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人才培养谈中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人才培养教育被列为当前中职人才教学工作的重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中职德育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与普通中职教育存在一定差异,中职教育侧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强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
  创新是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源动力,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核心。创新学习就是培养学生主动性、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创新是一种心理历程,包含了四个阶段。准备期: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搜集和准备相关资料,并初步尝试着去解决问题;酝酿期: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或疑惑时,暂时放下这些,放松心情,这时潜意识仍在思考解决问题方案;豁朗期:突然顿悟,涌现出灵感,了解问题解决之关键;验证期:试验及实行方案,检验是否能够实现。要把学生培养成创新人才,首先需要引导他们开展创新性学习 。
  一、教学的创新理念
  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对事物的领悟能力的强弱,一个人的目标需求体系素质水平如何,对其创新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并非完全由创新主体所决定,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制于外部环境状况。如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大家的目的取向不一致,那么每一个成员的目标需求体系的驱动作用就可能受到抑制而不能正常发挥其应有的创新能力。相反,如果大家的目的取向比较一致,就可能使每一个成员的目的驱动作用得到加强。在一个群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是其他成员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体制、制度人手,理顺所有成员的利益关系,使大家的目标需要趋向一致,才能使每位成员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职业是高尚的职业,这是社会赋予理想化师德的神圣起点。由于教师在人们心目中被定格为“道德的化身”,因此对师德的要求似乎怎样高也不过分。
  二、中职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创新能力是中职教育思想变革的必然要求
  培养创新能力人才是中职教育管理中的基本职能。加强中职教育人才监督,指导与服务必须到位,这是新形势下对中职教育人才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中职教育人才监督职能的延伸,对强化中职起着“软着陆”的作用。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中职教育人才督是新形势下应坚持的中职管理对策之一。长期的中职管理实践证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教育培养的发挥,离不开指导与服务。只有人才培养,没有创新能力指导与服务,容易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形成对立的关系,不能调动各方面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教育培养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中职统—培养创新人才管理的职能。
  (二)培养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质量人才的要求
  加强服务,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从理论上讲,高质量人才与创新能力是一致的,但就具体的问题而言,高质量人才对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限制和要求。从这一点上讲,培养创新能力人才和高质量人才往往发生冲突和矛盾,二者之间又似乎是对立的。如何消除人们偏见和错误认识,变对立为统一的关系,加强中职教育是必要的,加强培养创新能力工作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要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意识,通过中职管理消除对立、转化矛盾。
  三、中职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教育的创新
  (一)创新能力要在实践学习中培养
  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每个人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创新训练而被激发出来。创新欲望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强心剂”的作用。创造力是离不开实践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有着特殊重要作用。学生除了学习固有的书本知识之外,还要重视动手能力、实验技能的学习。因为在实践过程中,有机会验证所学到的理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中发现问题,促使我们用更积极的态度去寻求解答 。
  (二)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课堂的知识传授只是“授人以鱼”,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要学会“渔”。21世纪需要的是应用型、实践型、创造型的人才,而学生要完成从受“鱼”到会“渔”的转变,必须通过大量的如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训、校园文化活动等来培养这种能力。
  (三)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正确地理解知识与创新的关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与知识容量的多少有关,还要看知识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多的知识增长点。最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和能力能否在他身上有效内化为素质。基础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作支撑,最终只能流于空想。另一方面也不能过度强调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否则所学的将成为缺乏生命力的僵化的知识。
  一切创新活动,都起源于创新性的思考,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并贯穿于创新活动的始终。研究发现,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敏锐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等五种特质。所谓创新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方法的学习活动。
其他文献
本文就新课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针对学生语言习得的特点,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词汇教学策略进行一些阐述。认为英语教学工作者非常有必要不断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重视教学中词汇记忆与学习策略的指导,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引言  Zimmerman(1997)称词汇为语言的核心;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曾经说过:“Without grammar little
期刊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技能,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
期刊
谈到历史知识的识记有很多学生就头疼,记不住记不准,认为自己没天赋,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的确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特点,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头绪万千,涵盖的知识量十分庞大复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住较多的历史知识?这个难题不仅困扰着莘莘学子而且也是老师想方设法要解决的。面对困难既不能逃避也不可以硬撞,得跳到圈外看看想想,多花时间读书固然是重要的,但读书还得讲个法,因为万事万物都有法,都有其内在规律性,既然
期刊
孩子的发展是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如何教育孩子则是老师们不可忽视的责任。教育孩子,除了教给他们知识外,还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受益终生,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专家研究表明,3至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因此小学阶段是培
期刊
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写景作文 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要描写景物,有的片断练习要写景物;春游、秋游等各种游记要写景物;有的命题习作也要求描写景物。但有的同学在平时的习作中,遇到景物描写时,往往一写到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鸟语花香”;一写到鲜花总是“张开了笑脸,风一吹,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散发着阵阵清香”。要么就是说空话,什么“这里的景色多美啊!”“眼前的美景太迷人啦!”那么,如何写好景物呢?我认为最
期刊
一、分析幼儿哭闹的原因  金色九月来临时,安静了两个月的校园又呈现出勃勃生机。看,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背着书包走进知识的海洋。此时,幼儿园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小班教室了—有的幼儿当他被父母抱进幼儿园时,刚刚还笑容满面一下子便变了脸,拉着父母往外走,不愿呆在幼儿园里;有的幼儿当家长踏进教室门时便紧紧搂着家长的头又哭又闹,死活不愿进门;有的幼儿一离开家门知道是要上幼儿园就一路挣扎又哭又闹,家长没办法只好换条
期刊
一、考试大纲解析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要求是:  能力类型能力层级具体要求  理解B一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二是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三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四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C五是筛选文中的信息。  六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七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E八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
期刊
小学毕业班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工作,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的动力,是宣传提升学校知名度的窗口工作。因此,学校对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生活问题都非常关心和重视。作为家长也对即将毕业的子女给予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考上重点中学,进入重点班级。把毕业班当做家庭重点保护的对象,不断给他们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就职演说中指出,要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路径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要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来实现。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的中国梦扎根于校园,我希望我们的校园是绿色的校园,人文的校园,文明的校园,和谐的校园,全体老师因为自己教育的梦想而激情澎拜,全体学生因为未来的理想而斗志昂扬。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
期刊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此观点的提出,在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都认识到了终生学习的重要性,并激起了一阵学习的浪潮,然而,学习的方法、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况且,在当今这种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是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及知识更新的速度的。我个人认为,终生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