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乡的小吃,总是游子心底最美好的回忆之一,里面有童年的气息、妈妈的味道。泉州的小吃有这方面的特点,但又不止于此。
让泉州游子魂牵梦绕的烧肉粽、面线糊、元宵圆等众多名小吃,大多至今仍是独门小店,各自经营,漫步街头的时候,便会不期然地与之相遇。这些本土美食家对选料、工序有着近乎固执的坚持,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让我们在一品美味的同时,得以感受到原始的精致与用心。
乡愁里的肉粽香
到泉州,免不了要去东街品尝一下名列“福建名小吃”的侯阿婆肉粽。在许多离乡的泉州人心目中,东街的烧肉粽跟《爱拼才会赢》等闽南歌曲一样,是深植心底的美好回忆。其中,侯阿婆家的肉粽特有的香味和口感,尤其叫人想念。
粽子端上来的时候,已经剥好放在一个碟子当中,上面浇着橙黄色的甜辣酱,隐约可见香菇、瘦肉、花生等多种配料,还有一碗赠送的小肠汤,汤质乳白,飘着清香。糯米的颜色比较深,轻咬一口,软滑可口,但觉香味充盈口腔,这是糯米事先炒过的缘故——炒米是东街烧肉粽制作之初一道至关重要的程序,糯米淘洗后浸泡3小时,沥干后与葱头油、蒜、五香粉、卤肉汁、焦糖等多种调料放入锅中翻炒8~10分钟,待糯米泛出金黄色时出锅,此时糯米已经吸收了众多调料的香味。一个肉粽的制作工序有15道之多,糯米炒好后,要根据粽子的不同类型,配上香菇、粟子、猪肉、鸡肉、虾米、海参、干贝等配料,包入新鲜的竹叶中煮熟,配料也颇为考究:香菇要挑黄底的,虾米要用肥大、新鲜的,葱头数石狮产的最香……
侯阿婆的肉粽店已经经营了30余年,早先连招牌都没有,但是做工精细、配料十足,颇受食客欢迎,许多远处的客人也慕名而来。后来因为东街整改,肉粽店曾有搬迁,加上附近又陆续开了其他几家肉粽店,老顾客时有买错。一位老先生以前是吩咐家人代买,后来干脆自己来东街寻觅,一连吃了数家,直吃到侯阿婆店里的烧肉粽时才喜逐颜开:“就是这一家了!”一些移居海外的泉州人回国办事,返程时总不忘绕行泉州,买些东街的烧肉粽带回去给父母品尝,以慰其思乡之苦。
北大教授张咏白祖籍泉州,半生漂泊,在新加坡、香港、北京多地辗转,但是梦中经常出现伴随着小吃香味的故乡形象。在他的回忆清单里,除了烧肉粽,还有一长串的名单:水丸汤、啁啁螺、油炸菜头粿、田螺肉碗糕、咸酸甜……对于这份名字怪异的菜单,他自小在北京生长的儿子难以理解,张咏白说:“对于这些小吃的味道,我也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且待他有朝一日自己去品尝吧。”
美味的秘诀
我住的酒店紧挨着泉州最繁华的涂门街,出门觅食极为方便。即便如此,也不过只能品得泉州美食的一鳞半爪。泉州名小吃很多,但都分散在不同的街巷里,而且有名的店铺基本都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肉粽数东街的最好,面线糊要去西街喝,醋肉是水门巷的最为有名,美味的猪血汤就只有美食街上的国仔美食店做得出来,想吃元宵、菜头酸,还得去金鱼巷……美食家蔡澜在《福建印象》中如此描述泉州的小吃:“计有五香卷、咸鸭、红烧牛排、煎鱼卷、牛筋汤、牛肉粳、炸醋肉、肉粽、炒面、薄饼、卤面、面线糊、炒粉丝和米粉等等小吃,都是地道得不能再地道,这一餐,是在福建吃到最满意的一餐。”不过他这一餐并不是真的坐在小吃店里面吃的,因为“泉州没有一家像样的老字号餐厅,著名的都是一些街边小食”。蔡澜一行人想出的解决办法是:要了酒店的一个包厢,然后分头到各家有名的小吃店里要求打包,再带回酒店吃。
