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形成认知结构是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基础
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是在白纸上画画,总要涉及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他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这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呢?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点连成线,以及用线织成网。根据地理知识的联系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多向联系。
所谓纵向联系是指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的归纳、演绎以及递进的联系。这种联系一般存在的范围较小,通常是章节知识内部之间的联系。
所谓横向联系是知识之间存在的类比以及相同和相异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的范围较为广泛,知识之间,不同章节知识之间都可能出现这种联系。
所谓多向联系是指从某一知识点出发找出与其相关的各个方向的知识,建立这种联系的难度较大,而且不同的教师、学生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然而只有建立起了这样的联系,才能将地理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这种联系也经常是地理考试中的解題思路。
二、促进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广泛迁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要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首先在课堂上就要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创设地理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基础性原则,就是说我们创设的问题情境不要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人总是首先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这样的问题情境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学生有较为丰富的背景知识,解决起来也相对简单。例如:在讲完地球的公转意义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大气的保温作用设计一台有玻璃箱的支架高度可调节的太阳能热水器,并将你这种设计与目前市场上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比较,说出有哪些优点。一开始有部分同学无法将一个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保温作用”的知识都迁移到这个“创作”中来,经过适当地指导学生们马上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多种方案,甚至激烈地争论起来。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确实激发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并在知识、技能迁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挑战性原则,也就是说我们所设计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讲应该是一种挑战,这个问题决不能让他一眼就看出答案,是要经过思考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用力跳够得着的果子不仅能使他体验到需要,而且能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可能,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兴奋,获得成功的快乐。
综合性原则,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不要怕涉及到其他学科或其他章节的知识,因为实际问题本身往往就是与多学科概念相关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也正是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之一。2008年的高考之所以要采取综合考试,也正是考虑到实际问题的综合性,所以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例如:荒漠化危害及成因分析;近年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难得的问题情境。
总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我们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符合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最重要的途径
心理学通常把学习过程划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教学必须经过这些阶段,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以及地理知识的性质和类别,还有教学目标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调节。只要教师按照这样思路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就会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自觉地去培养学生的能力。认知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对应了不同能力的培养,这里重点论述感知阶段和理解阶段的学科能力培养。
地理知识的感知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的最好时机。对地理知识的感知是教师们经常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大多是宏观和抽象的地理知识,教师往往将概念、原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没有经过学生的亲自感知,当然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也就无从培养。例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就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如果采用以下的实验,通过学生的亲手操作、观察和讨论,使其具体化,看得见、摸得着,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轻松掌握知识。拿一个地球仪,固定于讲台上。请学生上讲台实际操作观察地球仪围绕太阳(红灯)公转、围绕地轴自转的情况,然后自西向东匀速转动地球运行仪,观察地球自转的圈数与公转的圈数有什么差异,从而正确理解了“年”和“天”的概念。
总而言之,应该在地理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有自己理解认识的机会,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地理知识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河北省藁城市第二中学
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是在白纸上画画,总要涉及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他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这也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呢?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点连成线,以及用线织成网。根据地理知识的联系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多向联系。
所谓纵向联系是指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的归纳、演绎以及递进的联系。这种联系一般存在的范围较小,通常是章节知识内部之间的联系。
所谓横向联系是知识之间存在的类比以及相同和相异的关系。这种关系存在的范围较为广泛,知识之间,不同章节知识之间都可能出现这种联系。
所谓多向联系是指从某一知识点出发找出与其相关的各个方向的知识,建立这种联系的难度较大,而且不同的教师、学生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然而只有建立起了这样的联系,才能将地理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这种联系也经常是地理考试中的解題思路。
二、促进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广泛迁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要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首先在课堂上就要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创设地理问题情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基础性原则,就是说我们创设的问题情境不要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人总是首先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这样的问题情境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学生有较为丰富的背景知识,解决起来也相对简单。例如:在讲完地球的公转意义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大气的保温作用设计一台有玻璃箱的支架高度可调节的太阳能热水器,并将你这种设计与目前市场上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比较,说出有哪些优点。一开始有部分同学无法将一个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保温作用”的知识都迁移到这个“创作”中来,经过适当地指导学生们马上开始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多种方案,甚至激烈地争论起来。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确实激发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并在知识、技能迁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挑战性原则,也就是说我们所设计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讲应该是一种挑战,这个问题决不能让他一眼就看出答案,是要经过思考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用力跳够得着的果子不仅能使他体验到需要,而且能使他体验到成功的可能,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兴奋,获得成功的快乐。
综合性原则,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不要怕涉及到其他学科或其他章节的知识,因为实际问题本身往往就是与多学科概念相关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也正是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之一。2008年的高考之所以要采取综合考试,也正是考虑到实际问题的综合性,所以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例如:荒漠化危害及成因分析;近年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难得的问题情境。
总之,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我们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符合认知规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最重要的途径
心理学通常把学习过程划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教学必须经过这些阶段,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以及地理知识的性质和类别,还有教学目标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调节。只要教师按照这样思路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就会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自觉地去培养学生的能力。认知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对应了不同能力的培养,这里重点论述感知阶段和理解阶段的学科能力培养。
地理知识的感知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观察能力的最好时机。对地理知识的感知是教师们经常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大多是宏观和抽象的地理知识,教师往往将概念、原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没有经过学生的亲自感知,当然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也就无从培养。例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就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如果采用以下的实验,通过学生的亲手操作、观察和讨论,使其具体化,看得见、摸得着,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轻松掌握知识。拿一个地球仪,固定于讲台上。请学生上讲台实际操作观察地球仪围绕太阳(红灯)公转、围绕地轴自转的情况,然后自西向东匀速转动地球运行仪,观察地球自转的圈数与公转的圈数有什么差异,从而正确理解了“年”和“天”的概念。
总而言之,应该在地理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有自己理解认识的机会,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地理知识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河北省藁城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