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写作文。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到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每一课,每一单元,都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思想。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把语文教学与作文知识的传授分割开来,即课文归课文,作文归作文,二者之间少有关联。这就是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知道,作文是由字、词、句、段、篇构成的。低年级的教学,如果不是在教学生识字的基础上认真引导学生组词、扩词、造句,或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话等练习,到了中高年级哪有基础进行写作呢?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如果只是从句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讲得头头是道,不从课文中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详尽的讲解,不在“借鉴”上进行点拨指导,不利用课文(范文)之“长”引导学生对照“己文”之“短”,缺乏趁热打铁进行说文与扩散思维的训练,学生哪来的写作方法呢?作文怎么会有长进呢?因此,我认为,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写作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要树立课文亦作文的思想观点
我们有些教师这样简单地认为,语文课主要完成课后思考题,讲清文章段落大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就算完事。特别是有些低年级教师这样认为,作文是中高年级的事,与本年级无关。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障碍。要知道“语文”一词,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所谓的语文加文字。从教学观点看,语者,阅读解析、口语演练也;文者,阅读基础上的综合能力——写作运用也。
作为精选入册的课文,原本就是学生写作的样本范文,若是注重比较,是大有可讲、大有可学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树立课文亦作文的观点,才能做到既重视课文,亦顾及其他;既埋头吃透课文内容,又重视文章方法的引导应用;既开阔思路,联系学生实际,又研究课文与作文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改变为讲课而讲课、讲文与说文相割离的陋习。
二、要重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作文渗透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教学。但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如果仅仅是完成识字教学任务,不对学生进行适时而简单的字、词、句练习和观察说话训练,学生的知识就会贫乏,到中高年级是难以作文的。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除了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外,还应自觉地渗透一些最基本的作文教学。如我校的余乐老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耳、目、舌、牙”这四个生字时,她在最后一个环节的“练习运用”中是这样训练的。
1.组词造句练习
师:下面请小朋友用字组词,再用词说一句话。
生:耳——耳朵,我用耳朵听老师上课。
目——目的,学会这四个字是我们这堂课的目的;
舌——舌头,我们用舌头尝味道;
牙——牙齿,她的牙齿很白。
2.段的说话练习
师:谁能把今天学过的字组成词,说成一段连贯的话。
生:我们用耳朵听课,用眼睛看书,用舌头尝东西,用牙齿嚼食物。总之,我们天天用他们,一天也离不开这四位朋友。
余乐老师设计的这种练习就是最好的作文练习。这样的练习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作文基础,收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要重视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第二个环节——写作指导
阅读教学有两个教学环节,各自担负着不同的教学任务。第一个环节的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即认识文章所描写的事物,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二个环节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认识文章表现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两个环节相扣,构成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实践证明,学生获取写作的营养,主要靠阅读教学,即通过教师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现事物的方法,从而悟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写作规律和技巧。目前,有一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第一个环节,对第二个环节轻描淡写,只让学生接触一些写作术语,并不联系具体内容,也不分析这种方法在课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结果,学生得到的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难以在教师的阅读教学中汲取写作营养,因而写作水平总是难以提高。
那么,如何强化阅读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呢?首先必须处理好两个环节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学生只有先理解了内容,才能认识表现内容的形式和方法。也就是说,只有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走扎实了,第二个环节才有基础、有条件。其次,阅读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必须从文章的中心出发,从事物本质意义的理解出发,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出发,看事物的特点、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绝不是孤立地认识文章的写法。再次,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写法,不要轻描淡写,不能离开具体内容空头说教。在阅读教学中,在写作的方法上,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
