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作为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提供的素材,仅仅用好教材,已不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充分挖掘教材可利用资源,进行二度开发,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素养。下面,笔者以苏教版三下《解决问题策略——从问题出发》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挖掘教材;教學案例
一、 画图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画线段图是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思考策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启迪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策略——从问题出发》就是从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开始,在引导学生画的过程中,体会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出示情境图,从图上你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说出:每条裤子48元,还有上衣,但不知价格是多少。
老师顺势出示: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
我们可以用一段线段表示裤子的价格,出示上衣的价格该如何表示。
学生根据信息,推理出上衣是裤子的3倍,所以要画3个裤子这么长。
条件都有了,问题你会表示吗?学生看图自然明白一套衣服的价格就是上衣与裤子的总和,将两段合起来就是一套衣服的价格,在图上用括线加问号表示即可。
这时,老师适时遮住题目,只留下线段图。“现在不看题目,只看线段图,你知道什么?”
学生自然明白:线段图与文字表达的意思一样。“比较这两种表达方式,你有什么感受?”线段图更加简洁,通过比较感受数学就是一门讲究简洁的学科。老师及时渗透数学学科特点——简洁,激发学生爱上这门简洁的学科。因为图形比文字简洁,所以学生容易一下子就抓住数量关系。要求一套衣服多少元,先求什么?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思考,先要求出上衣多少元,再求出一套衣服多少元,从图文呈现到线段图,学生也从感知、感受到感悟,学生的思维从直观到抽象,产生质的飞跃。
二、 转换条件,引导学生探索
例题中已知条件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使用两次,虽然跟以往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不一样,但借助线段图来解答并不难。为了激发孩子思考,拓展孩子的思维,解决完此题后进行了改编,将问题与已知条件进行转换。已知条件裤子48元改成问题“裤子多少元?”原来的问题“一套衣服多少元?”改成已知条件“一套衣服192元。”另一个已知条件“上衣是裤子的3倍”不变。改编后的题目:“一套衣服192元,上衣是裤子的3倍,裤子多少元?”线段图需要改动吗?同样的线段图,只是将问号改成192元,裤子48元改成?元,改线段图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
师:新的题目你们会吗?
生1:我会,用192除以4。
生2:对,只是他少了一步3加1。
生3:3 1不写,就不知道4是怎么来的。
生4:48乘3加1。
师:48应该乘3加1的和。
由于还没学习小括号的知识,所以我强调3加1的和。
师:说得真好!孩子们,数学虽然是一门讲究简洁的学科,但每一步都要来源,都要有根据。
教师要抓住契机,适时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缜密。解决问题由一般到典型的转换,需要老师充分挖掘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探寻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指明方向,放手学生创编
教材的应用和挖掘是不是到此结束了呢?其实不然,还有深入挖掘的空间。不过,已不再是老师挖掘,而是放手让学生接受挑战。老师给学生指明方向,放手学生去创编,让学生成为使用教材的主人。
出示原题:裤子48元,上衣是裤子的3倍,一套衣服多少元?有了前面的解题基础,学生对裤子与上衣的数量关系清晰明了。提出要求指明方向:一套衣服多少元就是求上衣与裤子的和,你能提出求它们差的问题吗?学生是有求必应,立马提出“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继续改动线段图,理解题意。
同样有的学生先求上衣的价格,再求上衣比裤子贵的元数。有的学生一眼看出贵的部分就是裤子的2倍,直接用48乘2求出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2是怎么来的?学生理解:上衣是裤子的3倍,裤子是1份,上衣就是3份,上衣比裤子多2份。整个过程学生解决起来很顺畅,自信满满。刚刚改编的是“和倍问题”,你能改编成“差倍问题”吗?由于老师不再介入,直接放手,部分学生可能觉得有难度,所以需借助同学的力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交流,利用学习共同体完成,效果更佳。经过讨论交流,学生根据前面改编“和倍问题”的经验,很快改编出“差倍问题”:“一套衣服上衣的价格是裤子3倍,上衣比裤子贵96元,裤子多少元?”根据题意改编线段图,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
借助线段图,学生一眼看出96元是裤子的2倍,直接用96除以2就可求出裤子的价格。为什么除以2?学生解释:裤子是1份,上衣是3份,上衣比裤子多2份,也就是多96元,96除以2得出一份的价格,也就是裤子的价格。至此,“差倍问题”学生解答起来也是水到渠成。
不论是改编成“和倍问题”还是改编成“差倍问题”,都是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开发和创编。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发掘可利用资源,知识拓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深度参与陶醉其中,深度思考融会其中,深度引领感悟其中。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波.深度学习,挖掘学生潜能[J].江西教育,2017(33).
