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在课前精心地预设,才能在课堂上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一、充分预设促生成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预设得越充分,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就会越深刻,生成的可能性就越大,课前的预设就会变得更有意义。
《七律·长征》这首诗歌的教学难点是让孩子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可是红军战士们却把这些困难不放在心上,勇往直前。全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蒋校长在教学诗歌的第二联时,主要抓住“腾细浪”和“走泥丸”这两个短语让学生自己谈感受,体会把那么大的事情缩成那么小是一种修辞手法——夸张。在教学诗歌的第三联时,蒋校长又抓住了“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让学生谈感受,使学生体会到在长征途中红军虽遇到了千难万险,可他们并没有退缩。蒋校长运用简单的读——感悟——读,使学生的情感和认识螺旋状上升。
二、灵活预设促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如蒋校长在教学《七律·长征》时,与学生一起探讨“更”可以改成什么字:
师:老师想把这个“更”改成“也”,或者改成“最”,你们同意吗?(生摇头)
师:不同意要说明理由。
生:我觉得红军长征,翻越五岭遇到很多很多的艰难险阻(师引导)都克服了,所以他们翻越岷山就不算什么了。
师:那只是“也”呀。前面也让人高兴,后面也让人高兴,我觉得这里可以用“也”。
生:我觉得“最喜”岷山。因为过了岷山他们就三军会合了,我也从这个看出了:他们是——红军不怕远征难。
师:噢,我听懂了。我觉得不认为是“也喜”,而是“更喜”。为什么呢?因为除了战胜困难还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这不是“更喜”吗?那么我想用“最喜”呀。
生:我觉得红军已经度过那么多难关了。到最后应该是更加欢喜了,而不是达到极点的那种欢喜。
师;噢,我听出来了,这“高兴”是个过程。从红军开始长征,充满信心;克服一个个的困难,到现在胜利在望,所以是“更喜”。“更喜岷山千里雪”,把这种高兴的心情给读出来了,读最后一句诗,大家一起读。
蒋校长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神思飞扬中真正地拥有自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他既尊重学生,又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耐心等待,现场捕捉,启迪智慧,使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不断加深理解。
三、精细预设促生成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鸿篇巨制的一个词语,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关注教学细节,才能预约课堂中的那份精彩。
如教师在教学《夕阳真美》引导学生感受云朵的色彩美时,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太阳把身边的云朵染成了哪些颜色?
生:黄色、红色、紫色。
师:只有这几种颜色吗?
生:不是的。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因为它们后面有个“省略号”。
师:那还有哪些颜色呢?
生1:橙色。
生2:黑色。
……
师:这么多的颜色都藏在了这六个小圆点里。既然云朵有那么多的颜色,你能不能只用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颜色都说进去?
生:五颜六色。
师:还有什么词?
生:五光十色。
生:五彩缤纷。
词语的积累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此环节的设计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积累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语,激发他们积累语言的热情,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巧用留白促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留白”是指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品味、体验、感悟,从而激起创造的火花,点燃个性的火焰,使语文课堂成为思想的乐园、富有个性的舞台、创造的天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梅兰芳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梅兰芳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很不容易的,我反复强调“紧盯”和“注视”这两个词。
师:请你看看图上的梅兰芳的眼睛,想想什么叫“紧盯”?
生:眼睛睁得大大的。
师:不仅如此,眼睛还要一眨也不眨。但是眼珠子要不停地转动,这就叫——(生齐:紧盯。)
师:梅兰芳紧盯着什么?(鸽子)这样怎样的鸽子?
生:空中飞翔的鸽子。
师:鸽子飞到东,梅兰芳的眼睛就——(跟到东),鸽子飞到西,梅兰芳的眼睛就——(跟到西),不管鸽子飞到哪,梅兰芳的眼睛始终——(跟到哪)。
师: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表示很专心地看的词语,是什么?(注视)
师:梅兰芳在注视什么呢?(鱼儿)这是怎样的鱼儿?
生:在水底游动的鱼儿。
师:小梅兰芳啊,你是怎么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的呢?
