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7年元旦之夜,按照惯例,吉林市政府邀请苏联专家、有关厂矿的负责人同吉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举行联欢会。当时苏联在吉林市援助建设的重点项目的代号是吉林101、102和103厂(现隶属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另外还有几个较大的企业,如吉林热电厂、碳素厂、军工厂、制糖厂,当然还有丰满发电厂。这些工厂基本上都请了苏联专家,所以在吉林市工作的苏联专家很多。我作为丰满发电厂的领导,应邀参加了联欢会。
他对你有意思
联欢会由市委秘书长主持,首先是张文海市长讲话。张文海的年岁比较大一点,他讲话的时候往往要引用一些成语、古语,这是俄文翻译最担心的事情。听说他要讲话,在场的俄文翻译纷纷躲到一边。张文海环顾了一下四周说:“翻译在哪里?”没人答话。他又问:“小朱来了没有?”小朱就是指朱琳,那时候她的名字不叫朱琳,叫朱霁凌。这时从第二排走出来一个姑娘,大概二十岁,穿紫红色女式套装,梳了两条辫子,有一双明亮自信的大眼睛,五官端正,举止大方。
朱霁凌根据张文海讲话的意思,把一些难懂的古语译成比较易懂的话。坐在第一排的苏联老专家默契地点头,她圆满地把场面应付下来了。
这位漂亮的姑娘自然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时我虚岁已经29岁了,我的生日晚,实际上是28岁。之前,虽然有过选择女朋友的机会,但都不太合心意,所以一直单身。那个晚上,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对她一见钟情。市长讲话结束后,大家开始会餐,碰巧我和朱霁凌坐在一桌。我先主动向她敬酒,而她礼貌地对我说:“请先给专家敬酒吧。”
晚餐后,大厅里奏起了音乐,大家纷纷寻找舞伴开始跳舞。两支舞过去了,我始终盯着朱霁凌,发现她的舞姿很美,很动人。我心里又激动又紧张:不如与她翩翩起舞?当音乐再次响起时,我鼓足勇气,走到她面前说:“可以请你跳舞吗?”她看了看我,没说什么,只轻轻地点点头,这样我们跳了第一支舞。我灵机一动,用俄语与她交谈,通报了姓名。我说:“我叫李鹏,在丰满发电厂工作。”她说:“我叫朱霁凌,在102厂工作,在专家翻译室当翻译。”
在场的还有我认识的其他舞伴,但我没有任何兴趣再和别人跳舞了,只想着怎样才能再和朱霁凌跳一次舞。几段音乐又过去了,她恰巧停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又一次勇敢地走上去说:“可以再请你跳一支舞吗?”她看了我一下,微微点点头。这一次似乎比上一次热情一点了,这次跳的是华尔兹,我们配合得不错。我在苏联时间很长,不敢说跳得很好,也还过得去。上一次我比较紧张,动作有些生硬,这次就自然多了。我们用俄语交谈,我问她是从哪个学校毕业的,也告诉她我的情况。话还没说完,这场舞就结束了。我再不好意思去找她跳第三次舞了,毕竟我们刚刚相识,再去找她就显得过分了。
曲终人散的时候,苏联专家开始退场。我赶忙跑到礼堂门口,抢在苏联专家之前和她握手告别。以后我才听说,她在车上和一位女翻译说:“李鹏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礼貌,跑过来先和我握手,然后才和苏联专家握手。”那个女同志叫孙丽君,已经结婚了,笑着对她说:“他对你有意思,你小心一点。”
没有拒绝就是答复
从那以后,我经常想,什么时候能再和她见面,介绍一下彼此的情况,问问她能不能做我的女朋友。机会终于来了,有一位搞电气开关的苏联专家正在吉林102厂调试开关,我问他:“你们那里有个叫朱霁凌的翻译,你认识吗?”他想了想说:“是不是叫卓娅?”卓娅是苏联的著名女英雄,在当年影响着一大批爱国女青年为国献身。我说:“我还不知道她的俄文名字。”他说:“她是个不错的翻译,非常勤奋,我们合作得很好。”
