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的原则要求学习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过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能够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来让学生有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历史知识。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历史故事的教学作为重点,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历史课堂的活跃性,而且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2.031
历史学科是初中教学中重要课程之一,相比于语文学科,历史的叙事性更强,是一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并铭记我国历史、了解我国发展历程的学科。新课改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如今的课堂教学。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寓意丰富,有效地历史教学可以更好地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
一、历史故事教学法的概述
历史故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将要讲授的历史知识通过历史故事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新颖,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首先,历史故事教学法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是教师为学生设置的一个学习情景,该情景设置的原则是要尊重历史,不能随意篡改,尽可能将历史情景再现,这样教师不仅能够做到轻松教学,学生也能够轻松接受知识;其次,新课改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学生可以快速地被吸引,从而表现出学习主动者主动学习的状态,一旦学生主动地接受并探索知识,该学习过程便显得轻松了。学生的主动性可以让其快速打开思维,快速地思考并探索知识,且该知识能够较长时间被学生记住;最后,历史故事教学法是适应新课改的新颖教学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历史故事教学法就有效的做到了这一点,历史故事的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探索,乐于动手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导火索”
这种“导火索”可以运用不同形式呈现:其一,以简单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头。这对教师的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教师的讲解要求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到“淝水之战”时,教师可以利用其“以少胜多”的特点,将历史故事声情并茂地呈现出来,同时教师的语气可以慷慨激昂,将学生引入到情景中来;还可以以设问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运用不同的反问方式。以问题的形式可以增加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同時摒弃了枯燥的教授方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教授“贞观之治”这件历史事件时,可以在课前提出“何谓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主人公是谁”、“贞观之治的体现”等不同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学生在课下会进行资料的查阅,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将历史故事的收集作为课前或课后作业
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前对学习内容有所了解,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够轻松教学且收获高的教学效率,学生也能学到除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辛亥革命”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孙中山、黄兴等主要领导人物的资料背景进行收集整理,对武昌起义、保路运动等主要时间进行查阅资料,进行简单的了解。这样不仅让学生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后,教师可以在主体知识教授完后,根据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反应程度来相应地布置课后作业。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资料,也让他们学会如何对知识进行扩展补充。例如,在“辛亥革命”的内容教授完后,最后为“袁世凯上台”,但这一结果一般都是一笔带过,此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对其结果进行完整的了解,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教师的方式。
(三)不同的历史故事的不同呈现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历史故事在不同人的眼中往往有不同寓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对教学方式做不同的改变,例如,将历史故事改编成舞台剧、相声、小品、演讲等不同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改编的过程中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既对历史故事有了深刻的了解,对表现形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多方面地培养了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学生有深刻的代入感,亲身感受,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教材和“吃透”教材。
三、历史故事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中学生不是被动者而是主动者,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更多的关注。中学时期正是学生充满好奇心的时期,他们往往表现在未接触的知识的邻域。因此,教师在对新知识的教授时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初中的历史课程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它不同于语文和数学学科,当然,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孩子与少年的过渡期,对故事还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因此,历史故事教学法是顺应了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的发展的教学法。
(二)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探索知识的能力也可大致成为学习中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现在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有了创新能力才能让社会不断进步,才能让国家不断发展。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历史故事的发掘和不同呈现形式上。如上文中提到的演讲、舞台剧、相声、小品等,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初中时期的学生恰恰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期。我国历史悠久,随便一个历史故事便可以引申出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必须建立在教师进行正确的教导。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潜移默化地将人物品质教授给学生。例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有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禁烟活动这一部分,体现的是林则徐强烈的爱国精神;对林则徐进行资料查阅,可知林则徐这一生所经历的大起大落,针对林则徐一生来看,可交给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要沉着应对,当然还要有宠荣不惊的精神