对于这种四处分散、各自做强的状态,在泉州生活了12年的陈美玲却颇为享受。尤其是在逛街的时候,走累了,附近总是刚好就有一家不错的小吃店,于是大家就停下来吃点东西,然后接着逛,逛累了又能找到另外一家,接着吃。泉州小吃给人的感觉就是,你饿的时候,地道的美食就近在身边。和走近这座城市一样,别太贪心,也别着急,慢慢闲逛着,味道自然而然地就一一品出来了。
毗连中山路的金鱼巷有许多有口皆碑的小吃,其中要数“海丝金凤元宵”最为有名,同东街肉粽一样,这里也是泉州美食的地标之一。我点了一大一小两种元宵,大者如乒乓球,白色的圆皮裹着花生、芝麻、白糖制成的甜馅,辅以清汤,吃着清爽;小的如花生米,吃着甜腻。据说元宵节时来此吃元宵的人会排出近百米长的队伍,有人会一口气连吃七碗。店里生意非常好,下午时分仍然客源不断,桌子明显不够用了。虽然雇了三四个伙计,老板林金鱼仍是不得闲。林金鱼在巷子对面新租下了一家店面,正在装修,半个月后,排队的情况就可以大为改善。
林金鱼的另一个身份是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作为泉州美食家的代表到台湾省访问交流。海丝金凤元宵能够在众多元宵店中脱颖而出,自有其独到之处,然而烦恼也因此产生:林金鱼想在其他地方开些分店,可总觉得人手不足,力不从心;本地和石狮、厦门的一些元宵店找上门来,想要加盟,他考察一番之后,终究还是不能放心,毕竟,他所做的元宵工艺繁复,难保有人不会嫌麻烦而省却一两个步骤。
这是泉州许多小吃名店的瓶颈,但想来也是它们长盛不衰的秘诀:老板都对质量十分上心,到了不敢轻易放手的地步。近几年来,农家饭菜、手工制品、老家具等一系列与传统手法沾边的事物大受欢迎,其内在逻辑恐怕也在于此,人们并非偏爱原始的、低效的生产方式,而是怀念它独一无二的精致感。
让泉州游子魂牵梦绕的烧肉粽、面线糊、元宵圆等众多名小吃,大多至今仍是独门小店,各自经营,漫步街头的时候,便会不期然地与之相遇。这些本土美食家对选料、工序有着近乎固执的坚持,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让我们在一品美味的同时,得以感受到原始的精致与用心。
乡愁里的肉粽香
到泉州,免不了要去东街品尝一下名列“福建名小吃”的侯阿婆肉粽。在许多离乡的泉州人心目中,东街的烧肉粽跟《爱拼才会赢》等闽南歌曲一样,是深植心底的美好回忆。其中,侯阿婆家的肉粽特有的香味和口感,尤其叫人想念。
粽子端上来的时候,已经剥好放在一个碟子当中,上面浇着橙黄色的甜辣酱,隐约可见香菇、瘦肉、花生等多种配料,还有一碗赠送的小肠汤,汤质乳白,飘着清香。糯米的颜色比较深,轻咬一口,软滑可口,但觉香味充盈口腔,这是糯米事先炒过的缘故——炒米是东街烧肉粽制作之初一道至关重要的程序,糯米淘洗后浸泡3小时,沥干后与葱头油、蒜、五香粉、卤肉汁、焦糖等多种调料放入锅中翻炒8~10分钟,待糯米泛出金黄色时出锅,此时糯米已经吸收了众多调料的香味。一个肉粽的制作工序有15道之多,糯米炒好后,要根据粽子的不同类型,配上香菇、粟子、猪肉、鸡肉、虾米、海参、干贝等配料,包入新鲜的竹叶中煮熟,配料也颇为考究:香菇要挑黄底的,虾米要用肥大、新鲜的,葱头数石狮产的最香……
侯阿婆的肉粽店已经经营了30余年,早先连招牌都没有,但是做工精细、配料十足,颇受食客欢迎,许多远处的客人也慕名而来。后来因为东街整改,肉粽店曾有搬迁,加上附近又陆续开了其他几家肉粽店,老顾客时有买错。一位老先生以前是吩咐家人代买,后来干脆自己来东街寻觅,一连吃了数家,直吃到侯阿婆店里的烧肉粽时才喜逐颜开:“就是这一家了!”一些移居海外的泉州人回国办事,返程时总不忘绕行泉州,买些东街的烧肉粽带回去给父母品尝,以慰其思乡之苦。