作者简介:
张爱芬,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关键词:深度学习;挖掘教材;教學案例
一、 画图分析,理解数量关系
画线段图是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思考策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启迪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策略——从问题出发》就是从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开始,在引导学生画的过程中,体会数量关系,理解题意。
出示情境图,从图上你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说出:每条裤子48元,还有上衣,但不知价格是多少。
老师顺势出示: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
我们可以用一段线段表示裤子的价格,出示上衣的价格该如何表示。
学生根据信息,推理出上衣是裤子的3倍,所以要画3个裤子这么长。
条件都有了,问题你会表示吗?学生看图自然明白一套衣服的价格就是上衣与裤子的总和,将两段合起来就是一套衣服的价格,在图上用括线加问号表示即可。
这时,老师适时遮住题目,只留下线段图。“现在不看题目,只看线段图,你知道什么?”
学生自然明白:线段图与文字表达的意思一样。“比较这两种表达方式,你有什么感受?”线段图更加简洁,通过比较感受数学就是一门讲究简洁的学科。老师及时渗透数学学科特点——简洁,激发学生爱上这门简洁的学科。因为图形比文字简洁,所以学生容易一下子就抓住数量关系。要求一套衣服多少元,先求什么?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思考,先要求出上衣多少元,再求出一套衣服多少元,从图文呈现到线段图,学生也从感知、感受到感悟,学生的思维从直观到抽象,产生质的飞跃。
二、 转换条件,引导学生探索
例题中已知条件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使用两次,虽然跟以往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不一样,但借助线段图来解答并不难。为了激发孩子思考,拓展孩子的思维,解决完此题后进行了改编,将问题与已知条件进行转换。已知条件裤子48元改成问题“裤子多少元?”原来的问题“一套衣服多少元?”改成已知条件“一套衣服192元。”另一个已知条件“上衣是裤子的3倍”不变。改编后的题目:“一套衣服192元,上衣是裤子的3倍,裤子多少元?”线段图需要改动吗?同样的线段图,只是将问号改成192元,裤子48元改成?元,改线段图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
师:新的题目你们会吗?
生1:我会,用192除以4。
生2:对,只是他少了一步3加1。
生3:3 1不写,就不知道4是怎么来的。
生4:48乘3加1。
师:48应该乘3加1的和。
由于还没学习小括号的知识,所以我强调3加1的和。
师:说得真好!孩子们,数学虽然是一门讲究简洁的学科,但每一步都要来源,都要有根据。
教师要抓住契机,适时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缜密。解决问题由一般到典型的转换,需要老师充分挖掘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探寻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指明方向,放手学生创编
教材的应用和挖掘是不是到此结束了呢?其实不然,还有深入挖掘的空间。不过,已不再是老师挖掘,而是放手让学生接受挑战。老师给学生指明方向,放手学生去创编,让学生成为使用教材的主人。
出示原题:裤子48元,上衣是裤子的3倍,一套衣服多少元?有了前面的解题基础,学生对裤子与上衣的数量关系清晰明了。提出要求指明方向:一套衣服多少元就是求上衣与裤子的和,你能提出求它们差的问题吗?学生是有求必应,立马提出“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继续改动线段图,理解题意。
同样有的学生先求上衣的价格,再求上衣比裤子贵的元数。有的学生一眼看出贵的部分就是裤子的2倍,直接用48乘2求出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2是怎么来的?学生理解:上衣是裤子的3倍,裤子是1份,上衣就是3份,上衣比裤子多2份。整个过程学生解决起来很顺畅,自信满满。刚刚改编的是“和倍问题”,你能改编成“差倍问题”吗?由于老师不再介入,直接放手,部分学生可能觉得有难度,所以需借助同学的力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交流,利用学习共同体完成,效果更佳。经过讨论交流,学生根据前面改编“和倍问题”的经验,很快改编出“差倍问题”:“一套衣服上衣的价格是裤子3倍,上衣比裤子贵96元,裤子多少元?”根据题意改编线段图,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
借助线段图,学生一眼看出96元是裤子的2倍,直接用96除以2就可求出裤子的价格。为什么除以2?学生解释:裤子是1份,上衣是3份,上衣比裤子多2份,也就是多96元,96除以2得出一份的价格,也就是裤子的价格。至此,“差倍问题”学生解答起来也是水到渠成。
不论是改编成“和倍问题”还是改编成“差倍问题”,都是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开发和创编。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发掘可利用资源,知识拓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深度参与陶醉其中,深度思考融会其中,深度引领感悟其中。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波.深度学习,挖掘学生潜能[J].江西教育,2017(33).
作者简介:
张爱芬,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