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校本教研;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中图分类号〕 G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
(2011)02(A)—0027—01
在中小学,“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渐入人心,成为研究型教师是大多数从教者的追求。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学存在着日常教学的“去研究化”和教师研究的“去教学化”,教学与研究日益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新课程呼唤学者型教师、科研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的锻造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校本教研,切实地实现日常教学的研究化和教师研究的教学化。
1.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也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它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反思对象,通过前瞻性、批判性的反思来剖析、矫正和完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行为和理念,不断提升教学实践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认识。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教研的过程。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众多研究表明,自我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反思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实践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指向于未来教学;第二阶段,在实践中反思,指向于当前教学,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第三阶段,在实践后进行反思,指向于过去教学,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师只要坚持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就会形成一种“自省式专业化模式”。
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使教师学会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和研究自我,使研究的意识和态度成为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一部分,使教师学会自我更新。一是养成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己对时代变化、学生状态和教育变革的敏感性和研究兴趣;二是清理头脑中的传统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使新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实现统一;三是具有探索、创造的勇气,反思自身的改革实践;四是形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自觉性,练就教学改革和班级建设所需要的新的基本功。
2. 同伴互助,共同改进与建立新的教育技能
校本教研强调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主动地与教学伙伴进行合作性的切磋与探讨,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究问题。首先,与同课程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同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相似,教学进度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基于教师不同禀性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因而,同课程教师在教学问题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及时交流在备课、作业及教学进程中的信息与问题,掌握教学信息的前沿性知识,使教学信息为同年级的学生所共享,扩大教学对象的覆盖面。同课程教师之间基于校本教研的学习要树立正确的心态,不能有意回避有效的经验,只从形式上应付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教学成熟不是模仿的,只有所有同课程教师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不断交流,才能在集体中获益,促进共同发展。其次,与不同课程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如果同课程教师主要偏向于教学内容的话,那么不同课程的教师更多是方法的交流。
3. 专业引领,激起指导教学实践的热情
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采用结对子、研讨等形式给普通教师以帮助和指导,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现身说法,为教师树立身边的榜样,因为这些教师的经历对普通教师来说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运用于教学实践。其次,专业教研人员的引领。专业教研人员要改变书斋式研究,关注实践,深入学校,切实给中小学提供有效指导,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教师积极地投身于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之中,而专业引领恰恰是校本教学研究的源头活水,专业引领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引导教师概括化地思考教育教学实践当中的某些问题,他们适时的点拨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成效,化解了教师思维认识上的许多障碍,正是这种专业引领,促使教师共同成长。
编辑:练堂波
〔中图分类号〕 G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
(2011)02(A)—0027—01
在中小学,“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渐入人心,成为研究型教师是大多数从教者的追求。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小学存在着日常教学的“去研究化”和教师研究的“去教学化”,教学与研究日益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新课程呼唤学者型教师、科研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科研型教师的锻造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校本教研,切实地实现日常教学的研究化和教师研究的教学化。
1.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也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它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反思对象,通过前瞻性、批判性的反思来剖析、矫正和完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行为和理念,不断提升教学实践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认识。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教研的过程。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众多研究表明,自我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反思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实践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指向于未来教学;第二阶段,在实践中反思,指向于当前教学,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第三阶段,在实践后进行反思,指向于过去教学,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师只要坚持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就会形成一种“自省式专业化模式”。
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使教师学会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和研究自我,使研究的意识和态度成为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一部分,使教师学会自我更新。一是养成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己对时代变化、学生状态和教育变革的敏感性和研究兴趣;二是清理头脑中的传统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并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使新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实现统一;三是具有探索、创造的勇气,反思自身的改革实践;四是形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自觉性,练就教学改革和班级建设所需要的新的基本功。
2. 同伴互助,共同改进与建立新的教育技能
校本教研强调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主动地与教学伙伴进行合作性的切磋与探讨,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究问题。首先,与同课程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同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相似,教学进度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基于教师不同禀性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因而,同课程教师在教学问题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及时交流在备课、作业及教学进程中的信息与问题,掌握教学信息的前沿性知识,使教学信息为同年级的学生所共享,扩大教学对象的覆盖面。同课程教师之间基于校本教研的学习要树立正确的心态,不能有意回避有效的经验,只从形式上应付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教学成熟不是模仿的,只有所有同课程教师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不断交流,才能在集体中获益,促进共同发展。其次,与不同课程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如果同课程教师主要偏向于教学内容的话,那么不同课程的教师更多是方法的交流。
3. 专业引领,激起指导教学实践的热情
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创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采用结对子、研讨等形式给普通教师以帮助和指导,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现身说法,为教师树立身边的榜样,因为这些教师的经历对普通教师来说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运用于教学实践。其次,专业教研人员的引领。专业教研人员要改变书斋式研究,关注实践,深入学校,切实给中小学提供有效指导,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教师积极地投身于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之中,而专业引领恰恰是校本教学研究的源头活水,专业引领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引导教师概括化地思考教育教学实践当中的某些问题,他们适时的点拨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成效,化解了教师思维认识上的许多障碍,正是这种专业引领,促使教师共同成长。
编辑:练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