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写交融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new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学科中,阅读与写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促进读与写的有机融合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应然原则。要以教材为基点,开掘读写课程资源;以生活为源泉开掘读写课程资源;以活动为补充开掘读写课程资源,从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基点;生活源泉;活动补充;读写交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43-01
  语文学科的教学,指向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读”与“写”是夯实学生语文能力的两个重要抓手,是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在语文学科中,阅读与写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促进读与写的有机融合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应然原则。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开掘有效的读写课程资源,为学生读写交融、促进言语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呢?
  一、以教材为基点,开掘读写课程资源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载体,不仅仅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更承载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任。入选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有的语言表达精练妥帖,文本形式独到创新,是借以训练学生言语能力的重要资源;有的文本具有较强的人文价值,是唤醒学生内在意识、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性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悟与表达,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探寻写作资源开辟有效的认知渠道。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通过作者萧红童年时与祖父在园子中生活的种种小事、趣事,展现了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自由烂漫。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结合文本的特点,分别从语言形式、人文情韵两个方面引领学生开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读写结合的课程资源。首先,为了展现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萧红选用了众多看似平淡实则十分有效的语言形式。教师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对这些句式加以提炼,并在深入朗读中感受其独到的表达效果。引领学生运用这些句式描写自己周末独自在家时无拘无束的状态,从而有效地将文本中的语言迁移到学生的内在意识中。其次,教师在课堂总结时,补充萧红的人生经历,以其坎坷的一生与童年的生活作对比,使得学生内心充满了情感的波澜。教师则顺势而下,要求学生将自己内心的话语写下来,学生在表达中丰富了自我体验,搭建了创设平台。教材作为范例,是学生积淀认知、训练语言的有效载体。只有真正体悟了文本、领会了教材的内在意图,就能寻找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结合点,才能在开掘读写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同构。
  二、以生活为源泉开掘读写课程资源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文能力的提升,绝对不是阅读一本语文书就能实现的。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唯有广泛地涉猎自然、社会,读懂生活这本大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学习的相关能力和意识,引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将其为自己所用,从而为语文学习提供多维化、多视角的学习资源。例如前一段时间,新闻报道中说,有学生雨天看到自己的老师在雨中无伞行走,该同学就为老师撑起了一把雨伞,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与研讨。有人认为,老师不应该接受学生的撑伞行为,有悖师德;有的则认为,学生懂得感恩,教师可以接受学生的爱师行为,这也是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一种途径。这样一个社会新闻事件,教师可以将其搬到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对这一事件进行理解和探讨,并对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进行对比,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认知,然后将自己的看法或者同学们的研讨过程写下来,深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死守教材内容,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件,引领学生深入其中,为学生写作提供有效的素材。
  三、以活动为补充开掘读写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其中,“综合”指向于其所包含的内容,“实践”则凸显了其基本的属性。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教材这一样本性资源,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必要时教师应该结合语文学习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这种教师精心设置的语文实践活动,相比于教材而言更加具有针对性,契合当前学生;相比于实际生活而言,更具有共同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拥有共同的话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通过辩论、演讲、表演、采访等多种形式,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例如,学完《三顾茅庐》后,要求学生将这一著名的历史故事通过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表演任务,教师则引领学生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明确每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并尝试将这篇记叙文改写成为一个剧本。小组成员以自己的理解和方式撰写好剧本,在小组交流之后汇总整合,完成最后的剧本定稿。这一案例中读写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源于对学生实践活动的需求,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内在认知动力,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读写交融是阅读教学的自然规律,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策略。只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才能更好地走进课文,促进读写的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张香竹.语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7(08).
其他文献
职业中学应更新旧有的培育模式,创建人才培育这一范畴的新路径,探索多元化特性的培育途径,拓展授课理念,深化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准。为此,有必要辨析职业中学特有的人才培育
21世纪,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具有自己独特感受,会进行独立思考,具备听说读写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合作能力等各种能力的完全的有血有肉的学生。正基于此,我们
学习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做出价值判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养成。英语学习评价是指在把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地区,依据一定的标准,在英
小组合作学习的生生互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小组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决定着课堂是否高效。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学生从繁重的学
学困生转化工作历来受到教师重视,因为每一名学生对一个班级而言是几十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困生的转化,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教师责任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我们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品学兼优。随着教学的深入,学困生现象不断地出现,那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进学困生成才呢?  一、针对学困生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注意观察他的上课状
近些年来,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关注。在档案信息管理中应用业务规则管理,有助于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效果。本文结合业务规则管理的相关内容,重点就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中业务
笔者拥有20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亲身经历了水利档案由传统纸质档案向数字化管理的转变和提升。文章论述了电子档案的优势,并针对电子档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
随着科学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率,成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微课堂就是其中一种,如今已被应用在高职会计的反转课堂之中,反转课堂是在课程
本文叙述了公路建设项目竣工图编制的现状和原有模式,论证了运用计算机技术编制竣工图的意义,阐述了施工单位为编制主体、其他单位协调配合完成竣工图编制的实施步骤,对于提高竣
计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工具,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