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和谐互助,是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开放、鲜活的教育模式,它所赋予的是师生平等的、自然的对话和互动的过程,它的课堂是使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充满个性的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的和谐,就是师生互助的和谐,交流的和谐,是课堂生成的和谐,效益的和谐。
【关键词】课堂 教学 和谐互助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69-02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是单边或多边交往互动的形式。教师不仅理解为知识的传递者,还理解为“育人者”、 “学生潜能的开发者”等角色;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与学生一起分享对数学的理解。在交往中理解,在理解中加深交往,从获取“知”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实现数学思维交互活动的教学,教师是数学课堂的实践者。在这样的交流环境中,教师、学生、课程资源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其目的是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开放、鲜活的教育模式,它所赋予的是师生平等的、自然的对话和互动的过程,它的课堂是使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充满个性的开放式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和谐互助的策略,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实现师生、生生和谐互助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做到转变课堂角色,努力做到全过程都让学生学习,全过程都让学生互助,全过程都有师生共同的问题评价。实现学生学的精彩、教师导的精彩、师生互助共赢。
教师要努力倡行师友理念,奠定师生、生生互助基础,尝试师友型管理,博得学生认同,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1.班主任要会同数学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因素、性别搭配、交往能力等方面,采取优化组合的方式,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弱的均衡标准,实行动态的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师傅。实行一帮一,一带一,达到全面发展,共同提高。
2.师傅的主要职责是教会学友学习,督促、管理学友学习常规,培养学友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友创新思维,激发灵感,对学友的思想、行为、学习、纪律等方面全面管理。要做师友,要尽到师友的职责。学友要接受师傅的全面管理和学习指导,在和师傅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时弥补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3.磨刀不误砍柴功,教师要教会学生做师友,做高明的师友。师友培训以课堂集体培训和课堂个别培训为主渠道,以专题培训为主要手段。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意识培训、教学方式培训、学习方法培训等。通过培训使学生理解合作互助的重要性,明白师友职责的好处,明确如何互助。通过师傅给学友检查和讲解,改变师傅粗心大意的毛病,学友在师傅的帮助下错误会大大降低。
其次,实现课堂的和谐互助要建立师友规则,规范师友活动。
1.和谐互助,要遵守荣辱与共的规则。在合作小组的基础上把师友结成互助对子,实行“捆绑式”管理,实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连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友之间的交流,调动了师傅的积极性。
2.优秀的师傅不可包办代替,要作为规则确定下来。师友荣辱与共后,有时会出现优秀师傅为了赶进度或急于求成,包办学友的学习活动,这无形中剥夺了学友的学习权力,偏离了互助提升的初衷。这时教师要及时调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提高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主观能动性。
3.课内课外,教师要实施师友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贯彻师友讨论的规则。每个人都要学会倾听与记录,学会思考与交流。别人发言时要虚心倾听,适时插话。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记住要点。两人意见不一致时,不急于争吵,而应设法拿出事实来证明自己见解的正确性。要认真记录大家的发言要点,以丰富课堂笔记。
4.和谐互助中,自学是重头戏,要用自学的规则为互助保驾护航。“互助”并不是要舍弃学生的自学,没有独立思考做基础,交流就变成了空谈,和谐互助课堂强调“独立思考,互助学习”,在10个环节上都为学生搭建了独立思考的平台,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和知识树对学生自学都有指导性的建议。
5.没有交流,不可能出现知识的碰撞,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课堂上能独立完成的问题,不交流,需要互助交流的问题,尽可能在师友间解决,只有疑点、难点、重点的问题,才在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不仅要说明答案,而且要说明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该题中得出的规律等。交流中按照“学友→师傅→学友→师傅→教师”的顺序发言。交流,既要有规则,又要有方法,还要有效果。
6.发言不应是师傅的特权,学友都要受发言规则的限制。师傅在鼓励弱势学生发言的同时,优势学生应自觉限制自己的发言,多提供机会给学友发言,避免强势学生独霸课堂,通过限制发言次数和时间,提高师傅发言质量。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评价的机会,润物无声,左右逢源。
7.于无声处听惊雷,此处无声胜有声。动静协调规则,有时会创造课堂和谐之美。“静”即学生参照各类导学提纲、知识树,进行自学、自思、自练、自查;“动”即学生进行“互助学习”,开展互帮、互练、互议、互查活动。让学生“动”在关键处,“静”在必要时,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要单纯地为了“动”而“动”。
智慧的教师,一般每节课利用5分钟对本节课易错、易混淆问题做课内检测,师友互查、互批,查找错误原因,互相鞭策共同提高。“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和谐互助”课堂还应突出“五个还给”。即将时间权还给学生,将学习权还给学生,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将探究权还给学生,将教学权送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
课堂教学中的和谐互助是把课内与课外、老师集体讲解和学生一对一讲解结合在一起,实现点对面与点对点的结合,极大的增加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将一个老师关注50个学生,演变成了30多个师傅关注另外20多个学友。
课堂教学中的和谐互助将过去的“教而获知”的过程转变为“学而获知”的过程,其切入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和谐互助的课堂教学在强化认知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生命存在和成长的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灵成长,目的是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开放、鲜活的教育模式,它所赋予的是师生平等的、自然的对话和互动的过程,它的课堂是使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充满个性的开放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光明.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特征.数学教育学报.2011.1.35-38.
[2]宋晓平,单墫.数学课堂教学文化的反思与建设.西部教育.2011.4.17.
[3]叶章平.初探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行为的策略.读和算.2011.7.66.
