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生内涵看,唯有苏轼达到了历尽劫波后返璞归真的人生至高境界。他的月下起舞,享受清风明月,秦观显然达不到,他无法忘怀世事,不但早期反复诉说着“韶华不为少年留”,“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就是在后期的词作中,也不断吟唱着“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都展现出一种虽平常却蕴含哲理的生命至境。“斜日半山,烟暝两岸”,“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衰颓之景透现出深深的不甘。即使最终了悟式地抒发,也是“醉卧古藤荫下,了不知南北”。他一直没有达到苏轼的超脱、旷达,对生命的任意挥洒;他只能是一个生命自由的追求者。他的词表现出生命活力不能舒展的忧郁,表现出在强大外力面前生命的无可奈何。在羁旅行役中,他似乎失落了自己的归属感,他所不断吟唱的实际是对人生归属,对自由家园的深沉而无奈的呼唤。虽不能达到,却始终跋涉在追求自由生命的旅途中,这也就是秦观词韵美的人生内涵。
宋人是很会享受的,这种享受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上。由“忧生”产生的爱惜生命,使得他们重视生命的质量。王瑶先生认为魏晋人热爱生命,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于是提高生命的密度。我们也可以说宋人更加珍爱生命,不能增加生命的数量,于是增加生命的质量。物质条件的优渥也为他们的做法提供了基础,他们尽量打造每一个时间、每一个空间,使之精致化、审美化,也就是使日常生活艺术化。
钱穆先生说:“宋以后的文学艺术,都已经平民化了,每一个平民家庭的厅堂墙壁上,总会挂有几幅字画,上面写着几句诗或画上几根竹子,几只小鸟之类,幽雅淡泊……甚至你晚上卧床的枕头上,也往往會绣有诗画,令人日常接触到的,尽是艺术,尽是文学,而尽已平民化了。单纯,淡泊,和平,安静,让你沉默体味,教你怡然自得。”这种一般士人日常生活的艺术化首先表现在典雅上,尤其要化俗为雅,化日常生活为精致,使他们做的一切都具有诗一般的韵味。他们不避俚俗,而要以自己的情致修养去化俗为雅,这需要一种深情。“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这正是古代士大夫的人格精神的表现,由晋人开端,宋代士大夫继承并且发展了这一倾向。
宋代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的末世情怀更甚,他们的伤春伤别中更多生命之悲,他们的心灵更敏感脆弱,他们因对外在的社会失望而转向对内在生活的追求,因此尤为需要女性的温柔。所以在宋词中,我们看到那么多的女性身影,尤其在他们的宦游远谪中,更需要女性的安慰。因此,在宋人的人生理想和日常生活的艺术化中,都离不了女性的温柔体贴。宋代士大夫厌倦了外在的事功,把它转化为独善风节,对生命的忧患使他们注重内心生活的质量,把平常的生活尽量艺术化,从秦观词中可以看出宋代士大夫的人格风神。当然不仅只有这一种人格模式,但是秦观代表了最大多数士大夫的人生模式。此外,还有以苏轼为代表的人生模式——超逸;以姜夔为代表的生活艺术化的变形——狷洁。这三种人生模式分别代表了三种士大夫的生活,却又合而为一,集中体现在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宋代士大夫的人生“就流动在这三种形态之中,苏轼是理想,秦观是现实,姜夔是变形。理想是难于企及的,现实是需要小心去做的,当现实在社会上碰壁以后,他们就表现出偏执,以狷洁应对社会,这就是宋代士大夫的文化人格”。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把中国文化的进展分为三个时期:先秦、汉唐与宋元明清。先秦时期确定世界大同的基本理想,汉唐时期确立社会政治制度,宋代则文学、艺术、美术、工艺一切如春花怒放般光明畅茂,个性的自由伸展也开始了。中国的政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便再进一步来期求个人内在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宋代以后士大夫才有了独立的个性人格。那么,宋代士大夫的这种文化人格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第一,这种文化人格使得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不归向宗教,而归向艺术审美,“中国的艺术文学,在其本质上,就可以替代宗教功用”。这就使古代士大夫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免除了沉溺于宗教的全民狂迷,能够冷静地实现内省式的人格完善。这种人格的完善在于锤炼人的性格,养成诸如坚韧、善良、忠诚等美好的品格,保持凛然的风节,使中华民族有一种内聚力,能够屡仆屡起,尤为重要的是,不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是待时而动,一旦国家有难,可以立即投笔而起,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二,这种文化人格的修养来源于对生存状态的忧虑,实际揭示了现实社会种种桎梏人性的做法,从而否定了现存的政治秩序与伦理原则,对封建社会有一种潜在的破坏力。