三八节前夕,这位苏联专家要回吉林,我托他带了一封信给朱霁凌。信很简单:“祝你三八节快乐。”随信还带了两件小礼物:一件是上海出品的幸福牌钢笔,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另一件是一个纪念章,是我在苏联的时候,一个朋友参加世界青年大会后送我的。
我心里一直急切地等待着她的答复,猜想,她也许不会给我答复,也许会把礼物退回来。过了两三周后,这位苏联专家再次到丰满,我问他:“礼物交到了吗?”他说:“交到了。”我又问:“她没给你什么答复吗?”他笑着说:“没有答复。”看到我急切的样子,他马上补充说:“她没有拒绝你的礼物就是答复了。”
一天傍晚,我坐吉普车到吉林市的江北专家招待所去看望朱霁凌。见到她的时候,专家招待所的干部都下班了。朱霁凌的办公室不大,但是布置得整洁、朴素、大方。她招待我坐下,问我吃饭没有,我说还没有。她说:“今天我值班,我让餐厅把饭送过来。”匆匆吃完了饭,我们面对面坐下来,彼此介绍自己的情况。这次谈话的内容比上次跳舞的时候更多一些。
我听她介绍完情况后说:“我们已经彼此介绍了各自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个朋友?有机会多来往,增加了解。”她微笑着点了点头,可以理解为她已答应我做朋友的请求。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看天色已晚,就和她告别。她说:“我以后有机会,到丰满那里去看看。”
通过这次见面,我们确定了可以做朋友,而且彼此萌发了爱慕之情。我对她的第一感觉很好,看她介绍自己的举止言谈,都是很得体的。特别是招待我吃饭的时候,她坐在一旁看着,自己不参与,而是让餐厅的工作人员接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久,又来了一个机会。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吉林102厂竣工了,中央派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带领各部委一些领导干部组成的代表团参加竣工典礼,朱霁凌也跟随代表团参加了庆祝活动。
那天下午她来找我。我当时已经从最初住的那家临街的招待所搬到丰满招待所了。我带她到我住的房间交谈,这次交谈讲得更深入一些了。朱霁凌给我讲了她小时候的事。通过这次谈话,我们基本上把恋爱关系确定下来了。
1958年7月10日,我们到北京婚姻登记所进行登记,领了结婚证,正式结为夫妻。
他对你有意思
联欢会由市委秘书长主持,首先是张文海市长讲话。张文海的年岁比较大一点,他讲话的时候往往要引用一些成语、古语,这是俄文翻译最担心的事情。听说他要讲话,在场的俄文翻译纷纷躲到一边。张文海环顾了一下四周说:“翻译在哪里?”没人答话。他又问:“小朱来了没有?”小朱就是指朱琳,那时候她的名字不叫朱琳,叫朱霁凌。这时从第二排走出来一个姑娘,大概二十岁,穿紫红色女式套装,梳了两条辫子,有一双明亮自信的大眼睛,五官端正,举止大方。
朱霁凌根据张文海讲话的意思,把一些难懂的古语译成比较易懂的话。坐在第一排的苏联老专家默契地点头,她圆满地把场面应付下来了。
这位漂亮的姑娘自然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时我虚岁已经29岁了,我的生日晚,实际上是28岁。之前,虽然有过选择女朋友的机会,但都不太合心意,所以一直单身。那个晚上,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对她一见钟情。市长讲话结束后,大家开始会餐,碰巧我和朱霁凌坐在一桌。我先主动向她敬酒,而她礼貌地对我说:“请先给专家敬酒吧。”
晚餐后,大厅里奏起了音乐,大家纷纷寻找舞伴开始跳舞。两支舞过去了,我始终盯着朱霁凌,发现她的舞姿很美,很动人。我心里又激动又紧张:不如与她翩翩起舞?当音乐再次响起时,我鼓足勇气,走到她面前说:“可以请你跳舞吗?”她看了看我,没说什么,只轻轻地点点头,这样我们跳了第一支舞。我灵机一动,用俄语与她交谈,通报了姓名。我说:“我叫李鹏,在丰满发电厂工作。”她说:“我叫朱霁凌,在102厂工作,在专家翻译室当翻译。”
