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狭义的“语文阅读”,指学生利用在校的学习时间进行的短文阅读,主要目标就是理解文本内容,并能通过书面语言表达的语文阅读。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态场的视角,观察语文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阅读材料、语文考试及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时空范围及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生态场 观察 思考
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空间存在,生态学上称之为生态场。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不是鼓励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普遍的相互作用并以场的形式实现。 本文借用这个概念,分析一下语文阅读教学时空范围内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本文探讨的“语文阅读”,是相对狭义的,特指学生利用在校的教学时间进行的短文阅读训练,主要目标就是理解文本内容,并能通过书面语言表达的阅读,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这个阅读教学,学生能够做一些阅读理解的题目。语文阅读生态场,包括以下一些相互作用的因素:学生、教师、阅读材料、阅读题目,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了解。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产出比低
学生喜欢阅读吗?当然喜欢。没看见许多学生挑灯夜读,偷偷摸摸读,下课读,放学读,尽管常常因此吃了不少苦头,可是痴心不改。不是让人感动,而是让人无奈:他们不务正业。学生喜欢的是没有题目的阅读、不用考试的阅读,一旦阅读与考试联系起来,就会让人生厌、无所适从。发生在办公室的一则语文笑话是这样的:几个老师在争论《西游记》中是谁牵的马,谁挑的担 。有办公室同事(非语文老师)突然问正在争论的语文老师,猪八戒和蜘蛛精洗澡的时候,看见了几条腿?语文老师是不敢回答的,因为蜘蛛精必定是八条腿,可是猪八戒喜欢的是两条腿的美女。天哪,救救可怜的语文老师吧。语文老师也得出了结论,名著阅读一旦和考试联系起来,就是名著苦读了。语文考试中的怪题怪答案不胜枚举。
更可恨的是,语文学习效率低,投入产出比低。数学、物理等能力型学习、考试,学生只要掌握一种类型题目,就能触类旁通;历史等记忆性学科,学生只要下功夫记,记住了多少,考试一般就能发挥多少,往往立竿见影。而语文学习却不是这样,花了功夫,往往不见效果,即使在考试前做了不少阅读理解题,考试没有考到(一般是考不到的),就会没有多少效果。学生对那些看得见的学习,自己能把握的学习,能够投入持久的热情,愿意花大量的时间,而对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理解的学习则重视程度不够。
二、教师:课堂教学不充分,有限的课堂做了大量无用功
每天一节语文课,学生得不到语文素养的提升,而是针对语文考试做了大量无用功,师生浪费了大量时间识记语文课本上的相关答案,枯燥而低效,虽然师生都明白答案永远背不完,但是谁能不背呢?万一考到了书上的题目,如果教师没有讲到,或者学生没有记住答案,分数就会比别的班级低很多。于是大多语文老师宁可舍本逐末,而不能放弃那些并没有太大用途的讲答案、记答案的无用工作。
叶圣陶先生讲,课文无非是例子。告诉我们应该是通过教学课文来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积累目标,能力提升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以通过“教”而达到“不教”的最终目的。可是很多时候,课文教学被语文老师当作教学的目标,于是“课文”永远都讲不完、教不完,学生疲惫,教师也疲惫,可是离开了老师学生什么都不会。悲!
