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观和道德观对我们的影响和启迪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xi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著有《书》、《诗》、《春秋》。他和弟子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纂成《论语》。2500多年过去了,风霜雨雪,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社会更迭。然而,论语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深邃的教育观念,博大的道德思想,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人文思想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所传承,为西方国家的哲人所青睐。
  目前我国正处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树立新的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使千千万万的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五爱”新人。现在我就结合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论语对我们的影响和启迪。
  
  一、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的借鉴
  
  1、论语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尽管当时的科学认识手段对世界的本质,人的大脑思维反映等重大哲学问题处在初创阶段,但孔子客观而真实地提示了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学而知之,非生而知之;人认识事物是先感性认识,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孔子说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差别不大,有喜怒哀乐,这是作为自然人而言;但随着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人努力程度不同,人与人之间又有很大的差别,这是作为社会人而言。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穷人富人,不论聪明或是愚笨,都应接受教育。我国正在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不分尊卑贵贱,种族民族,只要是中国公民处在儿童、少年阶段都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既是国际科技竞争、知识经济、现代化建设需要,也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传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认识是没有止境的,真理总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人们学习认识是不断通过相对真理而走向绝对真理。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意思是只要早晨获得新的知识道理,就算到晚上死去我都心甘情愿。这反映了孔子追求新知,追求真理,孜孜不倦,求知不止。今天科技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客观上要求每个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认识新世界。我们要用孔子的求知精神,以实际行动响应中央倡导的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府,公民要终生学习。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树立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为了真理追求而献身祖国。如两弹一星邓稼先,数学家张广厚,计算机专家王选。只有造就了一大批热爱学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孔子的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是对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否定。孔子的启发式思想体现在《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者,心求道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意。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里的“愤”是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没有找到解决途径的心理状态,此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怎么思考,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叫“启”。“悱”是学生对某一个问题已经有所思考,想说又说不出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弄清概念,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叫“发”。孔子要求老师在学生“愤”和“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教学,说明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是提高教和学的最佳诱导方法。孔子这一教学法在今天改革教育创新思维,探索方法的大环境下,仍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3、孔子的学以致用,学思结合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探究式学习的影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知识变为行动为快乐的人。孔子这一观点既是知和行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又是对今天倡导素质教育中投身社会,动手实践快乐学习的最好注解。
  论语句首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意思是将所学的知识,经常复习运用,不是令人高兴吗?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特说“习”,包含复习,练习,实习等一系列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本领。将“习”纳入教学过程是孔子的一大创造。“学而时习之”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化为能力,行动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学习中举一反三,猎取新知识的过程。
  孔子还非常重视“学”和“思”的作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这里罔,是迷惑而无收获;殆,是危险的意思。学过的知识如果不思考,不归纳就会没有收获;反之,只是抓住一个疑点,钻牛角尖,而不从联系的广博的方向去钻研就会走向死胡同,停滞不前。这里的学和思相互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过程。其中的设疑思考,反思,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学生只有认真地独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则生问,问则求解,通过不同形式解问答疑,学生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养成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孔子的这些观点,对于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知识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社会现实中研究专题问题,通过亲身实践,以模拟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将“学、思、习、行”真正统一起来。
  a、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研究性学习必须首先学习各科基础知识,并掌握学科之间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归纳综合。
  b、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勤思,巧思,善思。
  c、多参加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形成能力。一方面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社会实践中概括总结出原理;另一方面运用原理,定理去解释一定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论语的道德思想对当代德育观的影响和启示
  
  孔子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总是把知识传授和道德认识结合起来,并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我们今天的德育实践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和指导作用,即我们平时要把德育过程贯彻到每一门学科教学之中,从学科教学中挖掘出道德教育因素,在各门学科的内容体系中都包含有丰富的人文道德精神,如自然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社会人文学家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这些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去挖掘,以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质。
  孔子的德育观,是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我们今天说的“成才先成人,成人促成才”,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孔子的德育观非常丰富,笔者初步归纳为三个方面:
  1、重视人的内省,自我修养的提高。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呈仁篇》)意思是看见好人好事就应该反省一下,向他看齐;看到不道德言行也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同的地方。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出他们的缺点,如果我也有,自己就要设法改正。崇高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既要榜样的力量,又要主体的内省。在今天的德育教育中,如何塑造完美的自我,如何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净化心灵,唤起自觉的内省,将道德认识和情感外化成自己行动,则是我们教师和德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2、为人诚实,恪守信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树立诚信守信观念?如何对待金钱物质利益?一生如何活着,为谁活着?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对这些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篇》)輗和軏分别是古代大车和小车车辕上的木销子,没有它们,车就不能行走。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是不能自立于世的,就像车子无輗无軏靠什么行走啊。孔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意思是见到财利而想到正义,遇到他人危急而肯付出生命,久处困境也不忘平生的志向,这样可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孔子的这些道德观念影响和激励了多少代的仁人志士。西汉初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为人正直,特别讲信用。凡是答应的事,无论多么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办到。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说明人们认为诚信的价值要远远高于金钱的价值。
  3、宽厚仁爱谦逊相处的为人处世之道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的论语中多处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意思是君子讲原则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讲原则。“和而不同”就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强调通过对事物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人际关系上,“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也不是提倡息事宁人的和事佬。提倡“和而不同”不是否认矛盾,恰恰是承认矛盾,正确对待矛盾,是要通过不同意见的互相争论,互相补充来达到正确认识。它既不是不允许不同意见存在,也不是鹦鹉学舌,随声附和。求同存异,融合统一,才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的弟子樊迟问“仁?”孔子回答“爱人”。孔子把仁的本质解释为爱人,爱众人,通过爱人来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爱人呢?孔子提出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篇》)另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前者意思是自己希望达到和实现的,也希望别人达到和实现,要把心放在正中间。这要求人要有宽广豁达的胸襟,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所以后人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说,也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情愫。后者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得到和不喜欢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即为自己着想又为别人着想。
  孔子主张为人要坦荡,谦虚,光明磊落,不要装模作样,傲慢自大。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耻之。”(《论语·公冶长篇》)意思是花言巧语,伪装和颜悦色,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孔丘本人也认为可耻。孔子还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篇》)意思是君子合群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合群等等。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博大精深,是我们取之不尽的一座文化宝藏,是根植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基础上的思想理论宝库,用辩证的观点去学习它,研究它,汲取精华,必定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实行教学改革和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大有裨益。
  
