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胎儿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_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全基因组水平分析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胎儿(multicystic dysplastic kidney,MCDK)的遗传学病因。

方法

选取产前超声提示MCDK伴或不伴其他肾外异常的胎儿样本72例进行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对其中部分病例进行基因组DNA检测,应用ChAS软件和相关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3例(4.2%)胎儿核型结果异常。在69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正常的胎儿中,对30例(43.5%)胎儿进行了CMA检测。CMA在5例(16.7%)胎儿中检出了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分别为17q12微缺失综合征、Williams-Beuren综合征、4q35.2微缺失、22q13.33微重复和1p33微重复。对比DECIPHER及OMIM数据库分析,其中22q11区的PEX26基因、7q11.23区的FKBP6基因、22q13.33区的ALG12TUBGCP6基因以及1p33区的CYP4A11基因为新发现的MCDK候选基因。

结论

CMA可显著提高MCDK胎儿遗传学病因的检出率,不仅能够确定G显带核型分析所发现的异常片段来源、长度以及性质,还能够检测G显带核型分析所无法识别的微缺失/微重复,同时还能发现新的候选基因,为MCDK胎儿的产前诊断、咨询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对81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DMD/BMD)患者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探讨中国河南人群DMD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收集81例无亲缘关系DMD/BM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对患者DMD基因进行外显
期刊
目的检测1个重型血友病A(hemophilia A, HA)患者家系凝血因子Ⅷ基因(F8)的突变情况,明确F8基因的突变类型,为家系提供遗传咨询。方法联合应用反向转变PCR(inverse-shifting PCR, IS-PCR)、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 dependent pro
目的阐明MT-ND1 m.3635G>A导致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LHON)的发病机制。方法比较对照组和携带者组之间以及对照组和病例组之间永生淋巴细胞系的呼吸链复合体酶活力、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合成和氧消耗速率。结果通过对携带者组、病例组与对照组永生淋巴细胞系的线粒体功能进
目的确定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家系的PKD1基因突变。方法用测序方法检测先证者PKD1基因,并验证家系中其他成员及40名正常对照,再用反转录-PCR技术检测相应的mRNA序列的变化。结果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家系中5例患者均发生PKD1基因c.8791+1_8791+5delGTGCG(IVS23+1_+5delGTGCG)突变,mRNA序列分析证实该突变造成该基因mRNA的第23外显子3′端插
目的分析4例Rh血型弱D型变异体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RhD、C、c、E、e抗原表型,通过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确认样本RhD血型表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RHD基因合子型,并对RHD基因的全部10个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子序列测序分析。结果4例样本RhD血清学检测均为弱阳性。RHD基因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1号样本第1外显子第17位碱基C>T变异,2号样本第1外显子第29位碱基G>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