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与生活是有机统一的。生活化教学是推动教育方式根本转变、让教育回归本真实质和真正目的、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鉴于数学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和小学生的认识和成长规律,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生活化教学的理念与方法,通过对生活情境的创设与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教学生活化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让教育回归本真的一种尝试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无法回避并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国内外教育家早已给出了郑重而深刻的回答。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可见,只有让教育回归生活,实现教育教学的生活化,我们才算是真正把握了教育的真谛。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要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即通过教师对日常生活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寻找数学和学习数学,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使他们能够从中体验到开心和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
布鲁纳认为:“学好一门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一门学科基本结构”,但这些基本结构都是抽象的、理性的概念化知识。数学虽然源于生活,但同时又高于生活,因为它是以抽象的概念来表达的,对小学生来说肯定是枯燥无趣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简单地讲,数学就是一种关于数量关系的科学。数量关系存在于那里呢?就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由于人类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当前主要是交换活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把小学数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数量关系概括为时间上的数量关系、空间上的数量关系和交换中的数量关系。于是,我们便可以从这三个基本角度开看如何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1.关于时间的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材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涉及到一系列关于时间的数量关系问题,如从最基本的认识钟表到类似于“两个水龙头,一个注水,一个放水,流量不同,多长时间也把水池注满?”和“两列火车相向(相对)而行,速度不同,多长时间两车相遇?”等看似“无聊”和“刁钻”问题等。
我们以“认识钟表”为例来说明。时间虽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却有抽象和神秘之嫌。因此,在小学生最初认识时间时,绝对不能抽象地就时间讲时间,而应从他们的生活讲起,如几点起床、几点刷牙、几点吃饭、几点去上学、几点放学回家、几点做完作业、几点洗刷、几点上床睡觉等,以“流水账”的方式帮其回忆一天的生活细节,然后进一步追问他们是怎么把握时间的?是靠父母?还是靠自己?愿不愿意以后自己来掌握时间?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2.关于空间的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空间问题的教学,点、线、面、体都有涉及,逐渐拓展深化。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关于学生对空间问题的认知要求并不高,并且空间问题也不像时间问题那样抽象,但由于面对的是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要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并非易事。
下面以关于“三角形的底和高”问题的教学为例来说明。由于小学数学教学只是要求学生对空间图形进行形象感知和初步认知,并不要求严格准确地把握定义内涵,因此,很多教材对空间形体的定义要么缺失、要么含混,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空间形体理解的困难和认知的偏差。人教版的教材倒是给出了明确严谨的定义,但现实教学中又不可能抽象地去讲定义。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度,既能充分让学生切实感知实际生活中的空间形体,又能从理论上讲清其本质特征,使学生一下子直接抓住要害实质。关于三角形的底和高,很多教材没给定义,完全靠教师在教学中的展现和引导,但如果教师展现和引导不完全、充分、甚至出现失误,那么,学生对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理解就是片面的。
3.关于交换的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交换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关系之一。在货币经济时代,这种交换关系表现为以货币为形式和中介的数量关系。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量涉及到这种货币交换关系,从对货币的认识到日常购物、银行、利率和股市等,无不与此相关。
三、正确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本是内容和形式、目的和手段、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统一,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这一深刻内涵并未真正得到全面理解和贯彻。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生活化就是要热闹化、轻松化和随意化,对小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不要板起面孔、循规蹈矩,越热闹越好。
生活化教学理念和实践的背后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的激活、培养和挖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去简单地“灌输”和“填鸭”,而是要把其作为一个自尊、自立和自主的平等主体去看待,在教师和学生对生活的探讨和发现中实现知识和身心的“双成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杰罗姆·布鲁纳.教育过程[M].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3]沈晖.浅谈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教学生活化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让教育回归本真的一种尝试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无法回避并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国内外教育家早已给出了郑重而深刻的回答。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认为:“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可见,只有让教育回归生活,实现教育教学的生活化,我们才算是真正把握了教育的真谛。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就是要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即通过教师对日常生活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他们的实际生活中,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寻找数学和学习数学,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使他们能够从中体验到开心和快乐,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
布鲁纳认为:“学好一门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一门学科基本结构”,但这些基本结构都是抽象的、理性的概念化知识。数学虽然源于生活,但同时又高于生活,因为它是以抽象的概念来表达的,对小学生来说肯定是枯燥无趣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简单地讲,数学就是一种关于数量关系的科学。数量关系存在于那里呢?就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由于人类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当前主要是交换活动)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把小学数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数量关系概括为时间上的数量关系、空间上的数量关系和交换中的数量关系。于是,我们便可以从这三个基本角度开看如何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1.关于时间的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材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涉及到一系列关于时间的数量关系问题,如从最基本的认识钟表到类似于“两个水龙头,一个注水,一个放水,流量不同,多长时间也把水池注满?”和“两列火车相向(相对)而行,速度不同,多长时间两车相遇?”等看似“无聊”和“刁钻”问题等。
我们以“认识钟表”为例来说明。时间虽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却有抽象和神秘之嫌。因此,在小学生最初认识时间时,绝对不能抽象地就时间讲时间,而应从他们的生活讲起,如几点起床、几点刷牙、几点吃饭、几点去上学、几点放学回家、几点做完作业、几点洗刷、几点上床睡觉等,以“流水账”的方式帮其回忆一天的生活细节,然后进一步追问他们是怎么把握时间的?是靠父母?还是靠自己?愿不愿意以后自己来掌握时间?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2.关于空间的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空间问题的教学,点、线、面、体都有涉及,逐渐拓展深化。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关于学生对空间问题的认知要求并不高,并且空间问题也不像时间问题那样抽象,但由于面对的是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要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也并非易事。
下面以关于“三角形的底和高”问题的教学为例来说明。由于小学数学教学只是要求学生对空间图形进行形象感知和初步认知,并不要求严格准确地把握定义内涵,因此,很多教材对空间形体的定义要么缺失、要么含混,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空间形体理解的困难和认知的偏差。人教版的教材倒是给出了明确严谨的定义,但现实教学中又不可能抽象地去讲定义。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好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度,既能充分让学生切实感知实际生活中的空间形体,又能从理论上讲清其本质特征,使学生一下子直接抓住要害实质。关于三角形的底和高,很多教材没给定义,完全靠教师在教学中的展现和引导,但如果教师展现和引导不完全、充分、甚至出现失误,那么,学生对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理解就是片面的。
3.关于交换的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交换关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关系之一。在货币经济时代,这种交换关系表现为以货币为形式和中介的数量关系。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量涉及到这种货币交换关系,从对货币的认识到日常购物、银行、利率和股市等,无不与此相关。
三、正确理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本是内容和形式、目的和手段、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统一,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这一深刻内涵并未真正得到全面理解和贯彻。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生活化就是要热闹化、轻松化和随意化,对小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不要板起面孔、循规蹈矩,越热闹越好。
生活化教学理念和实践的背后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的激活、培养和挖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去简单地“灌输”和“填鸭”,而是要把其作为一个自尊、自立和自主的平等主体去看待,在教师和学生对生活的探讨和发现中实现知识和身心的“双成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杰罗姆·布鲁纳.教育过程[M].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3]沈晖.浅谈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