在场的还有我认识的其他舞伴,但我没有任何兴趣再和别人跳舞了,只想着怎样才能再和朱霁凌跳一次舞。几段音乐又过去了,她恰巧停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又一次勇敢地走上去说:“可以再请你跳一支舞吗?”她看了我一下,微微点点头。这一次似乎比上一次热情一点了,这次跳的是华尔兹,我们配合得不错。我在苏联时间很长,不敢说跳得很好,也还过得去。上一次我比较紧张,动作有些生硬,这次就自然多了。我们用俄语交谈,我问她是从哪个学校毕业的,也告诉她我的情况。话还没说完,这场舞就结束了。我再不好意思去找她跳第三次舞了,毕竟我们刚刚相识,再去找她就显得过分了。
曲终人散的时候,苏联专家开始退场。我赶忙跑到礼堂门口,抢在苏联专家之前和她握手告别。以后我才听说,她在车上和一位女翻译说:“李鹏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礼貌,跑过来先和我握手,然后才和苏联专家握手。”那个女同志叫孙丽君,已经结婚了,笑着对她说:“他对你有意思,你小心一点。”
没有拒绝就是答复
从那以后,我经常想,什么时候能再和她见面,介绍一下彼此的情况,问问她能不能做我的女朋友。机会终于来了,有一位搞电气开关的苏联专家正在吉林102厂调试开关,我问他:“你们那里有个叫朱霁凌的翻译,你认识吗?”他想了想说:“是不是叫卓娅?”卓娅是苏联的著名女英雄,在当年影响着一大批爱国女青年为国献身。我说:“我还不知道她的俄文名字。”他说:“她是个不错的翻译,非常勤奋,我们合作得很好。”
三八节前夕,这位苏联专家要回吉林,我托他带了一封信给朱霁凌。信很简单:“祝你三八节快乐。”随信还带了两件小礼物:一件是上海出品的幸福牌钢笔,在当时算是比较好的;另一件是一个纪念章,是我在苏联的时候,一个朋友参加世界青年大会后送我的。
我心里一直急切地等待着她的答复,猜想,她也许不会给我答复,也许会把礼物退回来。过了两三周后,这位苏联专家再次到丰满,我问他:“礼物交到了吗?”他说:“交到了。”我又问:“她没给你什么答复吗?”他笑着说:“没有答复。”看到我急切的样子,他马上补充说:“她没有拒绝你的礼物就是答复了。”
一天傍晚,我坐吉普车到吉林市的江北专家招待所去看望朱霁凌。见到她的时候,专家招待所的干部都下班了。朱霁凌的办公室不大,但是布置得整洁、朴素、大方。她招待我坐下,问我吃饭没有,我说还没有。她说:“今天我值班,我让餐厅把饭送过来。”匆匆吃完了饭,我们面对面坐下来,彼此介绍自己的情况。这次谈话的内容比上次跳舞的时候更多一些。
我听她介绍完情况后说:“我们已经彼此介绍了各自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个朋友?有机会多来往,增加了解。”她微笑着点了点头,可以理解为她已答应我做朋友的请求。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看天色已晚,就和她告别。她说:“我以后有机会,到丰满那里去看看。”
通过这次见面,我们确定了可以做朋友,而且彼此萌发了爱慕之情。我对她的第一感觉很好,看她介绍自己的举止言谈,都是很得体的。特别是招待我吃饭的时候,她坐在一旁看着,自己不参与,而是让餐厅的工作人员接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久,又来了一个机会。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吉林102厂竣工了,中央派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带领各部委一些领导干部组成的代表团参加竣工典礼,朱霁凌也跟随代表团参加了庆祝活动。
那天下午她来找我。我当时已经从最初住的那家临街的招待所搬到丰满招待所了。我带她到我住的房间交谈,这次交谈讲得更深入一些了。朱霁凌给我讲了她小时候的事。通过这次谈话,我们基本上把恋爱关系确定下来了。
1958年7月10日,我们到北京婚姻登记所进行登记,领了结婚证,正式结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