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课,是指把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大家智慧的课以及上公开课前的反复推敲过程。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反反复复的修改和斟酌。如何深入研究一节课,使之日臻成熟,甚至成为一节精品课,需要不断修正,不断切磋,不断琢磨,才会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以前听讲座的时候,就一直留意曾宝俊老师的“好课多磨”,感觉每一次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新认识。曾老师提到好课必须具备“科学味”“情趣味”“儿童味”,真正的好课就是要像科学家一样“真刀真枪”做科学……每句话都给了我深深的启发。当然和曾老师比起来我还很缺乏经验,上课也经常漏洞百出,但是最近自己反复打磨了几节课,特别对把握关键、细节、特色、争议等处进行了思考,斟酌,使教学活动不断完善成熟。
一、关键处磨:曲径通幽
一堂好课,重在打磨关键处,就像曾老师说的,对于关键处的处理,要精、巧,这样才能曲径通幽。
精,就是要精心设计,引入课题,吊足学生胃口,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欲望。在上《电磁铁》一课时,我课前故意将铁钉散落一桌,然后问学生有没有办法快速将它们收集起来,学生自然就会说用“用磁铁”,但我故意问“铁钉可不可以?”学生根据生活的已知经验,异口同声地回道“不可以”。这个时候我自信而故作神秘地告诉大家“我可以”,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一双双眼睛盯着我手中的铁钉,而此时我不慌不忙地介绍需要借助的工具:导线和电池,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电磁铁的制作和构造。
巧,就是要巧妙布局,让学生掉进挖好的陷阱,进入“愤悱”境地,吸引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在教学《纸鹦鹉站立的秘密》这一内容时,我出示了站在我手上的纸鹦鹉,学生争相模仿,发现他们的鹦鹉站不起来,让学生在惊讶之余,来“想”为什么老师的纸鹦鹉能站立?产生一发不可收的追根溯源的愿望——寻求纸鹦鹉站立的原因。学生在一番彻底的观察和探索下,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纸鹦鹉的尾巴上加了一枚回形针。为了激发学生更深层的兴趣,我再次追问是不是回形针只有加在尾巴上,纸鹦鹉才能站立?学生被我问得不能肯定,他们不断尝试,发现只要将重物加在纸鹦鹉下部,它都能站立。于是他们得出结论,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它上轻下重,跟是不是放在尾巴上没有密切关系。
二、细节处磨:锦上添花
教育是由细节构成的。教育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好的教学,必定是把细节做好的教学,对实验记录表等材料的处理也是对细节的打磨,可以锦上添花。
在上《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时,前两次试上,我的记录表中要学生画出物体原来的形状、受力后的形状、去掉力后的形状,以及用箭头表示出物体受力的方向,一共四项,刚开始以为只是需要画一下简图,预设学生应该能很快完成,但真正上课时,发现这个环节用去了20分钟,整节课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完成我的记录表。第三次试上,我将物体原来的形状直接打印在了记录表上,节约了2分钟,时间上比我预计的还是多了一些。第四次试上,我将最后一项表示物体受力的方向合并在了前面两项里,学生少画了一次,并且将材料木夹子去掉了,因为我发现学生在画夹子时花掉了很多时间,而木夹子其实就是弹簧原理,和前面的弹簧有点相似。经过对记录表和材料的重新选择,这一环节由原来的20分钟变成了8分钟,在很好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大大节省了时间,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特色处磨:引人入胜
曾老师认为一堂好课,它的教学流程应该是一波三折的,平铺直叙的课堂是不能吸引学生的。每堂课的特色处理好,这样才能引人入胜,让学生有探究下去的欲望,我很认同这样的观点。
在《变色花》第一次试上时,学生发现不是魔水“紫甘蓝试剂”的问题,而是纸花上涂了东西。我马上就肯定了學生的发现并表扬他们,然后一起学习知识点: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板书,读概念……最后出示待检物品,让学生用自制紫甘蓝试剂去检验物体的酸碱性。课上得满满当当,平平淡淡,感觉一切都在情理中。第三次试上,我调整了一下教学设计。当学生说出不是魔水的原因,是花上做了手脚,我没有急着肯定,也没有承认真的是花的问题,而是给了学生一个问题,“想知道原因,自己找答案,我只是给你们在托盘里提供了很多物质。”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求知欲,带着迫切想肯定自己想法的心情,认真地投入到实验中,他们惊讶,他们欣喜,他们在动手、观察中找到了这堂课老师想赋予他们的知识。
四、争议处磨:柳暗花明
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产生争议,在一次次的试上过程中,大家对争议反复打磨,直至柳暗花明。
在磨《电磁铁》一课时,第一次试上,我直接省去了第一部分制作电磁铁这个环节,课堂通过激趣引出电磁铁,介绍了电磁铁的构造、導线、电池、铁钉,就直入主题,提问: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做出猜想……因为直奔主题,探究的时间大为丰富,探究的过程顺畅。第一次试上结束结束后,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学生对电磁铁是比较陌生的,如果直接给他们一个电磁铁,后面的猜测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次上,我修改了教案,首先激趣引出电磁铁,然后亲自示范一遍电磁铁的制作,和学生一起绕匝数,数匝数,讲注意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因为有了充分的指导,学生较第二次比很快做成了电磁铁,马不停蹄地尝试吸回形针,但是却发现每个人吸的个数不同,他们自己开始质疑原因,通过相互对比,做出了各种猜测……在实践中发现发现问题,这是一种能力、一种科学素养,我们必须不断打磨出这样的课堂——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果你的教学中已经经历过“磨课”,那你就是幸运的一个,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你正在磨课,就请你收起烦躁的心,静静做好它;如果你还没进行“磨课”那就请你去珍惜并争取每一次机会。尝试过后,你一定会在“磨课”中更快,更稳地成长。