北大教授张咏白祖籍泉州,半生漂泊,在新加坡、香港、北京多地辗转,但是梦中经常出现伴随着小吃香味的故乡形象。在他的回忆清单里,除了烧肉粽,还有一长串的名单:水丸汤、啁啁螺、油炸菜头粿、田螺肉碗糕、咸酸甜……对于这份名字怪异的菜单,他自小在北京生长的儿子难以理解,张咏白说:“对于这些小吃的味道,我也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且待他有朝一日自己去品尝吧。”
美味的秘诀
我住的酒店紧挨着泉州最繁华的涂门街,出门觅食极为方便。即便如此,也不过只能品得泉州美食的一鳞半爪。泉州名小吃很多,但都分散在不同的街巷里,而且有名的店铺基本都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肉粽数东街的最好,面线糊要去西街喝,醋肉是水门巷的最为有名,美味的猪血汤就只有美食街上的国仔美食店做得出来,想吃元宵、菜头酸,还得去金鱼巷……美食家蔡澜在《福建印象》中如此描述泉州的小吃:“计有五香卷、咸鸭、红烧牛排、煎鱼卷、牛筋汤、牛肉粳、炸醋肉、肉粽、炒面、薄饼、卤面、面线糊、炒粉丝和米粉等等小吃,都是地道得不能再地道,这一餐,是在福建吃到最满意的一餐。”不过他这一餐并不是真的坐在小吃店里面吃的,因为“泉州没有一家像样的老字号餐厅,著名的都是一些街边小食”。蔡澜一行人想出的解决办法是:要了酒店的一个包厢,然后分头到各家有名的小吃店里要求打包,再带回酒店吃。
对于这种四处分散、各自做强的状态,在泉州生活了12年的陈美玲却颇为享受。尤其是在逛街的时候,走累了,附近总是刚好就有一家不错的小吃店,于是大家就停下来吃点东西,然后接着逛,逛累了又能找到另外一家,接着吃。泉州小吃给人的感觉就是,你饿的时候,地道的美食就近在身边。和走近这座城市一样,别太贪心,也别着急,慢慢闲逛着,味道自然而然地就一一品出来了。
毗连中山路的金鱼巷有许多有口皆碑的小吃,其中要数“海丝金凤元宵”最为有名,同东街肉粽一样,这里也是泉州美食的地标之一。我点了一大一小两种元宵,大者如乒乓球,白色的圆皮裹着花生、芝麻、白糖制成的甜馅,辅以清汤,吃着清爽;小的如花生米,吃着甜腻。据说元宵节时来此吃元宵的人会排出近百米长的队伍,有人会一口气连吃七碗。店里生意非常好,下午时分仍然客源不断,桌子明显不够用了。虽然雇了三四个伙计,老板林金鱼仍是不得闲。林金鱼在巷子对面新租下了一家店面,正在装修,半个月后,排队的情况就可以大为改善。
林金鱼的另一个身份是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作为泉州美食家的代表到台湾省访问交流。海丝金凤元宵能够在众多元宵店中脱颖而出,自有其独到之处,然而烦恼也因此产生:林金鱼想在其他地方开些分店,可总觉得人手不足,力不从心;本地和石狮、厦门的一些元宵店找上门来,想要加盟,他考察一番之后,终究还是不能放心,毕竟,他所做的元宵工艺繁复,难保有人不会嫌麻烦而省却一两个步骤。
这是泉州许多小吃名店的瓶颈,但想来也是它们长盛不衰的秘诀:老板都对质量十分上心,到了不敢轻易放手的地步。近几年来,农家饭菜、手工制品、老家具等一系列与传统手法沾边的事物大受欢迎,其内在逻辑恐怕也在于此,人们并非偏爱原始的、低效的生产方式,而是怀念它独一无二的精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