三、阅读材料:教考脱节,导致师生无处适应
语文老师常常抱怨:我讲的人家不考,人家考的我讲不到。对于课文的详尽分析,教师既把课文当作教学的例子,也把课文当作教学的目标,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课文教学已经很紧张了,根本没有时间再去进行拓展训练,导致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涉及到的面不广。学生读得少,操练得少,既没有掌握解题方法,也没有提高解题水平,到了考试的时候,信手随写,全无章法,得分自然就很低。
语文教学的乱象就在于此。教师不知道自己的期末考试会考什么,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语文学习会得到怎样的结果,付出了却可能得不到回报。语文教学大纲中有这样一句话:“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面对这样的考试,师生最功利的做法就是花大量的时间在课文的繁琐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并且缩短学生对其他材料的阅读。
四、语文考试:教学是小语文,考试是大语文
现在的语文界,说的是大语文,做的是小语文。现在的语文课堂,是小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针对的是教材,教学形式主要是对课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基于教参),学生学习的途径以识记为主,偶尔伴有语文的能力训练。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又变成了“大语文”。随手翻出一份语文试卷,没有不是大语文的。以一份2012某市中考语文试卷为例:除作文外,70分的语文试卷,只有18分是直接出自书上的,即第1、2、3题是考字词和诗文名句默写,共18分,是小语文。其他题目都应该大语文,第4题,名著阅读,是大语文,考试内容是《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共5分;第5题,语言运用题,也是大语文,3分;第10题,课外文言文阅读,翻译两个句子,共4分,也是大语文的范围。最让师生为难的是,还有16分是所谓的课内阅读题(文言文8分,第6、7、8、9题,现代文8分,第11、12、13题),是基于学生对课文及书本知识的积累和理解,老师必须要讲透、练足,才有可能做得好,否则不容易得分。这样一份试卷,既兼顾到课文的教学,注重知识的积累,又突出学生能力为先的发展目标。可是这种理想的状态却很难做到。教学中往往是捡了小语文的芝麻,丢了大语文的西瓜。
五、思考:眼中看树木,心中存森林
后识字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单独研究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重要学问。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当然不能把阅读教学理解为课文教学,而要从语文阅读教学这个生态场中的几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促进来思考,就像农学家研究生态场中的阳光、雨水、土壤及作物的相互作用那样,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农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顾黄初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大语文教育”的主张,他强调语文教育应把视线扩展到校内外的语文课外活动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语文环境。湖北宜昌的“课内外衔接实验”,山东高密一中的“语文实验室计划”等成功探索,给语文老师以启示,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不要眼中只有树木而没有森林。几篇课文、几本教材毫无疑问只是树木,然学生喜欢阅读,拥抱森林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生态场 观察 思考
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空间存在,生态学上称之为生态场。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不是鼓励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普遍的相互作用并以场的形式实现。 本文借用这个概念,分析一下语文阅读教学时空范围内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本文探讨的“语文阅读”,是相对狭义的,特指学生利用在校的教学时间进行的短文阅读训练,主要目标就是理解文本内容,并能通过书面语言表达的阅读,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这个阅读教学,学生能够做一些阅读理解的题目。语文阅读生态场,包括以下一些相互作用的因素:学生、教师、阅读材料、阅读题目,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了解。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产出比低
学生喜欢阅读吗?当然喜欢。没看见许多学生挑灯夜读,偷偷摸摸读,下课读,放学读,尽管常常因此吃了不少苦头,可是痴心不改。不是让人感动,而是让人无奈:他们不务正业。学生喜欢的是没有题目的阅读、不用考试的阅读,一旦阅读与考试联系起来,就会让人生厌、无所适从。发生在办公室的一则语文笑话是这样的:几个老师在争论《西游记》中是谁牵的马,谁挑的担 。有办公室同事(非语文老师)突然问正在争论的语文老师,猪八戒和蜘蛛精洗澡的时候,看见了几条腿?语文老师是不敢回答的,因为蜘蛛精必定是八条腿,可是猪八戒喜欢的是两条腿的美女。天哪,救救可怜的语文老师吧。语文老师也得出了结论,名著阅读一旦和考试联系起来,就是名著苦读了。语文考试中的怪题怪答案不胜枚举。
更可恨的是,语文学习效率低,投入产出比低。数学、物理等能力型学习、考试,学生只要掌握一种类型题目,就能触类旁通;历史等记忆性学科,学生只要下功夫记,记住了多少,考试一般就能发挥多少,往往立竿见影。而语文学习却不是这样,花了功夫,往往不见效果,即使在考试前做了不少阅读理解题,考试没有考到(一般是考不到的),就会没有多少效果。学生对那些看得见的学习,自己能把握的学习,能够投入持久的热情,愿意花大量的时间,而对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理解的学习则重视程度不够。
二、教师:课堂教学不充分,有限的课堂做了大量无用功
每天一节语文课,学生得不到语文素养的提升,而是针对语文考试做了大量无用功,师生浪费了大量时间识记语文课本上的相关答案,枯燥而低效,虽然师生都明白答案永远背不完,但是谁能不背呢?万一考到了书上的题目,如果教师没有讲到,或者学生没有记住答案,分数就会比别的班级低很多。于是大多语文老师宁可舍本逐末,而不能放弃那些并没有太大用途的讲答案、记答案的无用工作。
叶圣陶先生讲,课文无非是例子。告诉我们应该是通过教学课文来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积累目标,能力提升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以通过“教”而达到“不教”的最终目的。可是很多时候,课文教学被语文老师当作教学的目标,于是“课文”永远都讲不完、教不完,学生疲惫,教师也疲惫,可是离开了老师学生什么都不会。悲!