以前听讲座的时候,就一直留意曾宝俊老师的“好课多磨”,感觉每一次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新认识。曾老师提到好课必须具备“科学味”“情趣味”“儿童味”,真正的好课就是要像科学家一样“真刀真枪”做科学……每句话都给了我深深的启发。当然和曾老师比起来我还很缺乏经验,上课也经常漏洞百出,但是最近自己反复打磨了几节课,特别对把握关键、细节、特色、争议等处进行了思考,斟酌,使教学活动不断完善成熟。
一、关键处磨:曲径通幽
一堂好课,重在打磨关键处,就像曾老师说的,对于关键处的处理,要精、巧,这样才能曲径通幽。
精,就是要精心设计,引入课题,吊足学生胃口,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探究欲望。在上《电磁铁》一课时,我课前故意将铁钉散落一桌,然后问学生有没有办法快速将它们收集起来,学生自然就会说用“用磁铁”,但我故意问“铁钉可不可以?”学生根据生活的已知经验,异口同声地回道“不可以”。这个时候我自信而故作神秘地告诉大家“我可以”,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一双双眼睛盯着我手中的铁钉,而此时我不慌不忙地介绍需要借助的工具:导线和电池,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电磁铁的制作和构造。
巧,就是要巧妙布局,让学生掉进挖好的陷阱,进入“愤悱”境地,吸引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在教学《纸鹦鹉站立的秘密》这一内容时,我出示了站在我手上的纸鹦鹉,学生争相模仿,发现他们的鹦鹉站不起来,让学生在惊讶之余,来“想”为什么老师的纸鹦鹉能站立?产生一发不可收的追根溯源的愿望——寻求纸鹦鹉站立的原因。学生在一番彻底的观察和探索下,终于找到了其中的原因:纸鹦鹉的尾巴上加了一枚回形针。为了激发学生更深层的兴趣,我再次追问是不是回形针只有加在尾巴上,纸鹦鹉才能站立?学生被我问得不能肯定,他们不断尝试,发现只要将重物加在纸鹦鹉下部,它都能站立。于是他们得出结论,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它上轻下重,跟是不是放在尾巴上没有密切关系。
二、细节处磨:锦上添花
教育是由细节构成的。教育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好的教学,必定是把细节做好的教学,对实验记录表等材料的处理也是对细节的打磨,可以锦上添花。
在上《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时,前两次试上,我的记录表中要学生画出物体原来的形状、受力后的形状、去掉力后的形状,以及用箭头表示出物体受力的方向,一共四项,刚开始以为只是需要画一下简图,预设学生应该能很快完成,但真正上课时,发现这个环节用去了20分钟,整节课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完成我的记录表。第三次试上,我将物体原来的形状直接打印在了记录表上,节约了2分钟,时间上比我预计的还是多了一些。第四次试上,我将最后一项表示物体受力的方向合并在了前面两项里,学生少画了一次,并且将材料木夹子去掉了,因为我发现学生在画夹子时花掉了很多时间,而木夹子其实就是弹簧原理,和前面的弹簧有点相似。经过对记录表和材料的重新选择,这一环节由原来的20分钟变成了8分钟,在很好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大大节省了时间,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特色处磨:引人入胜
曾老师认为一堂好课,它的教学流程应该是一波三折的,平铺直叙的课堂是不能吸引学生的。每堂课的特色处理好,这样才能引人入胜,让学生有探究下去的欲望,我很认同这样的观点。
在《变色花》第一次试上时,学生发现不是魔水“紫甘蓝试剂”的问题,而是纸花上涂了东西。我马上就肯定了學生的发现并表扬他们,然后一起学习知识点:酸性物质、碱性物质、中性物质。板书,读概念……最后出示待检物品,让学生用自制紫甘蓝试剂去检验物体的酸碱性。课上得满满当当,平平淡淡,感觉一切都在情理中。第三次试上,我调整了一下教学设计。当学生说出不是魔水的原因,是花上做了手脚,我没有急着肯定,也没有承认真的是花的问题,而是给了学生一个问题,“想知道原因,自己找答案,我只是给你们在托盘里提供了很多物质。”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求知欲,带着迫切想肯定自己想法的心情,认真地投入到实验中,他们惊讶,他们欣喜,他们在动手、观察中找到了这堂课老师想赋予他们的知识。
四、争议处磨:柳暗花明
磨课,有个人思考的结果也有教师群体的智慧,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产生争议,在一次次的试上过程中,大家对争议反复打磨,直至柳暗花明。
在磨《电磁铁》一课时,第一次试上,我直接省去了第一部分制作电磁铁这个环节,课堂通过激趣引出电磁铁,介绍了电磁铁的构造、導线、电池、铁钉,就直入主题,提问: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做出猜想……因为直奔主题,探究的时间大为丰富,探究的过程顺畅。第一次试上结束结束后,总觉得不尽如人意,学生对电磁铁是比较陌生的,如果直接给他们一个电磁铁,后面的猜测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次上,我修改了教案,首先激趣引出电磁铁,然后亲自示范一遍电磁铁的制作,和学生一起绕匝数,数匝数,讲注意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因为有了充分的指导,学生较第二次比很快做成了电磁铁,马不停蹄地尝试吸回形针,但是却发现每个人吸的个数不同,他们自己开始质疑原因,通过相互对比,做出了各种猜测……在实践中发现发现问题,这是一种能力、一种科学素养,我们必须不断打磨出这样的课堂——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果你的教学中已经经历过“磨课”,那你就是幸运的一个,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你正在磨课,就请你收起烦躁的心,静静做好它;如果你还没进行“磨课”那就请你去珍惜并争取每一次机会。尝试过后,你一定会在“磨课”中更快,更稳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