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五氯化铌为前驱体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氧供体,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五氧化二铌溶胶,引入成膜助剂PVP得到镀膜溶液,在石英基片上镀膜制备出前驱体薄膜,利用还原氮化技术合成出氮化铌薄膜。利用XRD、SEM和UV-VIS-NIR和四探针测试仪等测试手段,研究了PVP分子量及其用量对氮化铌薄膜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P用量为0.5 g,分子量为130万时,薄膜中物相为Nb4N5,薄膜基本无开裂,表面光滑,在250~550 nm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透过带,可见光透过率较大,方块电阻为500 Ω/□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还原氮化;氮化铌薄膜
0 引 言
氮化铌薄膜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在机械、电子、冶金、新能源、生物医疗和建筑节能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氮化铌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还原氮化法等。相比之下,还原氮化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B.Koscielska等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Nb2O5-TiO2涂层,然后利用还原氮化法在1 200 ℃制备出具有良好电性能的NbN-TiN薄膜。Agnieszka Witkowska等首先采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b2O5-SiO2薄膜,然后利用还原氮化法在1 200 ℃制备出具有粒状结构、电性能良好的NbN-SiO2薄膜。
然而,利用还原氮化技术制备薄膜过程中如何增加薄膜厚度,防止薄膜开裂,提高薄膜的性能是薄膜制备的关键问题之一。Hiromitsu等通过在溶胶中加入含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采用浸涂法制备了钛酸钡薄膜,不仅薄膜的厚度得到增加,还减少了薄膜的开裂。由此可见,PVP可作为成膜助剂增加薄膜厚度,减少薄膜开裂。
因此,本研究以五氯化铌为前驱体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氧供体,引入PVP作为成膜助剂制备出前驱体薄膜,利用还原氮化技术合成出氮化铌薄膜,并研究PVP分子量及用量对氮化铌薄膜物相组成、表面形貌以及性能的影响。
1 实验设计
1.1氮化铌薄膜的制备
实验原料包括纯度为分析纯的五氯化铌、无水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纯度为99.999%的氨气和氮气。
量取8 ml无水乙醇放入烧杯内,称取0.614 5 g五氯化铌粉体倒入烧杯中,配制数份上述溶液,分别加入0.4 g、0.5 g和0.6 g分子量为1 300 000 PVP,或者加入0.5 g分子量为1万、5.8万和130万PVP,然后分别再加入1.25 mlDMF,搅拌至溶液澄清,得到前驱体镀膜溶液。使用匀胶仪在石英玻璃基片进行旋转镀膜,旋转速率为3 500 r/min,镀膜时间为20 s,制备出前驱体薄膜。将前驱体薄膜在80 ℃下干燥24 h后于600 ℃下预烧0.5 h后得到氧化铌薄膜,升温速率为5 ℃/min。将氧化铌薄膜样片放入气氛管式炉中,进行反复抽真空处理以保证无空气后持续通入80 ml/min的N2。打开管式炉,设置升温速率5 ℃∕min、烧成温度800 ℃、保温时间2 h。当炉温达到300 ℃时,将80 mL∕min的N2换成400 mL∕min NH3,停止通入N2,温度达到500 ℃时NH3流量从400 mL∕min调到800 mL∕min。保温结束后炉温降至500 ℃时NH3流量调到400 mL∕min。温度降低到300 ℃时换成80 mL∕min的N2,停止通入NH3。待炉温降到150 ℃后关闭管式炉,停止通入气体,待炉温降到室温后得到氮化铌薄膜。
1.2结构与性能表征
采用日本理学株式会社生产的D/MAX2500PC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所得薄膜样品的晶相组成,扫描角度为10~80 °,扫描速度为10 °/min,衍射仪的辐射源靶材为Cu靶 Kα。采用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生产的EVO18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薄膜样品表面形貌。利用日本日立公司的U4100型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薄膜的透过率及反射率,测量范围为240~2 600 nm。采用广州四探针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TS-8型四探针测试仪,测试样品的方块电阻。方块电阻测量范围:0.001~20 000 Ω/□。
2 结果与讨论
