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计算机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生掌握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的课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下几点以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中学;教学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对现在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当今的现状,中学计算机教育只有摆正位置,坚持立足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的配置两个方面,才能适应现代化计算机教育的需要。只有坚持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要求的人才,使学生具备有利于终身教育和发展的基础。这也是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意义所在。
一、制约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因素
(一)对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我所在的学校属于西部偏远山区,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家长的思想还比较落后。再者由于计算机课程不是高考科目,受应试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影响,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电脑是“不务正业”,学会电脑就是玩游戏,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部分开课的学校领导对计算机课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使计算机课程的课时难于得到保障,甚至有些学校认为计算机课作为一门辅课、“摆样子”课,随时受到其它“主”课,例如数、理、化等课的排挤。
(二)受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影响较大,专业师资队伍不完善
受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影响,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计算机设备档次较低,计算机技术发展又非常迅速,教材的有些内容没有考虑到不同学校老师和硬件条件的差异,致使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计算机教师的业务水平跟不上。再加上没有建立必要的培训进修和学习机制,因此,导致一些计算机老师认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做到学生会用就行了,认为计算机仅仅是一种工具,没有必要进行专业化教育,专业教育是大学的事情。计算机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长期以来受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采用灌输式和讲解式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注重实践、操作的特点。
二、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认识,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对计算机教育的思想意识和教育理念直接决定了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应坚持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为先导,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工作会议、研讨会、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各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以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改变家长对计算机教育的误解。全面强化全民及中小学生的信息意识,切实形成计算机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思想观念。
(二)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虽然计算机教育师资队伍的待遇和地位不断改善,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师资培养培训制度正在形成。但由于各地经济水平不一、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软件硬件配备、师资力量水平、课程安排、学生自身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别较大,以及部分教育行政领导对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重视程度和认识不够。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计算机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一部分老师所具有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难以适应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计算机教师的来源是近几年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虽然计算机知识结构较扎实,但教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还有待提高。因此,应逐步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创建计算机教学教研组织,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多组织和参加计算机教学的培训和学习等。要加强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系统建设,对照其它相关学科的成果,根据计算机课程的特点,系统、全面地进行计算机课程与教材理论研究;建立符合计算机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估手段;结合各地区实情构建的中小学计算机教材体系与课程结构,这是摆在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当务之急。
(三)培训先行,开发优先,理论创新,注重实践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门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现实中借鉴的经验并不多,现在的中小学教学中急需开发研制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能够符合教育教学特点的、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能够允许发挥学科教师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的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多媒体工具型、资料型的软件。然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具有更新周期短,发展迅速的特点。因此,如果想要使计算机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进程,就要认真研究、调查;大胆推进和试验,努力做到软件、硬件的协调发展,特别要坚持培训先行,坚持软件开发优先。
(四)传统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抓好教学过程不马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根据教授对象的不同特点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所备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操作性实例,通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整的认识,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备课。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计算机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尽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步骤,再让他们去练效果更好。课堂上注意学生的兴趣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劲,营造融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对差次不齐的学生采用快慢教学方式,对学困生多辅导,多鼓励学生多问。对那些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多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关键词:计算机;中学;教学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对现在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当今的现状,中学计算机教育只有摆正位置,坚持立足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的配置两个方面,才能适应现代化计算机教育的需要。只有坚持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才能培养符合二十一世纪要求的人才,使学生具备有利于终身教育和发展的基础。这也是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意义所在。
一、制约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因素
(一)对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我所在的学校属于西部偏远山区,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家长的思想还比较落后。再者由于计算机课程不是高考科目,受应试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影响,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电脑是“不务正业”,学会电脑就是玩游戏,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部分开课的学校领导对计算机课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使计算机课程的课时难于得到保障,甚至有些学校认为计算机课作为一门辅课、“摆样子”课,随时受到其它“主”课,例如数、理、化等课的排挤。
(二)受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影响较大,专业师资队伍不完善
受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影响,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计算机设备档次较低,计算机技术发展又非常迅速,教材的有些内容没有考虑到不同学校老师和硬件条件的差异,致使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计算机教师的业务水平跟不上。再加上没有建立必要的培训进修和学习机制,因此,导致一些计算机老师认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做到学生会用就行了,认为计算机仅仅是一种工具,没有必要进行专业化教育,专业教育是大学的事情。计算机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长期以来受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采用灌输式和讲解式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注重实践、操作的特点。
二、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认识,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对计算机教育的思想意识和教育理念直接决定了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应坚持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为先导,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工作会议、研讨会、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各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以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改变家长对计算机教育的误解。全面强化全民及中小学生的信息意识,切实形成计算机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思想观念。
(二)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虽然计算机教育师资队伍的待遇和地位不断改善,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师资培养培训制度正在形成。但由于各地经济水平不一、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软件硬件配备、师资力量水平、课程安排、学生自身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别较大,以及部分教育行政领导对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重视程度和认识不够。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计算机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一部分老师所具有的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难以适应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计算机教师的来源是近几年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虽然计算机知识结构较扎实,但教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还有待提高。因此,应逐步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创建计算机教学教研组织,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多组织和参加计算机教学的培训和学习等。要加强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系统建设,对照其它相关学科的成果,根据计算机课程的特点,系统、全面地进行计算机课程与教材理论研究;建立符合计算机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评估手段;结合各地区实情构建的中小学计算机教材体系与课程结构,这是摆在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当务之急。
(三)培训先行,开发优先,理论创新,注重实践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门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现实中借鉴的经验并不多,现在的中小学教学中急需开发研制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能够符合教育教学特点的、能够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能够允许发挥学科教师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的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多媒体工具型、资料型的软件。然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具有更新周期短,发展迅速的特点。因此,如果想要使计算机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进程,就要认真研究、调查;大胆推进和试验,努力做到软件、硬件的协调发展,特别要坚持培训先行,坚持软件开发优先。
(四)传统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抓好教学过程不马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根据教授对象的不同特点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所备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操作性实例,通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整的认识,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备课。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计算机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尽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步骤,再让他们去练效果更好。课堂上注意学生的兴趣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劲,营造融厚的学习氛围。同时对差次不齐的学生采用快慢教学方式,对学困生多辅导,多鼓励学生多问。对那些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多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