[4]甘州教育信息网.数学高效率教学学习汇报材料《浅析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和《初探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 教学 和谐互助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69-02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是单边或多边交往互动的形式。教师不仅理解为知识的传递者,还理解为“育人者”、 “学生潜能的开发者”等角色;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与学生一起分享对数学的理解。在交往中理解,在理解中加深交往,从获取“知”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实现数学思维交互活动的教学,教师是数学课堂的实践者。在这样的交流环境中,教师、学生、课程资源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其目的是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开放、鲜活的教育模式,它所赋予的是师生平等的、自然的对话和互动的过程,它的课堂是使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充满个性的开放式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和谐互助的策略,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实现师生、生生和谐互助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做到转变课堂角色,努力做到全过程都让学生学习,全过程都让学生互助,全过程都有师生共同的问题评价。实现学生学的精彩、教师导的精彩、师生互助共赢。
教师要努力倡行师友理念,奠定师生、生生互助基础,尝试师友型管理,博得学生认同,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
1.班主任要会同数学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性格因素、性别搭配、交往能力等方面,采取优化组合的方式,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弱的均衡标准,实行动态的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师傅。实行一帮一,一带一,达到全面发展,共同提高。
2.师傅的主要职责是教会学友学习,督促、管理学友学习常规,培养学友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友创新思维,激发灵感,对学友的思想、行为、学习、纪律等方面全面管理。要做师友,要尽到师友的职责。学友要接受师傅的全面管理和学习指导,在和师傅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时弥补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3.磨刀不误砍柴功,教师要教会学生做师友,做高明的师友。师友培训以课堂集体培训和课堂个别培训为主渠道,以专题培训为主要手段。培训内容包括思想意识培训、教学方式培训、学习方法培训等。通过培训使学生理解合作互助的重要性,明白师友职责的好处,明确如何互助。通过师傅给学友检查和讲解,改变师傅粗心大意的毛病,学友在师傅的帮助下错误会大大降低。
其次,实现课堂的和谐互助要建立师友规则,规范师友活动。
1.和谐互助,要遵守荣辱与共的规则。在合作小组的基础上把师友结成互助对子,实行“捆绑式”管理,实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连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友之间的交流,调动了师傅的积极性。
2.优秀的师傅不可包办代替,要作为规则确定下来。师友荣辱与共后,有时会出现优秀师傅为了赶进度或急于求成,包办学友的学习活动,这无形中剥夺了学友的学习权力,偏离了互助提升的初衷。这时教师要及时调控,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提高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主观能动性。
3.课内课外,教师要实施师友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贯彻师友讨论的规则。每个人都要学会倾听与记录,学会思考与交流。别人发言时要虚心倾听,适时插话。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记住要点。两人意见不一致时,不急于争吵,而应设法拿出事实来证明自己见解的正确性。要认真记录大家的发言要点,以丰富课堂笔记。
4.和谐互助中,自学是重头戏,要用自学的规则为互助保驾护航。“互助”并不是要舍弃学生的自学,没有独立思考做基础,交流就变成了空谈,和谐互助课堂强调“独立思考,互助学习”,在10个环节上都为学生搭建了独立思考的平台,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和知识树对学生自学都有指导性的建议。
5.没有交流,不可能出现知识的碰撞,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课堂上能独立完成的问题,不交流,需要互助交流的问题,尽可能在师友间解决,只有疑点、难点、重点的问题,才在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不仅要说明答案,而且要说明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该题中得出的规律等。交流中按照“学友→师傅→学友→师傅→教师”的顺序发言。交流,既要有规则,又要有方法,还要有效果。
6.发言不应是师傅的特权,学友都要受发言规则的限制。师傅在鼓励弱势学生发言的同时,优势学生应自觉限制自己的发言,多提供机会给学友发言,避免强势学生独霸课堂,通过限制发言次数和时间,提高师傅发言质量。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评价的机会,润物无声,左右逢源。
7.于无声处听惊雷,此处无声胜有声。动静协调规则,有时会创造课堂和谐之美。“静”即学生参照各类导学提纲、知识树,进行自学、自思、自练、自查;“动”即学生进行“互助学习”,开展互帮、互练、互议、互查活动。让学生“动”在关键处,“静”在必要时,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要单纯地为了“动”而“动”。
智慧的教师,一般每节课利用5分钟对本节课易错、易混淆问题做课内检测,师友互查、互批,查找错误原因,互相鞭策共同提高。“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和谐互助”课堂还应突出“五个还给”。即将时间权还给学生,将学习权还给学生,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将探究权还给学生,将教学权送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性。
课堂教学中的和谐互助是把课内与课外、老师集体讲解和学生一对一讲解结合在一起,实现点对面与点对点的结合,极大的增加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将一个老师关注50个学生,演变成了30多个师傅关注另外20多个学友。
课堂教学中的和谐互助将过去的“教而获知”的过程转变为“学而获知”的过程,其切入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和谐互助的课堂教学在强化认知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生命存在和成长的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灵成长,目的是建立一种自然、和谐、开放、鲜活的教育模式,它所赋予的是师生平等的、自然的对话和互动的过程,它的课堂是使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充满个性的开放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光明.高效数学教学行为的特征.数学教育学报.2011.1.35-38.
[2]宋晓平,单墫.数学课堂教学文化的反思与建设.西部教育.2011.4.17.
[3]叶章平.初探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行为的策略.读和算.2011.7.66.
[4]甘州教育信息网.数学高效率教学学习汇报材料《浅析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和《初探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行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