2.1PVP用量对氮化铌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分别按用量为0.4 g、0.5 g和0.6 g,加入分子量为130万的PVP时制得的氮化铌薄膜进行XRD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不同PVP用量时制得的薄膜中均出现了Nb4N5衍射峰,晶面分别为(211)、(310)和(312)。随着PVP的用量增加,(211)和(310)晶面的衍射峰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并且(312)晶面衍射峰的峰形也隨之变得越尖锐。可以看出,当PVP的用量为0.5 g时制得的薄膜中Nb4N5的结晶程度相对较高。
为了观察上述薄膜的表面形貌,对其进行了SEM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当PVP用量为0.5 g时制得的薄膜表面均匀,裂纹较少。当PVP用量为0.4 g和0.6 g时制得的薄膜表面变得粗糙,且裂纹显著增加,这表明适当引入PVP有助于改善薄膜质量,减少其开裂。
对不同PVP用量下制得的Nb4N5薄膜进行紫外-可见-近红外光测试,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采用不同PVP用量制得的Nb4N5薄膜均在250~550 nm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透过带,在近红外区域内也有较高的透过率,而且薄膜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随着PVP用量的增加而降低,PVP用量为0.4 g时制得的薄膜透过率高,可能是因为PVP的用量少导致生成薄膜厚度随之减小,从而导致薄膜透过率较高。当PVP用量为0.5 g和0.6 g时制得的Nb4N5薄膜在可见光区域反射率基本一样。 对不同PVP用量下制得的Nb4N5薄膜进行方块电阻测试与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由上图可知,PVP用量为0.4 g和0.5 g时,测得薄膜的方块电阻基本一样,而PVP用量为0.6 g时,薄膜的方块电阻显著升高,可能是因为随着PVP的用量增多,加热合成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物较多,导致薄膜表面裂纹增加,薄膜连续性降低,引起方块电阻升高。
2.2PVP分子量对氮化铌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分别对不同PVP分子量下得到的氮化铌薄膜进行XRD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当PVP分子量为1万时,薄膜中出现了Nb4N5衍射峰,其晶面指数为(310),当PVP分子量为5.8万和130万时出现的衍射峰晶面为(211),而且随着PVP分子量的增大衍射峰峰强增加,当PVP分子量为130万时制得的薄膜中Nb4N5衍射峰的(312)晶面出现了,此外,峰形越尖锐也表明薄膜中Nb4N5的结晶程度越高。这可能是因为PVP分子量大时所制成的镀膜前驱体溶液的粘度相对较高,在高速匀胶镀膜时基片表面余留的镀膜前驱体溶液的量相对较多,有效成分较多,其还原氮化过程中Nb4N5晶体易成核生长,薄膜厚度较大。
為了观察不同PVP分子量制得薄膜的表面形貌,其SEM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以看出,当PVP分子量为1万时,薄膜表面分布不均匀且不连续,随着PVP分子量的增加,薄膜表面变得光滑。当PVP分子量为130万时,薄膜连续完整。
对不同PVP分子量下得到的Nb4N5薄膜进行光学性能和方块电阻测试和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
可以看出,三个样品在250~550 nm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透过带,并且随着PVP分子量的减小,薄膜的透过率和反射率逐渐增加,当PVP分子量为1万时得到的薄膜的透过率和反射率最高。可能是由于PVP分子量小,造成前驱体溶液浓度降低,导致生成Nb4N5的量较少,使得薄膜的透过率和反射率较高。此外,由于当PVP分子量为1万时制得的薄膜连续性相对较差,导致其方块电阻相对变大。
3 结 论
(1)采用用量为0.4 g、0.5 g和0.6 g PVP制备氮化铌薄膜时,均可获得沿(211)和(310)面生长的氮化铌薄膜,当PVP用量为0.5 g时,薄膜中Nb4N5的结晶程度最高,表面光滑。随着PVP用量的增加,Nb4N5薄膜从近红外光区域到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逐渐降低,在近红外区域的反射率也随之降低,薄膜的方块电阻显著增加。
(2)采用分子量为1万、5.8万和130万 PVP制备氮化铌薄膜时,随着PVP分子量的增加,Nb4N5薄膜中逐渐出现了(310)、(211)和(312)衍射峰。当PVP分子量为130万时,Nb4N5薄膜的结晶程度最高、形貌最好,表面光滑且连续。当PVP分子量为5.8万时,薄膜方块电阻最小,约为212 Ω/口。随着PVP分子量的减小,薄膜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和在近红外区域的反射率也逐渐增加。
参 考 文 献
[1]彭松,肖斌平,郝建奎,等.NbN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4):487-490.