总之,历史故事教学法是顺应时代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历史故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当然,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课改和须知教育的推动下,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善于在教学中吸取经验,将课堂变得更加活跃。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2.031
历史学科是初中教学中重要课程之一,相比于语文学科,历史的叙事性更强,是一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并铭记我国历史、了解我国发展历程的学科。新课改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如今的课堂教学。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寓意丰富,有效地历史教学可以更好地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
一、历史故事教学法的概述
历史故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将要讲授的历史知识通过历史故事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新颖,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首先,历史故事教学法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是教师为学生设置的一个学习情景,该情景设置的原则是要尊重历史,不能随意篡改,尽可能将历史情景再现,这样教师不仅能够做到轻松教学,学生也能够轻松接受知识;其次,新课改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学生可以快速地被吸引,从而表现出学习主动者主动学习的状态,一旦学生主动地接受并探索知识,该学习过程便显得轻松了。学生的主动性可以让其快速打开思维,快速地思考并探索知识,且该知识能够较长时间被学生记住;最后,历史故事教学法是适应新课改的新颖教学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历史故事教学法就有效的做到了这一点,历史故事的导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探索,乐于动手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一)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导火索”
这种“导火索”可以运用不同形式呈现:其一,以简单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头。这对教师的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教师的讲解要求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到“淝水之战”时,教师可以利用其“以少胜多”的特点,将历史故事声情并茂地呈现出来,同时教师的语气可以慷慨激昂,将学生引入到情景中来;还可以以设问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运用不同的反问方式。以问题的形式可以增加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同時摒弃了枯燥的教授方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教授“贞观之治”这件历史事件时,可以在课前提出“何谓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主人公是谁”、“贞观之治的体现”等不同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学生在课下会进行资料的查阅,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将历史故事的收集作为课前或课后作业
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前对学习内容有所了解,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够轻松教学且收获高的教学效率,学生也能学到除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辛亥革命”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孙中山、黄兴等主要领导人物的资料背景进行收集整理,对武昌起义、保路运动等主要时间进行查阅资料,进行简单的了解。这样不仅让学生参与到了学习中来,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后,教师可以在主体知识教授完后,根据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反应程度来相应地布置课后作业。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资料,也让他们学会如何对知识进行扩展补充。例如,在“辛亥革命”的内容教授完后,最后为“袁世凯上台”,但这一结果一般都是一笔带过,此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对其结果进行完整的了解,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教师的方式。
(三)不同的历史故事的不同呈现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历史故事在不同人的眼中往往有不同寓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对教学方式做不同的改变,例如,将历史故事改编成舞台剧、相声、小品、演讲等不同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改编的过程中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既对历史故事有了深刻的了解,对表现形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多方面地培养了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学生有深刻的代入感,亲身感受,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教材和“吃透”教材。
三、历史故事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中学生不是被动者而是主动者,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更多的关注。中学时期正是学生充满好奇心的时期,他们往往表现在未接触的知识的邻域。因此,教师在对新知识的教授时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初中的历史课程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它不同于语文和数学学科,当然,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孩子与少年的过渡期,对故事还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因此,历史故事教学法是顺应了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的发展的教学法。
(二)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探索知识的能力也可大致成为学习中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现在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有了创新能力才能让社会不断进步,才能让国家不断发展。历史故事教学法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历史故事的发掘和不同呈现形式上。如上文中提到的演讲、舞台剧、相声、小品等,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初中时期的学生恰恰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期。我国历史悠久,随便一个历史故事便可以引申出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必须建立在教师进行正确的教导。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潜移默化地将人物品质教授给学生。例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有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禁烟活动这一部分,体现的是林则徐强烈的爱国精神;对林则徐进行资料查阅,可知林则徐这一生所经历的大起大落,针对林则徐一生来看,可交给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要沉着应对,当然还要有宠荣不惊的精神
总之,历史故事教学法是顺应时代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历史故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当然,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课改和须知教育的推动下,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善于在教学中吸取经验,将课堂变得更加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