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堂上的环保教育
在化学课堂上贯穿环保知识,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深挖教材中可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教材上的环保教育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涉及到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赤潮等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环境主题.分别归述如下:
高一年级,重点讲述氯气、氟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氨、硝酸盐、亚硝酸盐、磷、磷肥、含磷农药等的污染与危害,讲解酸雨、酸雾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危害;高二年级,讲解石棉、硅酸盐、致癌芳烃、卤代烃、有机氯农药、石油及其分解产物、原煤燃烧产物、油脂等污染环境的途径和危害;高三年级,讲解电镀工业中的污染因素及处理方法,介绍有机物污染水源的危害性及其污染程度的指标.
当然,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所授知识,灵活地掌握、传授各种内容,巧妙地融合环境污染和环保知识,特别是给学生讲解一些基于化学原因的环境污染事件,讲解某些化学物质如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带来的废气污染、重金属元素带给人们的危害以及有机化合物带给水资源的污染知识等,让学生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结合化学知识启发学生思考怎样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这样,通过学习化学知识进而思考与化学相关的环境保护,既能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又能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和效率.
2.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内容,这样既能讲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由铜制取硝酸铜的方法时,可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3.实验课中的环保教育
高中化学实验主要是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师要对所进行的实验有深刻的了解和熟练的操作,明确实验是否具有污染因素.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要采取某些措施来回收实验废品,消除污染因素,给学生以良好示范.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传授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意识:一要注意药品的用量(尽可能少);二要设计多余气体的回收装置,不要任意排放到空气中,在制取有毒气体时,要强调尾气吸收的重要性;三要注意废液的处理.学生实验要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即对常见实验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给出限量.这样既节约了药品,又减少了废液、废气、废渣的产生和排放.
二、实践中的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的化学活动,将环保教育延伸到课堂外.
在实践中进行环保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求知心理,学以致用.
1.开展环保专题教育.定期请环保、城卫等有关人士,针对社会中的某些环境问题做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此外,师生可尝试就某个环保专题如“酸雨的形成与危害”展开互动式讨论,或者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播放环保影片,如播放世界上一些重大的由化学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的纪录片等.
2.组织学生探究环保问题,比如居住环境、工矿企业、海洋河流水质,特别是突发的污染事件,或独立、或合作搜集材料,展开调查、撰写报告,使他们进行深度思考、讨论,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究化学中的环保问题.
3.兴趣引导.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发展兴趣和爱好,协助学生成立各式化学课外环保小组,比如空气污染监测小组、废旧电池与废旧塑料回收小组、汽车尾气监测小组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展开一些环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探求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培养和锻炼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参与志愿者活动.在一些与环保有关的节日,如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的“世界水日”、4月22日的“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环保知识,并组织学生通过宣传栏、展览会进行环保宣传.授课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等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参观,了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防治情况,进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5.生活中的环保教育.教师还可结合日常生活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新课标立足于学生适应时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时代呼唤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人才.因而,在化学教学中穿插、渗透和践行“环保”教育不仅具有教学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化学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提高学生化学素养,是我们化学教师的责任.
在化学课堂上贯穿环保知识,寓环保教育于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深挖教材中可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教材上的环保教育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涉及到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赤潮等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环境主题.分别归述如下:
高一年级,重点讲述氯气、氟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氨、硝酸盐、亚硝酸盐、磷、磷肥、含磷农药等的污染与危害,讲解酸雨、酸雾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危害;高二年级,讲解石棉、硅酸盐、致癌芳烃、卤代烃、有机氯农药、石油及其分解产物、原煤燃烧产物、油脂等污染环境的途径和危害;高三年级,讲解电镀工业中的污染因素及处理方法,介绍有机物污染水源的危害性及其污染程度的指标.
当然,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所授知识,灵活地掌握、传授各种内容,巧妙地融合环境污染和环保知识,特别是给学生讲解一些基于化学原因的环境污染事件,讲解某些化学物质如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带来的废气污染、重金属元素带给人们的危害以及有机化合物带给水资源的污染知识等,让学生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结合化学知识启发学生思考怎样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这样,通过学习化学知识进而思考与化学相关的环境保护,既能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又能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和效率.
2.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内容,这样既能讲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由铜制取硝酸铜的方法时,可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3.实验课中的环保教育
高中化学实验主要是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师要对所进行的实验有深刻的了解和熟练的操作,明确实验是否具有污染因素.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要采取某些措施来回收实验废品,消除污染因素,给学生以良好示范.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传授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意识:一要注意药品的用量(尽可能少);二要设计多余气体的回收装置,不要任意排放到空气中,在制取有毒气体时,要强调尾气吸收的重要性;三要注意废液的处理.学生实验要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即对常见实验仪器进行微缩,对常用试剂给出限量.这样既节约了药品,又减少了废液、废气、废渣的产生和排放.
二、实践中的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的化学活动,将环保教育延伸到课堂外.
在实践中进行环保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求知心理,学以致用.
1.开展环保专题教育.定期请环保、城卫等有关人士,针对社会中的某些环境问题做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此外,师生可尝试就某个环保专题如“酸雨的形成与危害”展开互动式讨论,或者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播放环保影片,如播放世界上一些重大的由化学原因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的纪录片等.
2.组织学生探究环保问题,比如居住环境、工矿企业、海洋河流水质,特别是突发的污染事件,或独立、或合作搜集材料,展开调查、撰写报告,使他们进行深度思考、讨论,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究化学中的环保问题.
3.兴趣引导.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发展兴趣和爱好,协助学生成立各式化学课外环保小组,比如空气污染监测小组、废旧电池与废旧塑料回收小组、汽车尾气监测小组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展开一些环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探求环境污染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培养和锻炼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参与志愿者活动.在一些与环保有关的节日,如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的“世界水日”、4月22日的“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等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环保知识,并组织学生通过宣传栏、展览会进行环保宣传.授课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等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参观,了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防治情况,进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5.生活中的环保教育.教师还可结合日常生活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新课标立足于学生适应时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时代呼唤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人才.因而,在化学教学中穿插、渗透和践行“环保”教育不仅具有教学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化学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提高学生化学素养,是我们化学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