[2]李戈扬,赖倩茜,虞晓江,等.TiN/NbN纳米多层膜的微结构与超硬度效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36(5):730-732.
[3]Slysz W, Guziewicz M, Borysiewicz M, et al. Ultrathin NbN Films for Superconducting Single-Photon Detectors[J].Acta Physica Polonica A,2011,120(1):200-203.
[4]宋教花,张涛,侯君达,等.金属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合成NbN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5):623-625.
[5]刘大光,朱子华.有机玻璃耐磨涂层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5,33(11):14-16.
[6]B. Kos′cielska.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NbN-SiO2 films obtained by ammonolysis of Nb2O5-SiO2 sol-gel derived coatings[J].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08,354:1549-1552.
[7]B. Kos′cielska, W. Jurga. Superconducting properties of an NbN-SiO2 disordered system obtained by ammonolysis of NbN-SiO2 so-gel derived coatings[J].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08,354:4345-4348.
[8]B. Kos′cielska, A. Winiarski.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of nitrided Nb2O5 and Nb2O5-SiO2 sol-gel derived films[J].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08,354:4349-4353.
[9]B. Kos′cielska, A. Winiarski, B. Kusz.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nitride NbN-TiN sol-gel derived films[J].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09,355:1342-1346.
[10]Agnieszka Witkowska, Barbara Ko?cielska. XAFS investigations of nitride NbN-SiO2 sol-gel derived films[J].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12,358:969-974.
[11]Hiromitsu Kozuka, Kajimura Masahiro, Toshihiro Hirano, et al. Crack-Free, Thick Ceramic Coating Films via Non-Repetitive Dip-Coating Using Polyvinylpyrrolidone as Stress-Relaxing Agent[J].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19:205-209.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还原氮化;氮化铌薄膜
0 引 言
氮化铌薄膜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在机械、电子、冶金、新能源、生物医疗和建筑节能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氮化铌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还原氮化法等。相比之下,还原氮化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B.Koscielska等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Nb2O5-TiO2涂层,然后利用还原氮化法在1 200 ℃制备出具有良好电性能的NbN-TiN薄膜。Agnieszka Witkowska等首先采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b2O5-SiO2薄膜,然后利用还原氮化法在1 200 ℃制备出具有粒状结构、电性能良好的NbN-SiO2薄膜。
然而,利用还原氮化技术制备薄膜过程中如何增加薄膜厚度,防止薄膜开裂,提高薄膜的性能是薄膜制备的关键问题之一。Hiromitsu等通过在溶胶中加入含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采用浸涂法制备了钛酸钡薄膜,不仅薄膜的厚度得到增加,还减少了薄膜的开裂。由此可见,PVP可作为成膜助剂增加薄膜厚度,减少薄膜开裂。
因此,本研究以五氯化铌为前驱体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氧供体,引入PVP作为成膜助剂制备出前驱体薄膜,利用还原氮化技术合成出氮化铌薄膜,并研究PVP分子量及用量对氮化铌薄膜物相组成、表面形貌以及性能的影响。
1 实验设计
1.1氮化铌薄膜的制备
