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转变教学方式,如何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最终实现自我的提升越来越引起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列举了一些实例,说明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教学策略
以“灌输—接受”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仅遏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才华会逐渐消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技能、乐于学习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需求和发展要求,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想学”
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求知欲往往是从“?”开始的,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热情,从而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学习著名的“巴斯德实验”以探究细菌的存在问题时,看似简单的讲述却暗藏问题情境:一个普通的敞口烧瓶,一个鹅颈瓶,放入一样的牛肉汤,普通烧瓶中的牛肉汤几天就坏了,而鹅颈瓶中的牛肉汤,四年以后竟然还是新鲜美味的?问题提出,学生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反复观察、猜测、推敲了。问题能短时间之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想学”的转变。
二、设计有探究意义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我能学”
现代教育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性的学习能力,都有一种表现自己学习能力的欲望,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压制了这种良好的愿望,滋养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例如传统的科学探究,主角是教师,是学生对教师行为的简单复制,而新课标下的探究,主角是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实践,享受探索的乐趣。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我尝试不规定实验材料,辅以实验相关的知识提醒,让学生独立进行本次探究实验的设计。学习结果让我惊叹:学生首先复习了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随后结合本次实验进行设计,经历了讨论—修改—审核的过程,设计正确率高。而且大家能有效利用生活资源充当实验材料,如废弃的可乐瓶、牛奶罐、一次性杯子等,甚至有学生能创新地将实验中出现的2—3个变量融入一个实验方案中,这些都超出了我的预料。具有探究意义的教学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有效实现其由“我怕学”到“我能学”的转变。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利用和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我善学”
计算机和互联网包含无穷的学习资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去学习,使他们乐意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探究废电池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时,我就采用了网络教学的方式。课前,我先将课本相关知识置于同一资源平台,如废电池污染的现状、危害等,让学生阅读、感受。除此之外,为了体现网络的强大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我将该平台与百度、谷歌等网站链接,让学生按需求自主探索。整节课,学生不仅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喜获丰收,这些在网站的师生交流平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90%的同学讲述了废电池污染的危害程度,有数据、实例、还有骇人的图片;5%的同学联系了实际,电动车废电池必将成为一大污染源;80%的同学还积极呼吁应合理利用电池。读毕,我很满足:满足于学生不仅“能学”,而且“善学”。
四、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我选学”
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也不一样,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现代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例如在探究显微镜的功能特点时,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1.通过显微镜,你看到的像是玻片上真实物体的多少倍?(书本上有详细说明,且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强调过,故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也能回答。)
2.上、下、左、右移动玻片,观察“像”是如何运动的?并归纳显微镜的成像特点。(通过实践,结果很明显,但需一定归纳总结能力的学生才能说出显微镜成的是倒像。)
3.将一张不透明纸将玻片包住,通过显微镜,你看到了什么?那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呢?(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归纳能力,而且能将前后知识相联系,要求较高。)
4.将目镜从10倍换作5倍,视野和像有什么变化?(要求学生有空间想象能力,并相互比较形成详细结论,要求高。)
问题设置难易有层次,既关注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又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思考、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拓展,满足了全面、和谐的发展要求。
由此可见,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角度出发,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较好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弥补缺漏,实现全面发展。愿以我们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生物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柴西琴.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2(8).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教学策略
以“灌输—接受”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仅遏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才华会逐渐消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技能、乐于学习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需求和发展要求,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想学”
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求知欲往往是从“?”开始的,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热情,从而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学习著名的“巴斯德实验”以探究细菌的存在问题时,看似简单的讲述却暗藏问题情境:一个普通的敞口烧瓶,一个鹅颈瓶,放入一样的牛肉汤,普通烧瓶中的牛肉汤几天就坏了,而鹅颈瓶中的牛肉汤,四年以后竟然还是新鲜美味的?问题提出,学生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反复观察、猜测、推敲了。问题能短时间之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想学”的转变。
二、设计有探究意义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我能学”
现代教育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性的学习能力,都有一种表现自己学习能力的欲望,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压制了这种良好的愿望,滋养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例如传统的科学探究,主角是教师,是学生对教师行为的简单复制,而新课标下的探究,主角是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实践,享受探索的乐趣。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时,我尝试不规定实验材料,辅以实验相关的知识提醒,让学生独立进行本次探究实验的设计。学习结果让我惊叹:学生首先复习了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随后结合本次实验进行设计,经历了讨论—修改—审核的过程,设计正确率高。而且大家能有效利用生活资源充当实验材料,如废弃的可乐瓶、牛奶罐、一次性杯子等,甚至有学生能创新地将实验中出现的2—3个变量融入一个实验方案中,这些都超出了我的预料。具有探究意义的教学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有效实现其由“我怕学”到“我能学”的转变。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利用和开发学习资源的能力——“我善学”
计算机和互联网包含无穷的学习资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去学习,使他们乐意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例如在探究废电池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时,我就采用了网络教学的方式。课前,我先将课本相关知识置于同一资源平台,如废电池污染的现状、危害等,让学生阅读、感受。除此之外,为了体现网络的强大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我将该平台与百度、谷歌等网站链接,让学生按需求自主探索。整节课,学生不仅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喜获丰收,这些在网站的师生交流平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90%的同学讲述了废电池污染的危害程度,有数据、实例、还有骇人的图片;5%的同学联系了实际,电动车废电池必将成为一大污染源;80%的同学还积极呼吁应合理利用电池。读毕,我很满足:满足于学生不仅“能学”,而且“善学”。
四、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我选学”
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风格也不一样,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现代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例如在探究显微镜的功能特点时,我设计了四个问题。
1.通过显微镜,你看到的像是玻片上真实物体的多少倍?(书本上有详细说明,且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强调过,故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也能回答。)
2.上、下、左、右移动玻片,观察“像”是如何运动的?并归纳显微镜的成像特点。(通过实践,结果很明显,但需一定归纳总结能力的学生才能说出显微镜成的是倒像。)
3.将一张不透明纸将玻片包住,通过显微镜,你看到了什么?那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呢?(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归纳能力,而且能将前后知识相联系,要求较高。)
4.将目镜从10倍换作5倍,视野和像有什么变化?(要求学生有空间想象能力,并相互比较形成详细结论,要求高。)
问题设置难易有层次,既关注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又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思考、探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拓展,满足了全面、和谐的发展要求。
由此可见,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角度出发,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较好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弥补缺漏,实现全面发展。愿以我们创造性的劳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生物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柴西琴.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