快”;而政治更多的却靠理性,无论在多么复杂的情况下,对客观事实的理性判断必须凌驾于感情的冲动之上。回看柳宗元,他更多的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他在永州的心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是他在柳州的思绪。这感情的潮水,更适合柳宗元用来浇灌自己现实的文学苑地,而他却幻想着用它来倒影仕途的海市蜃楼。
  柳宗元的幻想来自于封建社会儒生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影响了他对现实的判断。他才气如云不可否认,但为政二字也并非想象的那般容易。既然得不到,又何苦身陷其中?赏一方山水,养一方百姓,乐时为文,哀时吟歌,岂不也是快意人生?何必困在幻想的哀痛中,抱憾终身!
  如今的我们也时常为难自己,忽略本来拥有的,常常魂牵梦绕于幻想中,“如果……”“假如……”已成为最好的心灵鸡汤。有了财富,又羡慕安闲;拥有健康,又奢求功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本是古训,但在现实面前,我们总是舍不得又放不下。
  还记得小时候读的童话故事里的渔婆,拥有了珠宝幻想房屋,拥有了房屋又渴望宫殿,到头来,一切成空。我们那时总是嘲笑渔婆的贪心,却不曾想自己现在也成了这样的小渔婆。
  别再沦陷在幻想的泥沼中!关注现实,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你会发现也许你的寻常正是别人求而不得的珍宝。
  拥抱生活,别让幻想吸走现实的光,拂去幻想的乌云,还生活一道明媚的阳光!
  [评析]
  本文剥茧抽丝,颇有见地。作者首先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剖析了柳宗元人生多舛、中年早逝的原因,逐层深入地指出“是感性的性格和‘学而优则仕’的主流价值观酿成了他命运的悲剧”;然后由唐代的柳宗元推及当今的芸芸众生,振聋发聩地指出“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与其整天幻想着去‘有我所爱’,倒不如现实地去‘爱我所有’”。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作者都能放出自己的深邃眼光,展开自己的理性思辨,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作者:邱冬梅,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函数与导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贯穿高中数学的主线,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难点.下面老师就函数与导数中的核心考点进行盘点,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例1(1)(2014山东卷理,3)函数f(x)=1(log2x)2-1的定义域为.  (2)已知函数y=log2[2x2-(m 3)x 2m]的值域为R,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1)欲使原函数有意义,则需(log2x)
第一节 单项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1. Although his wife was killed in the earthquake, he his sobs to rescue others.     A. showed off  B. c
一、填空題(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期刊
引例:我们知道,函数y=f(x)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函数y=f(x)为奇函数,有同学发现可以将其推广为: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点P(a,b)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函数y=f(x a)-b为奇函数.  (1)求函数f(x)=x3-3x2图象的对称中心;  (2)类比上述推广结论,写出“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轴成轴对称图形的充要条件是函数y=f(x)为偶函数”的一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目前我国世界遗产已达53处,历史文物更是______。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其背后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不可估量。本着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每个人都应担起责任,让文化遗产______不绝,让中华记忆______。  A.不计其数传承历久弥新  B.不计其数传递生生不息  C.目不暇
每年的高考,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小小说,成为高考作文中的亮点。它们以其篇幅短小、构思新颖、立意深远而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拂向沉闷已久的考场。  小小说,人称之“螺狮壳里做道场”,又称之“精巧记叙文”。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而小小说为记人叙事文中品位最高者;高考作文800~1000字,小小说也是千字篇幅,以少胜多,是最精悍的“美文”。可以说,小小说是同学们创造才情的最好表现。况且,从
摘 要:新学期即将开始,初一新生会带着新奇步入中学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学习和人际关系,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会存在诸多不适应,《道德与法治》课程如何促进初一新生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便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学科教师,需要悉心研究教材特点,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有力助推新生起跑。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一新生;有效教学  初一新生除了生理上的系列变化,心理及思想等方面也开始有了诸多
我们知道,函数的观点和方法既贯穿于高中数学的全过程,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所以函数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重点与热点.而导数是高等数学最为基础的内容,是中学数学必选的重要知识之一.由于导数应用的广泛性,可为解决所学过的函数问题提供更有效的工具或更一般性的方法,因此在高考中导数与函数“形影不离”.那么从高考命题角度看,函数与导数主要有哪些热点呢?  热点一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例1(1)(山东省烟台市20
到高考复习后期,同学们已经做了大量的习题,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经过系统的梳理与反思的过程,才能使得自己的解题能力有质的提升.下面老师通过对一道解三角形典型题的深入剖析来谈谈如何进行总结与归纳所学知识和方法.  例:如图,在△ABC中,cos∠BAC=13,AC=2,点D在线段BC上,且CD=2DB,AD=433,求AB的长.  一道习题在手,若能打开思维的窗扉,从各种角度去考虑,寻求不同的解题策略
一、比喻  比喻 (the figures of speech) 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句的运用司空见惯。正确使用比喻,可以使语言表达更为精准、生动、活泼,从而使信息的传递取得更好的效果。按照事物间本身的相似点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受者 (包括读者、听者) 产生联想,体味作者 (或讲话人) 文字中所蕴涵的感情色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