实验原料包括纯度为分析纯的五氯化铌、无水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纯度为99.999%的氨气和氮气。
量取8 ml无水乙醇放入烧杯内,称取0.614 5 g五氯化铌粉体倒入烧杯中,配制数份上述溶液,分别加入0.4 g、0.5 g和0.6 g分子量为1 300 000 PVP,或者加入0.5 g分子量为1万、5.8万和130万PVP,然后分别再加入1.25 mlDMF,搅拌至溶液澄清,得到前驱体镀膜溶液。使用匀胶仪在石英玻璃基片进行旋转镀膜,旋转速率为3 500 r/min,镀膜时间为20 s,制备出前驱体薄膜。将前驱体薄膜在80 ℃下干燥24 h后于600 ℃下预烧0.5 h后得到氧化铌薄膜,升温速率为5 ℃/min。将氧化铌薄膜样片放入气氛管式炉中,进行反复抽真空处理以保证无空气后持续通入80 ml/min的N2。打开管式炉,设置升温速率5 ℃∕min、烧成温度800 ℃、保温时间2 h。当炉温达到300 ℃时,将80 mL∕min的N2换成400 mL∕min NH3,停止通入N2,温度达到500 ℃时NH3流量从400 mL∕min调到800 mL∕min。保温结束后炉温降至500 ℃时NH3流量调到400 mL∕min。温度降低到300 ℃时换成80 mL∕min的N2,停止通入NH3。待炉温降到150 ℃后关闭管式炉,停止通入气体,待炉温降到室温后得到氮化铌薄膜。
1.2结构与性能表征
采用日本理学株式会社生产的D/MAX2500PC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所得薄膜样品的晶相组成,扫描角度为10~80 °,扫描速度为10 °/min,衍射仪的辐射源靶材为Cu靶 Kα。采用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生产的EVO18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薄膜样品表面形貌。利用日本日立公司的U4100型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薄膜的透过率及反射率,测量范围为240~2 600 nm。采用广州四探针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TS-8型四探针测试仪,测试样品的方块电阻。方块电阻测量范围:0.001~20 000 Ω/□。
2 结果与讨论
2.1PVP用量对氮化铌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分别按用量为0.4 g、0.5 g和0.6 g,加入分子量为130万的PVP时制得的氮化铌薄膜进行XRD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不同PVP用量时制得的薄膜中均出现了Nb4N5衍射峰,晶面分别为(211)、(310)和(312)。随着PVP的用量增加,(211)和(310)晶面的衍射峰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并且(312)晶面衍射峰的峰形也隨之变得越尖锐。可以看出,当PVP的用量为0.5 g时制得的薄膜中Nb4N5的结晶程度相对较高。
为了观察上述薄膜的表面形貌,对其进行了SEM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当PVP用量为0.5 g时制得的薄膜表面均匀,裂纹较少。当PVP用量为0.4 g和0.6 g时制得的薄膜表面变得粗糙,且裂纹显著增加,这表明适当引入PVP有助于改善薄膜质量,减少其开裂。
对不同PVP用量下制得的Nb4N5薄膜进行紫外-可见-近红外光测试,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采用不同PVP用量制得的Nb4N5薄膜均在250~550 nm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透过带,在近红外区域内也有较高的透过率,而且薄膜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随着PVP用量的增加而降低,PVP用量为0.4 g时制得的薄膜透过率高,可能是因为PVP的用量少导致生成薄膜厚度随之减小,从而导致薄膜透过率较高。当PVP用量为0.5 g和0.6 g时制得的Nb4N5薄膜在可见光区域反射率基本一样。 对不同PVP用量下制得的Nb4N5薄膜进行方块电阻测试与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由上图可知,PVP用量为0.4 g和0.5 g时,测得薄膜的方块电阻基本一样,而PVP用量为0.6 g时,薄膜的方块电阻显著升高,可能是因为随着PVP的用量增多,加热合成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物较多,导致薄膜表面裂纹增加,薄膜连续性降低,引起方块电阻升高。
2.2PVP分子量对氮化铌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分别对不同PVP分子量下得到的氮化铌薄膜进行XRD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当PVP分子量为1万时,薄膜中出现了Nb4N5衍射峰,其晶面指数为(310),当PVP分子量为5.8万和130万时出现的衍射峰晶面为(211),而且随着PVP分子量的增大衍射峰峰强增加,当PVP分子量为130万时制得的薄膜中Nb4N5衍射峰的(312)晶面出现了,此外,峰形越尖锐也表明薄膜中Nb4N5的结晶程度越高。这可能是因为PVP分子量大时所制成的镀膜前驱体溶液的粘度相对较高,在高速匀胶镀膜时基片表面余留的镀膜前驱体溶液的量相对较多,有效成分较多,其还原氮化过程中Nb4N5晶体易成核生长,薄膜厚度较大。
為了观察不同PVP分子量制得薄膜的表面形貌,其SEM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以看出,当PVP分子量为1万时,薄膜表面分布不均匀且不连续,随着PVP分子量的增加,薄膜表面变得光滑。当PVP分子量为130万时,薄膜连续完整。