如《高大背影》(五年制小学第七册)一课,第二个环节应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词句,体会文章是怎样具体写真、写实的。为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文中哪些词句表现了三轮车工人的高尚品质?2.文中几次写三轮车工人的“背影”?为什么不写他的其他外貌特征和神态?文中哪些是写“我”听到的和感觉到的?为什么不着重写“我”看到的?3.同学们已知道,“妈妈”有一个感情变化过程,谁能结合词句说说,这个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由于以上几个问题都与文章的具体内容联系,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对本文的表现方法——“真实而又具体”的理解,就不是空泛的了。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对学生今后的写作具有实在的指导意义。
总之,只要我们树立课文亦作文的思想观点,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必将长足迅进。
一、教师要树立课文亦作文的思想观点
我们有些教师这样简单地认为,语文课主要完成课后思考题,讲清文章段落大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就算完事。特别是有些低年级教师这样认为,作文是中高年级的事,与本年级无关。这些观点和做法都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障碍。要知道“语文”一词,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所谓的语文加文字。从教学观点看,语者,阅读解析、口语演练也;文者,阅读基础上的综合能力——写作运用也。
作为精选入册的课文,原本就是学生写作的样本范文,若是注重比较,是大有可讲、大有可学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树立课文亦作文的观点,才能做到既重视课文,亦顾及其他;既埋头吃透课文内容,又重视文章方法的引导应用;既开阔思路,联系学生实际,又研究课文与作文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作用。改变为讲课而讲课、讲文与说文相割离的陋习。
二、要重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作文渗透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教学。但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如果仅仅是完成识字教学任务,不对学生进行适时而简单的字、词、句练习和观察说话训练,学生的知识就会贫乏,到中高年级是难以作文的。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除了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外,还应自觉地渗透一些最基本的作文教学。如我校的余乐老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耳、目、舌、牙”这四个生字时,她在最后一个环节的“练习运用”中是这样训练的。
1.组词造句练习
师:下面请小朋友用字组词,再用词说一句话。
生:耳——耳朵,我用耳朵听老师上课。
目——目的,学会这四个字是我们这堂课的目的;
舌——舌头,我们用舌头尝味道;
牙——牙齿,她的牙齿很白。
2.段的说话练习
师:谁能把今天学过的字组成词,说成一段连贯的话。
生:我们用耳朵听课,用眼睛看书,用舌头尝东西,用牙齿嚼食物。总之,我们天天用他们,一天也离不开这四位朋友。
余乐老师设计的这种练习就是最好的作文练习。这样的练习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作文基础,收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要重视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第二个环节——写作指导
阅读教学有两个教学环节,各自担负着不同的教学任务。第一个环节的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即认识文章所描写的事物,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二个环节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认识文章表现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两个环节相扣,构成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实践证明,学生获取写作的营养,主要靠阅读教学,即通过教师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现事物的方法,从而悟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的写作规律和技巧。目前,有一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第一个环节,对第二个环节轻描淡写,只让学生接触一些写作术语,并不联系具体内容,也不分析这种方法在课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结果,学生得到的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难以在教师的阅读教学中汲取写作营养,因而写作水平总是难以提高。
那么,如何强化阅读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呢?首先必须处理好两个环节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学生只有先理解了内容,才能认识表现内容的形式和方法。也就是说,只有阅读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走扎实了,第二个环节才有基础、有条件。其次,阅读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必须从文章的中心出发,从事物本质意义的理解出发,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出发,看事物的特点、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绝不是孤立地认识文章的写法。再次,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写法,不要轻描淡写,不能离开具体内容空头说教。在阅读教学中,在写作的方法上,力求使学生一课一得。
如《高大背影》(五年制小学第七册)一课,第二个环节应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词句,体会文章是怎样具体写真、写实的。为达到这个要求,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文中哪些词句表现了三轮车工人的高尚品质?2.文中几次写三轮车工人的“背影”?为什么不写他的其他外貌特征和神态?文中哪些是写“我”听到的和感觉到的?为什么不着重写“我”看到的?3.同学们已知道,“妈妈”有一个感情变化过程,谁能结合词句说说,这个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由于以上几个问题都与文章的具体内容联系,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对本文的表现方法——“真实而又具体”的理解,就不是空泛的了。这样的阅读教学才能对学生今后的写作具有实在的指导意义。
总之,只要我们树立课文亦作文的思想观点,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必将长足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