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义认知角度的翻译技巧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hahawoti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行语言翻译过程中需要遵从一定的技巧,这样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并强化翻译的整体效本文从语义认知角度对传统翻译技巧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和总结翻译技巧。
  【关键词】翻译技巧;语义;认知
  【作者简介】张建花,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传统翻译技巧的消极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需要以语义认知作为理论基础,从这一视角出发对翻译技巧进行分析,从而形成全新认识并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一、语义认知主要观点概述
  1.经验观与概念观。语义基于经验感知是语义认知的核心观点。原始人类最先认识的是自己的身体,然后是周围的空间,因此身体和空间的概念构成了人类语言概念的基础,例如我们在描述一座山的时候,我们的语言会自然而然的把身体和山体对应起来,我们称山的顶部为山头,山的中部为山腰,山的底部为山脚。
  概念观在经验观的基础上形成,主要观点是:语义即概念,概念来源于经验。
  2.百科观与原型观。从经验观和概念观可以得知,语义的主要来源不是客观世界,而是人类内心,语义不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心境的反应。百科观的主要观点就是认为语义应该放在主观认知结构中去解释,而人类的认知结构与生长环境、知识背景、人文因素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语义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百科式的理解。语义是十分丰富的,必须放在整体的语境中进理解。
  原型观认为,一组类似概念组成一个范畴,理解范畴的根源是原始的、清晰的样本,这种原始的、清晰的样本就是原型。原型是理解语义的一个参照点,语义围绕原型呈现动态性和相对性。
  3.意象图式观与隐喻观。概念与范畴形成的思维路径即为意象图式,当一个概念的形成依赖另外一个概念的隐喻时,意向图式就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在理解语义时,会自觉不自觉的受到意向图式的引导与限制。人类利用概念完成的一系列推理正是靠着意象图式完成的。
  隐喻观认为隐喻是概念之间映射的关键途径,隐喻也是人类的思维的基础。
  二、传统翻译技巧分析
  所谓传统翻译技巧,其实就是我国翻译界长期实践以来积淀下的翻译技巧,比较常见的翻译技巧包括合词译法、增减词汇法等。翻译技巧的使用提高了翻译的速度和质量,在以往翻译过程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但是,传统翻译技巧更多的是立足于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对比,因此依赖于传统翻译技巧完成的翻译,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翻译,应该是依赖于语言思维,通过第一反应完成翻译,让翻译的内容真正的触及语义本质精髓。
  传统翻译技巧适用的情景,是对文字的直译,这样的翻译往往有很强的翻译痕迹,这是因为,一般人们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仍然用母语的心理表征来完成语义的匹配,翻译就成了概念含义的搬运工,可想而知,这样的翻译对原文的依赖性非常高。而对原文的依赖性高,就会导致语言障碍的产生,致使翻译效果的下降。因此,要想完成高质量的翻译,就需要翻译者突破传统翻译方式,跳出传统翻译技巧带来的思维束缚,不再受到语言形式的禁锢,而是立足语义,完成高质量的翻译。这就要求,在对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淡化文字的含义,引导翻译者关注语言的内在意义,基于内在意义完成表达。
  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翻译技巧在翻译者初学翻译时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当需要翻译者深入了解语言内在含义,忘掉语言形式,自由顺畅表达时,传统翻译技巧就会形成翻译思维的累赘,让翻译者难以突破。翻译者的本质工作,就是原汁原味的呈现语言的内在含义和想要表达的思想。只有打破传统翻译技巧的束缚,才能重新审视语言的真正含义,才能提高翻译的水平和层次。
  三、基于语义认知的翻译技巧
  1. 抽象以及具体译法。具体译法是指在翻译中,面对抽象内容,通过具体语言进行翻译。具体译法可以消弭语言不同,最大化的表达了语言的原本含义,防止出现较大的偏差。基于语义认知理论,我们可以把语言的含义进行划分,首先是语言层面,主要针对语法句式而言,其次是内涵层面,主要针对语言的外延,即言外之意,更深层次的语言含义。
  2.增减词译法。在传统翻译技巧中,增減词译法更多的是为了在形式上保持句子的完整,或者是出于语法的需要,增加主语、谓语等成分。当然,有时候为了将原文的含义更完整的表现出来,也会为了让译文更加符合当前的文化背景而增减词语。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使得翻译过程中很难在语言表达规律上保持完全一致。但是,基于语义认知理论,翻译应该是对原文真实意义的表达,不是对语言表面含义的照搬,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词语的增减对翻译本身完全没有影响。事实上,基于语义认知理论的增减词译法认为,只要是为了表达语言的核心含义,完全可以独立化翻译,即完全可以自由使用原文的词语进行翻译。因此,在语义认知理论看来,增减词译法的本质在于抛开原文,实现直达语言深层含义的翻译。这样一来,就可以挣脱原文词语对译文带来的束缚,翻译过程不再考虑原文单个词语的含义和词与的数量,而是做到让译文在自我语境中行云流水。