对不同PVP分子量下得到的Nb4N5薄膜进行光学性能和方块电阻测试和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
可以看出,三个样品在250~550 nm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透过带,并且随着PVP分子量的减小,薄膜的透过率和反射率逐渐增加,当PVP分子量为1万时得到的薄膜的透过率和反射率最高。可能是由于PVP分子量小,造成前驱体溶液浓度降低,导致生成Nb4N5的量较少,使得薄膜的透过率和反射率较高。此外,由于当PVP分子量为1万时制得的薄膜连续性相对较差,导致其方块电阻相对变大。
3 结 论
(1)采用用量为0.4 g、0.5 g和0.6 g PVP制备氮化铌薄膜时,均可获得沿(211)和(310)面生长的氮化铌薄膜,当PVP用量为0.5 g时,薄膜中Nb4N5的结晶程度最高,表面光滑。随着PVP用量的增加,Nb4N5薄膜从近红外光区域到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逐渐降低,在近红外区域的反射率也随之降低,薄膜的方块电阻显著增加。
(2)采用分子量为1万、5.8万和130万 PVP制备氮化铌薄膜时,随着PVP分子量的增加,Nb4N5薄膜中逐渐出现了(310)、(211)和(312)衍射峰。当PVP分子量为130万时,Nb4N5薄膜的结晶程度最高、形貌最好,表面光滑且连续。当PVP分子量为5.8万时,薄膜方块电阻最小,约为212 Ω/口。随着PVP分子量的减小,薄膜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和在近红外区域的反射率也逐渐增加。
参 考 文 献
[1]彭松,肖斌平,郝建奎,等.NbN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4):487-490.
[2]李戈扬,赖倩茜,虞晓江,等.TiN/NbN纳米多层膜的微结构与超硬度效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36(5):730-732.
[3]Slysz W, Guziewicz M, Borysiewicz M, et al. Ultrathin NbN Films for Superconducting Single-Photon Detectors[J].Acta Physica Polonica A,2011,120(1):200-203.
[4]宋教花,张涛,侯君达,等.金属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合成NbN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5):623-625.
[5]刘大光,朱子华.有机玻璃耐磨涂层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5,33(11):14-16.
[6]B. Kos′cielska.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NbN-SiO2 films obtained by ammonolysis of Nb2O5-SiO2 sol-gel derived coatings[J].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08,354:1549-1552.
[7]B. Kos′cielska, W. Jurga. Superconducting properties of an NbN-SiO2 disordered system obtained by ammonolysis of NbN-SiO2 so-gel derived coatings[J].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08,354:4345-4348.
[8]B. Kos′cielska, A. Winiarski.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of nitrided Nb2O5 and Nb2O5-SiO2 sol-gel derived films[J].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08,354:4349-4353.
[9]B. Kos′cielska, A. Winiarski, B. Kusz.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nitride NbN-TiN sol-gel derived films[J].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09,355:1342-1346.
[10]Agnieszka Witkowska, Barbara Ko?cielska. XAFS investigations of nitride NbN-SiO2 sol-gel derived films[J].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2012,358:969-974.
[11]Hiromitsu Kozuka, Kajimura Masahiro, Toshihiro Hirano, et al. Crack-Free, Thick Ceramic Coating Films via Non-Repetitive Dip-Coating Using Polyvinylpyrrolidone as Stress-Relaxing Agent[J].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19:20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