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主题的情境既有趣,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能力,同时学会关注身边的地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文章以人教版“聚落”的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情境教学设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主题的情境既有趣,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能力,同时学会关注身边的地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文章以人教版“聚落”的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情境教学设计.
其他文献
PBL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基于PBL教学模式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性,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主动获取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教学立意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立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宽度、高度和深度.文章以《全民族浴血奋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的教学为例,对如何提炼教学立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发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此背景下,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对课堂各个环节的教与学进行评价,借助评价不断改进教与学,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及三者的良性循环.
近代对外战争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作为教科书国定的一次尝试,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编辑出版的“国定教科书”在近代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研究“国定教科书”中关于近代对外战争的编写处理,分析其编写方面带来的启示,对于现如今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初中历史课堂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合理设计课堂活动,对于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从学情出发,以课程标准为导向,科学规范地设计教学目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文章是观看两位优秀青年教师执教的《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后的随感.两位执教教师能基于学生的认知,将学生带回到历史的现场,让学生在逝去的历史时空中最大限度地探索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事实和真相.在核心素养当令的课改时代,课堂教学视角的转换其实也反映了教师教育认知的转变、教学方式的甄选和教育素养的展现.
文章以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出版的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中的“地球表面形态”为例,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就新旧教材的课文系统这一表层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专题教材课文系统在课文内容、表述形态方面变化显著.面对教材课文系统的新变化,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应注重“转变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栏目教学、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这四个方面,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也是高中地理教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读图、析图、用图是高中生必备的地理技能.文章以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对教材中的地理图像进行分类统计,并对各类地理图像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在实际教学中降低学生理解地理问题的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具备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以及综合思维等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文章基于旅游业发展与地理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结合乡土研学旅行资源,以周宁县苏家山为例,设计乡土研学旅行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对海洋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在海洋自然环境或相关真实情境下教学.而当前海洋地理课程资源有限,因此开发乡土资源开展海洋地理教学势在必行.文章基于乡土资源开发,采用野外考察的方法,以长岛海岸地貌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