生1:眼睛一眨也不眨。
生2:眼珠子跟着鱼儿转。鱼儿游到哪,我就看到哪。
我巧用课文的这个留白处做文章,指导学生想象梅兰芳平时是怎样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怎样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的。经过想象和我的语言渲染,学生们被梅兰芳坚持不懈苦练眼神的精神打动了,感受梅兰芳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时眼睛是多么酸、多么累,这种角色体验的方法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是很有效的。
在精心预设、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真正获得了全方位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教学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师生在对话中共同成长。
一、充分预设促生成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预设得越充分,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就会越深刻,生成的可能性就越大,课前的预设就会变得更有意义。
《七律·长征》这首诗歌的教学难点是让孩子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可是红军战士们却把这些困难不放在心上,勇往直前。全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蒋校长在教学诗歌的第二联时,主要抓住“腾细浪”和“走泥丸”这两个短语让学生自己谈感受,体会把那么大的事情缩成那么小是一种修辞手法——夸张。在教学诗歌的第三联时,蒋校长又抓住了“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让学生谈感受,使学生体会到在长征途中红军虽遇到了千难万险,可他们并没有退缩。蒋校长运用简单的读——感悟——读,使学生的情感和认识螺旋状上升。
二、灵活预设促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如蒋校长在教学《七律·长征》时,与学生一起探讨“更”可以改成什么字:
师:老师想把这个“更”改成“也”,或者改成“最”,你们同意吗?(生摇头)
师:不同意要说明理由。
生:我觉得红军长征,翻越五岭遇到很多很多的艰难险阻(师引导)都克服了,所以他们翻越岷山就不算什么了。
师:那只是“也”呀。前面也让人高兴,后面也让人高兴,我觉得这里可以用“也”。
生:我觉得“最喜”岷山。因为过了岷山他们就三军会合了,我也从这个看出了:他们是——红军不怕远征难。
师:噢,我听懂了。我觉得不认为是“也喜”,而是“更喜”。为什么呢?因为除了战胜困难还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这不是“更喜”吗?那么我想用“最喜”呀。
生:我觉得红军已经度过那么多难关了。到最后应该是更加欢喜了,而不是达到极点的那种欢喜。
师;噢,我听出来了,这“高兴”是个过程。从红军开始长征,充满信心;克服一个个的困难,到现在胜利在望,所以是“更喜”。“更喜岷山千里雪”,把这种高兴的心情给读出来了,读最后一句诗,大家一起读。
蒋校长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神思飞扬中真正地拥有自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他既尊重学生,又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耐心等待,现场捕捉,启迪智慧,使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不断加深理解。
三、精细预设促生成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鸿篇巨制的一个词语,细节是万顷波涛中的一朵浪花。“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关注教学细节,才能预约课堂中的那份精彩。
如教师在教学《夕阳真美》引导学生感受云朵的色彩美时,是这样做的:
师:同学们,太阳把身边的云朵染成了哪些颜色?
生:黄色、红色、紫色。
师:只有这几种颜色吗?
生:不是的。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因为它们后面有个“省略号”。
师:那还有哪些颜色呢?
生1:橙色。
生2:黑色。
……
师:这么多的颜色都藏在了这六个小圆点里。既然云朵有那么多的颜色,你能不能只用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颜色都说进去?
生:五颜六色。
师:还有什么词?
生:五光十色。
生:五彩缤纷。
词语的积累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此环节的设计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积累许多描写颜色的词语,激发他们积累语言的热情,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巧用留白促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留白”是指通过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品味、体验、感悟,从而激起创造的火花,点燃个性的火焰,使语文课堂成为思想的乐园、富有个性的舞台、创造的天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梅兰芳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梅兰芳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很不容易的,我反复强调“紧盯”和“注视”这两个词。
师:请你看看图上的梅兰芳的眼睛,想想什么叫“紧盯”?
生:眼睛睁得大大的。
师:不仅如此,眼睛还要一眨也不眨。但是眼珠子要不停地转动,这就叫——(生齐:紧盯。)
师:梅兰芳紧盯着什么?(鸽子)这样怎样的鸽子?
生:空中飞翔的鸽子。
师:鸽子飞到东,梅兰芳的眼睛就——(跟到东),鸽子飞到西,梅兰芳的眼睛就——(跟到西),不管鸽子飞到哪,梅兰芳的眼睛始终——(跟到哪)。
师: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表示很专心地看的词语,是什么?(注视)
师:梅兰芳在注视什么呢?(鱼儿)这是怎样的鱼儿?
生:在水底游动的鱼儿。
师:小梅兰芳啊,你是怎么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的呢?
生1:眼睛一眨也不眨。
生2:眼珠子跟着鱼儿转。鱼儿游到哪,我就看到哪。
我巧用课文的这个留白处做文章,指导学生想象梅兰芳平时是怎样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怎样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的。经过想象和我的语言渲染,学生们被梅兰芳坚持不懈苦练眼神的精神打动了,感受梅兰芳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时眼睛是多么酸、多么累,这种角色体验的方法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是很有效的。
在精心预设、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学生真正获得了全方位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教学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师生在对话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