  总之,虽然传统翻译技巧有着一些有价值的成分,然而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利用语义认知理论探索和总结新的翻译技巧,让翻译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荣宝,彭聃龄,李嵬.双语者第二语言表征的形成与发展[J].外国语,2000,(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加速,英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所以,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的发展在促进我国人民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如何促进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就成为了初中英语教学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英语;初中教学;发展现状;解决策略  【作者简介】顾岩,胶州市第十九中学。  目前我国各类学校都把英语学习视为重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将 “以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课程思政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处于探索阶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难免出现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僵化结合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从培养教师思政意识、深挖教材思政内涵、选取“情景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既教法,这三个方面完善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育
Learning high school English is crucial. It not only helps to improve one’s English performance, but also help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globalized society. It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student
【摘要】新课程课堂教学更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留白”,让学生“消化”英语,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一次无意识留白的启示、教学留白的含义、功能、策略及其注意点这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留白;探究;体验;品味;回味  【作者简介】邱裕琴,常州市翠竹中学。  一、一次教学中无意识
【摘要】林语堂是我国近代知名的翻译家与作家,其所翻译的诗歌深受外国读者的欢迎,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葬花吟》《红楼梦》中最为经典的诗歌之一,林语堂在翻译《红楼梦》时也对《葬花吟》进行了翻译。林语堂所翻译的《葬花吟》不仅保留了原文的基本形式,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意蕴。因此,本文以《葬花吟》为例对林语堂的翻译风格进行了研究,对林语堂以及《红楼梦》进行了介绍,并综述了林语堂的翻译观,最后从形式
【摘要】任务型教学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利用教材组织话题、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设计能引导学生完成语言目标的任务或活动。本文将结合一节阅读课的教学设计,谈谈任务型教学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陈燕,南京外国语学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9B 第一单元Moving to Mars。
【摘要】英汉反事实句作为条件句中的重要句型,引发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反事实句中的异同,研究发现英汉反事实句在假设条件的时态标记及条件从属词的选择上存在差异,而在条件句的语气心理空间和语义对等上有相同点,正是此类差异为母语是汉语者习得英语反事实句造成困扰。本研究发现对二语习得领域中母语为汉语者如何进行英语反事实句习得及对英语反事实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反事实句
【摘要】实施英语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高中英语分层教学背景下低学业水平学生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帮助他们在原来学业基础上获得提升,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英语;低学业水平;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张延,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根据“因材施教”理念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近年来我校在英语学科进行了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索,对2016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拟从听前导入、听中理解和听后巩固三个环节进行探索,设计听力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师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听力微技巧,进一步提高其英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图式理论;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张淑婷(1990.07- ),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六鳌中学,二级教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初中英语。  一、引言  听
【摘要】知识或可言传,德行需得身教。教师承担着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更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学校德育特色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一所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力。以学校校本研究为载体,是形成和发展学校德育特色的重要途径。校本研究这项德育工程需要多方的参与和协作,构建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参与的研究团队是学校打造德育特色的首要任务。教书育人,教师最终的教育成果体现在学生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