第三,它对个体生命自由的企羡,对诗意人生理想的渴求,客观上指向了一种未来社会的全新的人,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的自由、充实、审美的新人,呼唤着新的社会的来临。当然,这一文化人格也有缺点,比如软弱、超然,对社会正面的批判不多,这也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消极一面,“风流儒雅而弱不禁风,绵软坚韧而刚性不足,勤于思考而行动较少,凝重含蓄而不够热情”。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滨州实验中学(256600)
宋人是很会享受的,这种享受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上。由“忧生”产生的爱惜生命,使得他们重视生命的质量。王瑶先生认为魏晋人热爱生命,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于是提高生命的密度。我们也可以说宋人更加珍爱生命,不能增加生命的数量,于是增加生命的质量。物质条件的优渥也为他们的做法提供了基础,他们尽量打造每一个时间、每一个空间,使之精致化、审美化,也就是使日常生活艺术化。
钱穆先生说:“宋以后的文学艺术,都已经平民化了,每一个平民家庭的厅堂墙壁上,总会挂有几幅字画,上面写着几句诗或画上几根竹子,几只小鸟之类,幽雅淡泊……甚至你晚上卧床的枕头上,也往往會绣有诗画,令人日常接触到的,尽是艺术,尽是文学,而尽已平民化了。单纯,淡泊,和平,安静,让你沉默体味,教你怡然自得。”这种一般士人日常生活的艺术化首先表现在典雅上,尤其要化俗为雅,化日常生活为精致,使他们做的一切都具有诗一般的韵味。他们不避俚俗,而要以自己的情致修养去化俗为雅,这需要一种深情。“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这正是古代士大夫的人格精神的表现,由晋人开端,宋代士大夫继承并且发展了这一倾向。
宋代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士大夫的末世情怀更甚,他们的伤春伤别中更多生命之悲,他们的心灵更敏感脆弱,他们因对外在的社会失望而转向对内在生活的追求,因此尤为需要女性的温柔。所以在宋词中,我们看到那么多的女性身影,尤其在他们的宦游远谪中,更需要女性的安慰。因此,在宋人的人生理想和日常生活的艺术化中,都离不了女性的温柔体贴。宋代士大夫厌倦了外在的事功,把它转化为独善风节,对生命的忧患使他们注重内心生活的质量,把平常的生活尽量艺术化,从秦观词中可以看出宋代士大夫的人格风神。当然不仅只有这一种人格模式,但是秦观代表了最大多数士大夫的人生模式。此外,还有以苏轼为代表的人生模式——超逸;以姜夔为代表的生活艺术化的变形——狷洁。这三种人生模式分别代表了三种士大夫的生活,却又合而为一,集中体现在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宋代士大夫的人生“就流动在这三种形态之中,苏轼是理想,秦观是现实,姜夔是变形。理想是难于企及的,现实是需要小心去做的,当现实在社会上碰壁以后,他们就表现出偏执,以狷洁应对社会,这就是宋代士大夫的文化人格”。
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把中国文化的进展分为三个时期:先秦、汉唐与宋元明清。先秦时期确定世界大同的基本理想,汉唐时期确立社会政治制度,宋代则文学、艺术、美术、工艺一切如春花怒放般光明畅茂,个性的自由伸展也开始了。中国的政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便再进一步来期求个人内在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宋代以后士大夫才有了独立的个性人格。那么,宋代士大夫的这种文化人格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第一,这种文化人格使得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不归向宗教,而归向艺术审美,“中国的艺术文学,在其本质上,就可以替代宗教功用”。这就使古代士大夫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免除了沉溺于宗教的全民狂迷,能够冷静地实现内省式的人格完善。这种人格的完善在于锤炼人的性格,养成诸如坚韧、善良、忠诚等美好的品格,保持凛然的风节,使中华民族有一种内聚力,能够屡仆屡起,尤为重要的是,不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是待时而动,一旦国家有难,可以立即投笔而起,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二,这种文化人格的修养来源于对生存状态的忧虑,实际揭示了现实社会种种桎梏人性的做法,从而否定了现存的政治秩序与伦理原则,对封建社会有一种潜在的破坏力。
第三,它对个体生命自由的企羡,对诗意人生理想的渴求,客观上指向了一种未来社会的全新的人,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的自由、充实、审美的新人,呼唤着新的社会的来临。当然,这一文化人格也有缺点,比如软弱、超然,对社会正面的批判不多,这也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消极一面,“风流儒雅而弱不禁风,绵软坚韧而刚性不足,勤于思考而行动较少,凝重含蓄而不够热情”。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滨州实验中学(256600)