三、阅读材料:教考脱节,导致师生无处适应
语文老师常常抱怨:我讲的人家不考,人家考的我讲不到。对于课文的详尽分析,教师既把课文当作教学的例子,也把课文当作教学的目标,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课文教学已经很紧张了,根本没有时间再去进行拓展训练,导致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涉及到的面不广。学生读得少,操练得少,既没有掌握解题方法,也没有提高解题水平,到了考试的时候,信手随写,全无章法,得分自然就很低。
语文教学的乱象就在于此。教师不知道自己的期末考试会考什么,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语文学习会得到怎样的结果,付出了却可能得不到回报。语文教学大纲中有这样一句话:“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面对这样的考试,师生最功利的做法就是花大量的时间在课文的繁琐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并且缩短学生对其他材料的阅读。
四、语文考试:教学是小语文,考试是大语文
现在的语文界,说的是大语文,做的是小语文。现在的语文课堂,是小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针对的是教材,教学形式主要是对课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基于教参),学生学习的途径以识记为主,偶尔伴有语文的能力训练。可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又变成了“大语文”。随手翻出一份语文试卷,没有不是大语文的。以一份2012某市中考语文试卷为例:除作文外,70分的语文试卷,只有18分是直接出自书上的,即第1、2、3题是考字词和诗文名句默写,共18分,是小语文。其他题目都应该大语文,第4题,名著阅读,是大语文,考试内容是《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共5分;第5题,语言运用题,也是大语文,3分;第10题,课外文言文阅读,翻译两个句子,共4分,也是大语文的范围。最让师生为难的是,还有16分是所谓的课内阅读题(文言文8分,第6、7、8、9题,现代文8分,第11、12、13题),是基于学生对课文及书本知识的积累和理解,老师必须要讲透、练足,才有可能做得好,否则不容易得分。这样一份试卷,既兼顾到课文的教学,注重知识的积累,又突出学生能力为先的发展目标。可是这种理想的状态却很难做到。教学中往往是捡了小语文的芝麻,丢了大语文的西瓜。
五、思考:眼中看树木,心中存森林
后识字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单独研究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重要学问。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当然不能把阅读教学理解为课文教学,而要从语文阅读教学这个生态场中的几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促进来思考,就像农学家研究生态场中的阳光、雨水、土壤及作物的相互作用那样,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农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顾黄初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特级教师张孝纯提出“大语文教育”的主张,他强调语文教育应把视线扩展到校内外的语文课外活动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语文环境。湖北宜昌的“课内外衔接实验”,山东高密一中的“语文实验室计划”等成功探索,给语文老师以启示,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不要眼中只有树木而没有森林。几篇课文、几本教材毫无疑问只是树木,然学生喜欢阅读,拥抱森林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