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与学习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创设一些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精心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锻炼思维和培养各种能力。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一、运用实验创设情境
化学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是以实验为基础。初中化学作为启蒙化学,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常言道:“耳闻不如目睹。”“百闻不如一见。”实验情境因其本身的直观具体性,使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利于感受,利于理解。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演示某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实验,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做好各种实验,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实验现象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的辅助作用可以更好理解掌握相关的化学物质的性质、现象或者是解决某些化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实验时,笔者用一个质地硬软适中的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倒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子立刻变形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因为质地比较软,瓶子被扭曲得不成样子,在讲台上痛苦地“挣扎”着,同学们看得惊呆了,连呼:“太神奇了,太神奇了。”课堂演示实验突出趣味性,不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化学科技小制作和课外实验活动的知识。
二、运用生活体验创设情境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处处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化学问题和化学现象。利用学生们身边的生活生产实际来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使学生们明白化学就在他们身边,并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
例如,在讲到碳酸钙时,可向学生们出示一个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然后问道:“为什么瓶子的内壁上有一层白色物质,它是什么呢?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用水洗不掉呢?该用什么来洗涤呢?”在这些问题解决以后,可当场用稀盐酸清洗试剂瓶,看到瓶子干净如新,学生们必将很兴奋。然后可联系生活中如何洗去热水瓶内水垢的问题,教师再告诉学生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时,他们会回答也用稀盐酸洗。然后教师问道:“一般家里都没有稀盐酸,那你能否在厨房里找到替代品呢?”层层的追问,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的热情,让他们享受到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从社会实际中提取情境素材
教师要注重观察体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善于将生活素材引入到化学课堂中,这里的生活包括:社会生活、政治生括、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经济生活等,让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中出发了解、掌握化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是有用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时,可以通过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的讲述,说明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重要性,从而引入新课。当学完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人工降雨的奥秘以及大自然那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柱、石笋等形成的化学原理。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通过表演创设问题情景
让学生上台表演来理解化学知识,是让学生感到特别新奇和有趣的一种方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创设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感觉很亲切,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也必然显得高涨。
例如,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学生对质量守恒的原因感到很抽象。于是笔者请两男两女四位学生上来表演。四个同学各代表一种原子(或原子团),一男一女两位同学站在一起组成一种分子,另一对男女同学组成另一种分子。然后让两对男女同学分别分开(表示分子破裂分成原子),再让他们重新组合成新的两对男女同学(表示原子重新组合成两种新的分子)。此时笔者问:“如果四位同学的总质量是200千克,那么他们重新组合以后是多少千克?”学生毫不犹豫地答道:“还是200千克。”然后笔者联系到质量守恒定律问题:“现在你们知道质量为什么守恒了吧?”此时同学们恍然大悟了:是因为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没有改变,问题因此迎刃而解。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现代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想象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和不易实现的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情境”对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情境”启发学生积极观察思考。以“情境”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长天中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
一、运用实验创设情境
化学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是以实验为基础。初中化学作为启蒙化学,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常言道:“耳闻不如目睹。”“百闻不如一见。”实验情境因其本身的直观具体性,使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利于感受,利于理解。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演示某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实验,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做好各种实验,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实验现象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的辅助作用可以更好理解掌握相关的化学物质的性质、现象或者是解决某些化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实验时,笔者用一个质地硬软适中的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倒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子立刻变形还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因为质地比较软,瓶子被扭曲得不成样子,在讲台上痛苦地“挣扎”着,同学们看得惊呆了,连呼:“太神奇了,太神奇了。”课堂演示实验突出趣味性,不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化学科技小制作和课外实验活动的知识。
二、运用生活体验创设情境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处处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化学问题和化学现象。利用学生们身边的生活生产实际来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使学生们明白化学就在他们身边,并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
例如,在讲到碳酸钙时,可向学生们出示一个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然后问道:“为什么瓶子的内壁上有一层白色物质,它是什么呢?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用水洗不掉呢?该用什么来洗涤呢?”在这些问题解决以后,可当场用稀盐酸清洗试剂瓶,看到瓶子干净如新,学生们必将很兴奋。然后可联系生活中如何洗去热水瓶内水垢的问题,教师再告诉学生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时,他们会回答也用稀盐酸洗。然后教师问道:“一般家里都没有稀盐酸,那你能否在厨房里找到替代品呢?”层层的追问,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的热情,让他们享受到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从社会实际中提取情境素材
教师要注重观察体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善于将生活素材引入到化学课堂中,这里的生活包括:社会生活、政治生括、文化生活、日常生活、经济生活等,让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中出发了解、掌握化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是有用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时,可以通过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的讲述,说明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重要性,从而引入新课。当学完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可以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人工降雨的奥秘以及大自然那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柱、石笋等形成的化学原理。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通过表演创设问题情景
让学生上台表演来理解化学知识,是让学生感到特别新奇和有趣的一种方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创设问题情景,可以使学生感觉很亲切,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也必然显得高涨。
例如,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学生对质量守恒的原因感到很抽象。于是笔者请两男两女四位学生上来表演。四个同学各代表一种原子(或原子团),一男一女两位同学站在一起组成一种分子,另一对男女同学组成另一种分子。然后让两对男女同学分别分开(表示分子破裂分成原子),再让他们重新组合成新的两对男女同学(表示原子重新组合成两种新的分子)。此时笔者问:“如果四位同学的总质量是200千克,那么他们重新组合以后是多少千克?”学生毫不犹豫地答道:“还是200千克。”然后笔者联系到质量守恒定律问题:“现在你们知道质量为什么守恒了吧?”此时同学们恍然大悟了:是因为原子种类、个数和质量都没有改变,问题因此迎刃而解。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现代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视、电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想象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和不易实现的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情境”对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情境”启发学生积极观察思考。以“情境”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长天中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