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阅读,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与地理教学要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地理课本中的许多阅读材料取材广泛,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极具感染力。如果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很好地加以利用,不仅可以使新课程理念在地理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还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一、培养学生预习,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学习地理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学生在课前就应把本课的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预习好。学生通过预习思考一些问题,并记住所预习的内容,这样识记工作就能基本完成。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不仅包括文字系统,更包括图像系统。图像系统要求学生添出图中主要的地理事物,主要解决图中“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对于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理解的问题,设计出这样的思考题:分析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地图反映的基本原理,解决图中“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等。如在预习“美国”这一内容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①美国位于哪个半球?②谈谈美国的领土构成如何?③为什么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通过图表做具体的说明?④为什么说美国是世界的经济强国,请结合具体的事例说说?⑤美国的地形分布与气候、农业生产、人口分布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开展阅读,寻找答案。学生一旦养成自主阅读与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更读懂地理语言与地图语言。
  二、营造阅读氛围,开展有效的阅读
  地理阅读教学与语文课一样,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营造有效的地理阅读氛围,让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而开展有效阅读。在地理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大量的材料需要让学生阅读,如一些需要阅读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与学习资源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对案例教学中的某个案例材料阅读等,这些阅读材料往往篇幅比较长,但知识点却不多、层次十分清楚。这就要求学生对学习材料逐词逐句地通读,先找出知识点,理清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做好笔记。这时可以对阅读材料的要领进行句子成分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词,看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我们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要提出一些问题考查学生,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实践证明,有效的地理阅读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地理阅读区别于语文阅读,地理材料中的一切信息无不是表达地理特征的因素之一。
  三、培养读图能力,强化学生的地图意识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好的教具之一,也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展示给学生的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其中包含丰富的地理知识点与地形特点等,能够帮助学生记忆与理解,掌握所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怎样指导学生学会读地图。只要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下面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这样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①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地图的方法,对于看地图的三个重要因素及基本要领记牢,对于图例、比例尺、方向的运用要在实际的问题中多练习多掌握。②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半球、经纬度具体地理位置与相对位置的次序去读懂地图。让学生明白,只要心中有自己学习的目标,就一定会有所收获。③不失时机地变换角度阅读地图,从不同角度获取知识,以便加深印象。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就会事倍功半,要结合地图与文字说明,进一步理解记忆,不断强化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与分析地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让学生逐步感觉到离不开地图,这就说明学生已进入状态。
  四、学会阅读图表,实现知与能力迁移
  初中地理新教材中增添了很多图像,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读图比读文字要求更高。为了突出地理这门学科特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新教材中的图像系统充分考虑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意到地理图像的知识传授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用好图外,还应精心推敲设图的用意,以便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地图不断提出问题,进一步启迪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阅读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中质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光合作用示意图》这幅图,通过对原料、产物、条件与机理的分析,可以巩固前面已经所学的水循环、大气的热状况、植物生理等知识,然后要求学生把示意图下面的化学反应式溶解在示意图中,从而让光合作用的整体性特点发挥出来,这样在阅读图像中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设置具体问题,促使进入阅读状态
  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一定问题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知教材体系和新旧知识的联系,熟悉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智能发展水平。地理教材中每一段文字、每一个幅图的设计都渗透着编者的意图,学生就得思考,这句话或幅图为解决什么问题而设,从而由被问转为提高、质疑。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深思熟虑、深层次的阅读及全面的分析总结,会尽力寻求满意答案。这实质已经达到我们阅读的初步目的——熟悉教材。吸引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的方法多样,有趣的引言课、难忘的实习课、生动的CAI课件、视频课,甚至任课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性格幽默风趣等。尝试经常把学生已经有兴趣的东西联系到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言表现,从而发觉原来地理就在身边,自己本来就像张衡一样很爱好地理,自己本来就知道很多天文地理知识,再加上老师经常性的鼓励,效果会更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理知识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枯燥性与乏味性,但是只要我们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在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上会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还会形成对地理知识爱学、想学、乐学的良性循环,这一定会显著地提高其学习地理知识的效率,并对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学校的基本课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还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在运动中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这就要求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设计出他们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和成功,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处理好兴趣与技能的关系,让体育课真正发挥作用。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 兴趣
摘 要: 信息技术,是指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它主要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本文主要探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教学,具体指教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和各种现代化设备来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学会学习方法与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信
《计算机制图—AutoCAD》是职业学校机械类学生学习的重要专业课程,是现代化制图的必会软件之一。本文从现状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能力培养几方面入手,旨在增强授课效果。
摘 要: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校园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新兴产物,它是学校体育活动的有力补充,具有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强度适量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  关键词: 大课间体育活动 素质教育 魅力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活动的提升和发展,其本质在于一个“大”字,具体表现为活动时间长,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师生共同参与等方面,其主旨在于贯彻学校体育教
摘 要: 面对新课标,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总目标,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迫切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 教学思考  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的中学生在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之前就或多或少接触过电脑,其中亦不乏电脑高手,某些男生甚至还是网吧常客。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如何学习计算机
1.教师要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将比较抽象的概念原理直接拿来研究,肯定难以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一个能够让学生接受的引子、楔子。  创设情境的核心任务是教师按照课标要求,搜集、归纳、整理包涵教学内容涉及问题的情境材料,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开始的时候就展现给学生。情境材料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浅
所谓中学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方法,就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以特定的、具体的某一主题或专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以独立学习或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原因  1.实施研究性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其重点内容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内容不断推陈出新,课程结构调整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改变。信息技术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成长不可或缺。信息技术具有知识更新快、内容新颖、易于掌握的特性,十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正符合儿童的天性,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 兴趣小组  促使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兴趣,信息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