  严和娣,教师,现居湖北黄梅。
其他文献
关于作文教学的目的,我查阅过许多资料,有人说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有人说作文教学的目的一为倾诉,二为交往;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些说法都强调了一种能力,就是能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么简单的目的,要达到却是难于上青天。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现行的教育制度必须改革以外,从事语
[教学目标]  1.提取并整理文中的主要信息,了解有关鹅的知识与特征,把握文章内容与思路。  2.品味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勇于质疑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疏通字词,大声朗读课文;提2——3个思考题。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与思路,了解有关鹅的知识与特征  1.点学生朗读第1段,找中心句。——(板
姜野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南省示范高中——株洲市四中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株洲市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主讲教师,株洲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株洲市继续教育学会副会长。自2000年到四中任校长,四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撰写的多篇教育、管理论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湖南教育》等期刊发表。曾两次被评为市“优秀党员”,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株洲
水果会腐烂,时光会流逝,容颜会变老,但唯一不会变的是一种发自心底、沁入血脉的爱——那便是亲情。  由于母亲经常出差,家里就常常只有我与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父亲是很疼我的。当我哭闹时,他会哄我;当我生病时,他会第一时间抱起我向医院奔去;当我被仙人掌刺到时,他会小心翼翼地以一种不会让我感到疼痛的方式拔去我身上的刺,再轻轻地给我擦药水,总是极细心地呵护着我。  可现在,父亲变了,他变得粗暴起来,有
一    语文教师把接受美学引入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有益尝试。接受美学是姚斯于1967年创立的,他在《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中主张美学研究应以读者——接受者为中心。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对于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观察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自在的客体,并不是一座自言自语的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是像一部乐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在“作家、作品、读者”这一“三角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为《文汇报》写的《教师下水》一文中就提出了“教师下水”一说。叶老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地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地说法,就是‘下水’。”   其实,不仅是叶圣陶先生,很多教育专家、学者都大力提倡语文教师“下水”作文,像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于漪、李镇西等。
谈起文言文阅读教学,局外人自然坦然,而行内人可就瞠目结舌了。都说文言文不好教,多讲了,不行,会落下个“面面俱到”或“满堂灌”之嫌;少教了,也不行,会扣上个“丢三落四”或“耍花招”之冕。如何是好?我也曾踌躇,但是不管怎样,既然入了这一行,天塌下来会有高个子顶着,说几句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也就不怕别人笑话了。如果要说,文言文教学有什么玩意儿的话,不妨抛出三板斧,接着也罢,不接也就算了,其它枪法免谈。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作文教学与教材脱离,学生写作“无米下锅”,语言干巴,内容空洞。“咬破笔杆,望烂青天”,换来的只是挤出了可怜的几个字后不断数数的无奈以及掐指计算是否到了规定字数的那份期盼。作文教学至今仍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那么如何与教材对接,充分开发利用课本资源呢?    一、充分开发利用课本,梳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中学语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一句话时常在我耳边萦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我们在埋怨孩子基础差、脑子笨、不听话的同时,是否经常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适合孩子?我们是否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心灵,把他们当作一个与我们平等的“人”进行交流?日前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周六,在清理家中抽屉时,无意间发现了女儿的几张小纸条,其中一张是班上的一位男同学写给她的“某某,我喜
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坚持尝试开展课前演讲活动,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在想来,能有这样成效,循序渐进原则功不可没。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知识的习得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得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单而复杂、自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规律。演讲活动自然也不例外。根据这一原则,我在开展课前演讲活动中认真做好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